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评论 > 名家专栏 > 正文

颜强:中国需不需要这么多国际赛事

2011年03月03日08:02东方早报[微博]颜强我要评论(0)
字号:T|T

伦敦2012奥运会会租用格林尼治公园六周,为此当地专门出现了一个组织,叫做NOGOE,反对组委会的决定,抗议者担心奥运会将损害这个世界文化遗址。这样的争论、抗议,都是以不断的对话谈判作为沟通渠道,得出的效果,比万众一心自然要更好。

关于亚运会的投入争论,似乎进入了一种僵局。

这样超大规模的国际赛事,已经成了各级城市激烈争夺的资源。通过各种媒体渠道传播的角度看,大型体育赛事,应该是各种国际活动中,对于提升地方知名度和影响力最有效的一种。国际性活动,包括国际性集会、国际性论坛会议、博览会等等,但是都比不上一次国际性的体育赛事,来得吸引人。在目前的国际赞助市场上,以Sponsorship一类计量,近70%的投放都被体育类赛事活动或与体育相关的机构所吸纳,体育在这个社会当中的多功能性,从其活动影响力和传播深度来看,可见一斑。

所以各个热衷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国内城市,都意识到了大型体育赛会的特殊价值,于是体育赛会的一窝蜂,这两年蔚然成风:自北京2008之后,先是广州2010亚运会,然后是深圳2011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然后会有天津2012东亚运动会、南京2014青奥会。至于田径世锦赛、排球世锦赛、篮球世锦赛之类的单项比赛,大家也都是蜂拥争夺。成本似乎从来都不是问题。

通过这样的大型国际赛会,城市的知名度自然能够得到提升,但是举办一个大型赛会,对于一个城市基础设施的要求,却是非同寻常的。各级地方政府的官员都有任期,不能否认的是,为官一任的想法,肯定包含有扶摇直上的愿望,至不济也要自我保全。琐碎的民事,很难让官员乃至一方政府成名,国际赛会却有这样的妙用。所以体育逐渐成为了一种广受欢迎的施政工具。

几个月前我参加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前的一个论坛,去到现场才知道,中国已经在二三十个城市有了“国际马拉松赛”。马拉松和自行车,这两项赛事受欢迎,是因为成本低、操办难度小,而且都在户外举行,特别适合展示本地的建设成果。几年前有人承办摩托艇赛事,在中国受众极窄的赛事,说服央视进行直播,选择的赛事水域,都有着各种房地产楼盘作为背景板,或者是当地政府新开的一片开发区。这些赛事和一场庙会没什么区别,因为几乎不会对当地体育事业提供多少帮助,也不可能培育多少受众,但是闻弦歌而知雅意,大家都不是为体育而来的。

热闹看多了,自然也有人会质疑,可是直到最近,才有代表们提出质疑。赛事申办之时,估计一些地方政府也会听听公众意见,其实都只是走过场而已。往往在公众还不知情的时候,各种申办已经热火朝天地上升到国际高度了。

隔岸观火。伦敦2012呈现出来的,则是另一种形态。从申办开始,到申办成功后的每一个筹办细节,媒体和公众都监督,都是社会热点。反对申办的人不少,筹办过程中,不论是削减预算,还是调整赛事规模,抑或削减对英国奥运选手的政府资助,各种讨论热火朝天。伦敦2012奥运会租用格林尼治公园六周,为此当地专门出现了一个组织,叫做NOGOE,反对组委会的决定,抗议者担心奥运会将损害这个世界文化遗址。这样的争论、抗议,都是以不断的对话谈判作为沟通渠道,得出的效果,比万众一心自然要更好。

中国各级城市,是否需要这么多大型国际赛事,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或许像广州、天津这样的城市,的确需要亚运会、东亚运动会,来提振一下城市信心,同时两座城市也有实力来举办这样的活动。然而在高举着体育赛会大旗的同时,当地体育生活到底获益多少呢?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princeliao]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