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评论 > 名家专栏 > 正文

方正宇:格里芬配不上冠军

2011年02月21日13:25东方体育日报我要评论(0)
字号:T|T

刚刚结束的这次扣篮大赛,也许算得上是2000年卡特问鼎之后最具观赏性的一届。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最后荣膺“扣篮王”称号的格里芬,与赛前巨大的期望值相比还是显得有点不给力。

格里芬在常规赛赛场上完成的那些暴力扣篮,早已将观众的胃口吊得老高老高。可是在扣篮大赛的现场,他并没能发挥出100%的状态。我们注意到,格里芬的前两次扣篮都没能在第一时间内完成。当然,规则本身并非不允许选手出现失误,何况在其他对手那里,也存在着遭遇三四次失败之后才成功的例子。

但关键在于,格里芬最后都是以调低难度的方式完成了那几次扣篮。即便完成的扣篮动作依然不乏观赏性,可惜这种“知难而退”的选择,还是有点配不上“扣篮王”所应有的王者气质。

至于最后那次跨越汽车所完成的扣篮,其实际效果也低于人们的预期值。当汽车刚刚出现在赛场上时,解说员曾戏称格里芬是否打算把车竖起来之后再完成扣篮。因为根据外界对于格里芬的期望,只是跨越车顶未免显得难度过低。然而最后的结果,却是他仅仅飞跃了更低的车前盖。单就扣篮动作本身而言,固然并不缺少观赏性。但如果放到本届扣篮大赛具有超高水准的整体背景下,再考虑到格里芬所具有的超高人气,那么这记扣篮所具有的水准还是稍嫌低了些。

当然,之所以在这里不断批评格里芬,并不意味着他的场上表现就是一塌糊涂。归根结底,只能说他在赛前令人产生了太多的期许,所以面对如今这个差强人意的结果,我并不急于送上他现在并不缺少的赞美之词。

但换个角度来看,正是由于格里芬早在赛前就成为众望所归的夺冠人选,从而给其他对手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以麦基为代表的这些球员很清楚,他们的身体素质在格里芬面前毫无优势可言,至于人气更是远远不及。面对如此不利的局面,如果还想战胜格里芬,那么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创意。

结果正是在格里芬的刺激之下,对手纷纷拿出了最具创意的扣篮动作,无论是麦基的扣双篮和扣三球,还是伊巴卡找来小演员进行配合的想法,都超乎了我们原先的预料,从而联手打造出一届精彩纷呈的比赛。即便这些扣篮最终没能为他们带来冠军荣誉,却为无数后来者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在技术难度已经接近极限的情况下,艺术创意才是扣篮大赛能够保持吸引力的关键所在。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miroqi ]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