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评论 > 中国足球 > 正文

刘建宏:布帅能否成为中国足球冬天里的瑞雪

2010年12月10日10:18体坛网刘建宏我要评论(0)
字号:T|T

“小雪”地冻地不冻,“大雪”碴河定碴河。这是北方的一句谚语,按照老百姓的说法,“大雪”的节气之后,冬天才正式来临。

今年的北京还没有下过雪,不过冬天还是确凿地来了,干燥寒冷的天气,病菌很容易滋生、传染,患上感冒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格外地盼望老天赶紧下雪,无论是小雪,还是大雪。此时,布拉泽维奇空降而来,也许在中国足协眼里,他就是比天气还干燥寒冷的中国足球急盼的那场瑞雪。

提到了雪,我不由得想起了北京十年前的那场令人记忆犹新的雪。在那场大雪里,米翩然而至,在那场雪里,米卢奋力挥舞着扫帚,给中国人留下了第一个深刻的印象。中国足球此后短暂的快乐,也从那场雪开始。

我一向赞成在国字号层面上,中国足球至少应该坚持相当长时间的外教战略。对于这个全面落后的项目,外教不仅是追求成绩的充分必要条件,更是中国足球理念的重要改造者。

但是,米卢以及他前任、继任外教的经历却告诉我们,改造中国足球的理念始终是个最艰难的课题。

比如这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我们现在聘请外教的程序比过去更合理更先进了吗?

为什么十年前进入我们视野的是米卢,而现在则是布拉泽维奇?我们十年前选择米卢的标准是什么?今年我们聘请布拉泽维奇的标准又是什么?

相信所有这些问题,我们始终从管理者那里得不到标准答案,甚至是一个简单的答案。你可以说,十年前的管理者和现在完全不同,你也可以说,十年前米卢根本不可能有自己的教练班子,而现在布拉泽维奇却成为了真正的集权者。这难道不能看出某种进步?

我承认,赋予主教练更多的权力,这确实是个改变。但如果我们用十年时间只取得了这么点微小的进步,那还不如说这是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给中国足球的某种嘲讽。真正核心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聘请外教?我们的这个举动是孤立的,还是会成为一个传统?

布拉泽维奇的到来,有一个重要的背景,那就是国奥队在广州亚运会上的糟糕表现。在这种表现的刺激下,布拉泽维奇才加快了空降北京的速度。

要知道此前,任用中国年轻教练几乎成了一项“国策”。“国策”如此轻易的坍塌,不仅仅是年轻一代不堪大任,也不仅仅是布拉泽维奇功勋卓著,战绩彪炳,恐怕最重要的还是对成绩的追求,对伦敦奥运会的向往。于是,在时间所剩无几的情况下,外教才成了唯一的选择。据说,布拉泽维奇的帅印随时可能不保,一旦国奥折戟沉沙,他就将下岗待业。这又是个让我看不懂的选择。难道对一个世界名帅的判断和衡量,我们就只能用从北京到伦敦的这一万公里来衡量吗?或许,正是这种眼界的差距才让我们距离世界足球的顶峰何止万里。

北京的雪迟早会下,我从不担心。至于布拉泽维奇能否成为那场瑞雪,我们心存希望。但,如果不改变头脑中那些僵化顽固的理念,中国足球就只能在冬天里沉睡。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princeliao]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