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综合体育 > 2010青奥会 > 正文

青奥洗衣系统源自北京奥运 每日洗衣量超万件

2010年08月25日06:36扬子晚报我要评论(0)
字号:T|T

连日来,记者采访新加坡青奥会运动员村时,总对其间5000多名运动员和工作人员如何洗衣很感兴趣,想来如此浩大的工程对主办方来说一定是个挑战。昨天,记者应邀采访新加坡最大洗涤企业——综合洗涤集团的最大洗衣厂房,拜读了新加坡人在小衣服中做出的大文章。

每天要洗万余件青奥衣物

记者昨天坐上综合洗涤集团总裁、64岁新加坡人曾台邦的车,从市中心出发,40分钟后才抵达这座位于兀兰的洗衣厂房,而这已近乎穿越了新加坡大半个国家。

曾台邦告诉记者,每天集团共派出两趟货车往返青奥村和这里接送衣物。“早晚各一次,每次两到三辆车。”正常情况下,青奥村每天送洗的衣服会达到万余,“我们的工厂24小时轮班工作,必须保证每批衣物在12小时内清洗、烘干、叠放完毕,交由运衣班车送返青奥村。”

走进洗衣厂房,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条占据了三层楼的庞大洗衣流水线,相对于集团所接诸如新加坡圣淘沙、金沙两处综合娱乐城每日动辄两三万件衣物的工作量,青奥村的活只是“小case”,相关操作只占据了三楼的一个角落。

正是在这个角落里,记者看到了成百上千由黑、白洗衣袋构成的青奥衣单——黑色代表深色衣物,白色代表浅色。在每个洗衣袋外,缝有一颗纽扣大小的无线射频接受晶片。这个芯片里记录了送洗时间、衣服主人身份及其在青奥村的房间号码。

曾台邦告诉记者,集团在青奥村共设有9个装备了无线射频系统的衣物收集箱。运动员和官员只要扫描他们的证件,再把衣物放入洗衣袋,然后投入收集箱就可以了。24小时内,他们只须凭单据或证件,就可以在收集站领取干净的衣物。

洗衣系统源自北京奥运会

在青奥衣物的操作间,记者看到了一组展示北京奥运会期间奥运村衣物清洗场景的照片。曾台邦告诉记者,那是他在北京奥运考察洗衣工作时亲自拍摄的,而他的这套洗衣系统和北京奥运时所用正是同本同源——身份识别的基础软件都来自中国一家软件设计公司睿智科技。

昨天记者看到了专程来新提供技术支持的睿智科技公司技术总监陈向国。他透露,在北京奥运会所用条码身份识别系统基础上,曾台邦将集团原创的无线射频技术应用进去。“两者的区别在于条码识别需要类似超市收银时的点对点扫描,而无线射频则只需将衣袋在特定接收装置前过一下,即可完成识别。”据说,两者所需成本的差额大约在两百万元人民币左右。曾台邦说,这套增加了无线射频技术的身份识别系统,大大缩短了一万多件青奥衣物在接受、发还环节的时间。“青奥快结束了,从没有出过差错,政府对我们的工作非常满意。”

跆拳道运动员衣服最难洗

曾台邦对高科技的洗衣系统自是得意,但有着41年洗衣行业经验的他,说起关于洗衣过程中的细节之处,更是神采飞扬滔滔不绝。

“高科技的系统加上全套自动洗衣、烘干的机器,这些你有,我有,大家都会有,关键是流程中的细节处理,这完全是由专业和经验决定的。”曾台邦说,清洗青奥会衣物和普通衣物不同,因为“一个不慎可能会影响运动员上场比赛,而且运动服代表的是国家形象,容不得半点闪失。”

曾台邦告诉记者,最可能出现他所说的“不慎”和“闪失”的环节,是将青奥衣物投进自动洗衣机之前。“最怕里面藏着口红、圆珠笔等物品,洗衣机一转,整缸几十件衣服全部报废,麻烦就大了。”曾台邦介绍,按照行规,他们不能将顾客送来的洗衣袋打开,检查完全靠眼看和手摸,“当然也要有一点点运气了,幸好到目前为止,圆珠笔、发夹、徽章这些东西都被我们的工人发现了,没有出现一次事故。”

“只要看看送来哪些衣服,就知道刚刚有过哪些比赛了。”记者在操作间内看到,运动员们送来清洗的衣物中,涵盖了内衣、泳衣、T恤、运动服、袜子等各个品种,“最难清洗的是跆拳道、击剑等项目的服装。”曾台邦说,这些衣服厚重,而且吸汗多死角多,“一般会给它们‘雅座’,就是专门的洗衣机、烘干机,然后交由有经验的工人护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