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中国足球 > 中超 > 正文

南昌足球联姻上海成功 六年完成阶梯式蜕变

2010年04月08日09:16东方网黄春宇我要评论(0)
字号:T|T

南昌足球联姻上海成功 六年完成阶梯式蜕变

见到家乡来的记者,朱炯倍感亲切。黄春宇

如果不是铁丝网上的横幅写着“南昌八一”几个字,很难将眼前这座简陋的训练场与一支征战顶级联赛的职业俱乐部相联系。草地与泥地混搭着,铁门的锁扣锈迹斑斑,“梦想,信任与努力”的红底标语因雨水的冲刷而色泽暗淡。这里是华东交通大学北区的一个偏僻角落,自2004年从上海迁来江西,南昌八一衡源俱乐部(前身为上海衡源俱乐部)已经在这里“扎根”6个年头,完成了从乙级球队向甲级球队,再向中超球队的阶梯式蜕变。

一种缘分,从上海落户南昌

“英雄城不能没有一支英雄的球队,”回忆起当年从上海引进衡源俱乐部的原因,江西省足协主席张天元的语调有些高亢。在他看来,拥有500万人口的南昌市如果没有一支像样的足球队,实在是说不过去。转机出现在2003年,南昌市政府和上海闸北区政府“结对”成功,这也直接促成了衡源队与南昌市的“联姻”。

衡源俱乐部,上海闸北区的一支乙级球队,在被上海足坛日益边缘化的形势下,有意外出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吸收了原八一队的一部分年轻球员后,八一衡源俱乐部正式落户南昌。

来到江西的第二年,南昌八一就以中乙冠军的身份冲上中甲。之后几年球队在甲级联赛的排名稳步提升,冲超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2009年10月25日,中甲收官战,南昌八一主场迎战南京有有。6比1!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让八一将士如愿拿到第二个冲超名额。当地媒体用文字记录下彼时的画面:“‘红色海浪’映照在八一体育场,鞭炮声、锣鼓声回荡在南昌上空,八一队球员像孩子一样欢快地撒脚丫子围着球场跑,江西球迷因为可以在家门口看到中国顶级足球联赛而热泪盈眶……”

一个理想,为了足球的快乐

走进衡源俱乐部的院子,工作人员迎面招呼,“侬上海来噶?”楼道、宿舍、餐厅,熟悉的吴侬软语不时传入耳朵。这样的地点,这样的对话,让人顿生时空穿越之感。由于俱乐部资方的上海背景,球队的用人习惯不可避免地向上海人靠拢,从教练到球员,从翻译到厨师。主教练朱炯的话或许可以成为解释的理由,“比赛就像打仗,需要有互相依靠的信任基础,如果不是熟悉的人,这样的基础很难在短期内培养起来。”

作为申花95黄金一代,朱炯因耽误了膝伤治疗而提前结束了球员生涯。2009年,执教南昌八一的首个赛季就实现了冲超目标,在给江西人民带去惊喜的同时,他也给球员们带来了温暖。“现在的孩子还是心不定,不像我们那个时候,傻傻的,只顾闷头踢球,纯粹为了理想。”朱炯眼中的这批年轻队员还很不成熟,需要更多的磨练。事实上,同样年轻的主教练也背负了不小的压力。“我们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不会输掉斗志和勇气,”主场负于申花,朱炯在发布会上表现得很淡定,但是回到驻地,他一个人躲起来忙着剪辑比赛录像,直至凌晨四点。“哪里还有什么爱好,”朱炯苦笑着,他现在所关心的只有这支球队。每天辛勤劳作,心中的理想依旧,为了足球的快乐。

一份牵挂,分享家乡的温暖

与儒雅从容的朱炯不同,郑科伟更像是一个直爽的邻家男孩,而他的女儿已经一岁多了。下放、挂牌、租借……在申花,郑科伟逐渐从主力走向边缘,也从中体味到了人间冷暖。“如果能在一支球队打到退役,那将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可惜这个愿望不能实现。”说话间,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无奈。戴上南昌八一的队长袖标,郑科伟在另一片天空证明自己的价值。

“队里我算老队员了吧,朱指导希望我能起到一个积极的带头作用,很多战术布置上也给予我比较重要的任务。”对于朱炯的知遇之恩,郑科伟自然很珍视。“到了南昌我就觉得特别温暖,和朱指导本来就熟悉,相处起来也不需要什么磨合的过程。”郑科伟说队中的上海人经常出去聚一聚,人在他乡离不开互相照顾。问他是否会关注上海发生的新闻,他回答:“我们也能上网啊!”他自称是上海男篮的球迷,休息之余也会留意大鲨鱼的季后赛表现。分享家乡的温暖,牵挂,有时也是一种幸福。

本报见习记者黄春宇

(东方网-文汇报)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