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世锦赛,在海外执教的华裔跳水教练都是备受关注的群体。十几年前,由于国家鼓励“援外”,曾一度出现过中国籍跳水教练出国执教的热潮。但近些年,随着时代以及形势的变化,热潮散去,在海外执教的中国籍教练人数正逐年减少,本届世锦赛仅剩下包括马来西亚、墨西哥、美国、加拿大在内7名教练。携弟子张俊虹创造了“马来西亚世锦赛首金”的杨祝梁,便是其中之一。
跳水女单10米台张俊虹为马来西亚夺世锦赛首金,而她正来自“中国制造
他们是梦的铸造者,把跳水这枚种子在荒芜的土地上播下,陪伴它生根发芽。
很多人认为这枚金牌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为马来西亚实现了跳水“零的突破”。但在接受腾讯体育专访时,杨祝梁却说:“它真正的意义是对这些身处异乡的中国教练给予肯定。如果赢下中国跳水队真的毫无可能,那我们这么多年的坚持,意义在哪里呢?”
马来姑娘一战成名,中国教练团功不可没
2017国际泳联世锦赛,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国派出在里约奥运会上分获金银牌的任茜和司雅杰出战。令人没想到的是,这枚金牌最终被赛前并不受关注的27岁马来西亚老将张俊虹拿到,她后三跳稳定在80分以上,1分之差力压司雅杰夺冠,为马来西亚带来世锦赛历史上首枚跳水金牌。
赛后,张俊虹喜极而泣,她双唇颤抖,激动地说:“我以为最理想的成绩不过前三名。中国队员一直排在我后面出场,最后时刻我才意识到自己是冠军。我拿下了一枚世锦赛金牌!真的很开心,有一种圆梦的感觉,感谢上帝让我这么多年的付出有所回报。”
中国跳水队是实力冠绝世界的梦之队,他们拿金牌不是新闻,丢金牌才是新闻。
但他们这一次却输给了马来西亚选手,张俊虹和她背后的教练团队因此受到中国媒体的关注。原来,张俊虹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制造”,从最初挑选她成为跳水运动员的周希洋,到现在的杨祝梁,教练全部是中国人。
其中带了张俊虹将近13年的现任马来西亚跳水队总教练杨祝梁功不可没。1988年至2001年,杨祝梁曾在中国国家队做了10几年的教练,培养出包括陈丽霞、黄强在内的世界冠军,只是当时信息传递并不发达,并没有多少人能记住他的名字。
马来西亚跳水队现在共有4名教练,全部来自于中国。杨祝梁是总教练,还有3名助理教练,分别是张玉坤、黄强以及李腾,都有在中国做运动员以及教练员的经历,获得过显赫的成绩。在他们的精心培养下,马来西亚跳水队成绩近年来一直在突破:2012年伦敦奥运会,潘德雷拉获得女子10米台铜牌;2015年喀山世锦赛,潘德雷拉再获10米台铜牌;2016年里约奥运会,潘德雷拉与张俊虹获得女双十米台银牌……
杨祝梁骄傲地说:“马来西亚跳水从最初的一穷二白到现在获得肯定,这背后,是几代中国教练的努力。”
马来西亚跳水“拓荒者”
最早从中国跳水队来到马来西亚的是“跳水皇后”高敏的教练刘继容。1998年,刘继容前往马来西亚旅游,她直截了当地敲开了体育部的大门,对里面的官员说:“我有实力,可以为你们组建一只跳水国家队。”
当时马来西亚有参加2001年英联邦运动会的想法,却没有跳水队,他们欣然接受了刘继容的提议。仅有一位教练显然是不够的,马来西亚体育部便向当时的中国国家体委申请“援外教练”,包括著名跳水教练任少芬在内的3名中国国家队跳水教练便被“公派”出国,帮助马来西亚发展跳水运动。
杨祝梁是2001年开始执教马来西亚跳水队的,用他的话说,初次看到队员跳水就像是“看笑话”:“我给你举个例子吧,05年蒙特利尔,张俊虹第一次参加世锦赛,跳3米板的时候,她吓得一边跑一边往池子里跳,最后蹦出去5米远还是10米远,裁判直接给了零分。你知道菲律宾跳水兄弟吧,多么滑稽,他们便是那个样子。”
在马来西亚,跳水起初难以发展的主因还是由于资金缺乏。运动员并没有任何体制保障,国家队成员也只算是“业余训练”。每个月国家只给发100块钱的补助,连杯咖啡都喝不起。运动员不得不一边训练一边兼职打工,他们有的在超市当收银员,有的去工地抗沙包、抗砖头、扛水泥,每个小时能挣到50块钱左右的“外快”。有的时候,国家甚至会突然给教练下通知,说“这个月补助没有了,你们爱练不练……”。
最惨的时候,杨祝梁手下只有一名队员。“2003年,只有一个人在跟我训练,她就是这次参加了团体赛的34岁老将梁敏仪。她真的是因为热爱,而且家里很有钱,能够支持她一直练习跳水。”
04年雅典奥运会后,环境渐渐有了改善。马来西亚仿效英国、美国等国家的政策,给出成绩的运动员一定补贴,国家队的运动员虽然条件仍旧艰苦,但至少不用外出工作,有了更多的训练时间。
直到现在,杨祝梁和他的跳水队仍旧面临种种挑战。比如从2016年1月至今,由于场馆一直在进行翻修,他们连可以进行水上训练的场地都没有,只能一边打游击一边换场地,不能跳水就练力量,能练什么便练什么。谈到跳水在马来西亚的影响力,杨祝梁说:“其实还是没有开展起来,我们缺少陆上、水上训练场地。孩子和家长也把跳水这项运动当作玩玩,耽误时间。我们无法像在中国一样训练队员,只能改变自己。”
但所有的改变,都是从改变自己开始的。
离开中国的理由?为了生计与家庭
谈到离开中国的理由,杨祝梁回答的很坦诚——为了家庭,尤其是为了孩子的教育。
杨祝梁的运动员生涯并不成功,他从未入选过国家队,最好的成绩也不过进入全运会的决赛阶段。但也正因如此,他比别人更能理解出不了成绩的运动员,能够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退役后,他先是在天津体院读完了本科,随后进入到江苏队担任教练员。1988年,他进入国家队,成为国家队最年轻的教练员之一。
有一天,孩子的教育问题,却让他萌生了离开的想法:“我孩子那时候上小学2年级,老师却胡乱留作业,让不懂英文的小孩子写英文报纸。作业没办法完成只能家长帮忙,第2天我却发现自己写的报纸被贴在墙上,受到表扬。当时我就想‘这不是在教孩子说谎嘛’,再加上当时年轻,想出国挑战一下自己,便萌生了离开的想法。”
1990年代初期,中国曾出现过一段移民热潮。当时国内人均收入并不高,在国外工作汇率比却十分划算。如果去做“外派”的跳水教练,不仅国内工资照常发,还可以得到每个月100-200美金左右的补助。这对于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来说意味着很多钱,足以添购几个“大件”了。
虽然是辞去工作前往马来西亚的,但杨祝梁仍旧认为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他在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两个国家做过跳水教练,两边开出的条件都很丰厚,其中澳大利亚甚至直接承诺:给我一周时间,我给你们全家发绿卡。
杨祝梁说,像他这种为了儿女教育选择出国的,占了一部分。还有更多的人,则是迫于竞争和生存的压力。
“当时,我们国家好的跳水教练很多。比如说省队的竞争,就很激烈。有些教练出不了成绩便下岗了、有的甚至被安排去看大门、打扫卫生,扫厕所。比如说北京跳水队的教练李鹏,他就是被安排到训练科去打扫卫生,后来内退了,前往英国培养出了戴利。但英国人也不是很厚道,戴利出成绩后,便换成了本地教练带…….”
说到这儿,杨祝梁叹了口气。
海外教练人数“缩水”,工资仅够维持生计
杨祝梁回忆,与他同期的很多中国跳水教练都选择了出国,各个国家都不少,单美国一个就10多个,加拿大也有4、5个。但10几年过去了,中国海外跳水教练的人数却在逐年减少。原来世锦赛各个国家至少能有10几名来自中国的跳水教练,今年的布达佩斯却只出现了7名。
工资低,没有保障,是中国教练不再愿意出国执教的最大原因。
杨祝梁算了一笔账:“当初我在澳洲做教练时,年薪9-10万澳币,刨去税拿到手6万块,相当于5000一个月。这种只能保证一个家庭的生活,靠它来买房,换车不现实。我每年能剩下2万澳币,相当于10万人民币。对于一家三口来说,一年回国两次够么?中国教练的收入真的比我们高很多了。之前出国不容易,那时候汇率、收入都比较合适,但是现在跟经济也有关吧,渐渐的也就没有人愿意来了。”
据了解,不久前意大利跳水队也来到中国的省队找教练,却只开出了每个月2000欧左右的收入。背井离乡,还要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这显然不是个划算的生意,最后他们没有招到哪怕一位中国教练。
除了薪水低,得不到保障也是另一个原因。国内教练退休后有退休金、养老金、医保等方方面面的保障,出国却要面临优胜劣汰。不仅享受不到当地人能够享受到的福利待遇,成绩不好还面临随时被裁掉的风险。
现在还愿意留下来带队的,则有着各自的理由和“坚持”。杨祝梁说:“有一些还留在美国的,基本都从国家队去了大学任教。大学福利很好,孩子还能够接受免费的教育。其他国家比如英国、加拿大的人则越来越少。像是我,还有留在墨西哥的马进,真的是跟队伍和小孩儿有了感情,不忍心离开。”
“中国跳水梦之队地位无法撼动”
拿了世锦赛女子10米跳台冠军,杨祝梁却说:“张俊虹,我敢说,她的水平就是中国12、13岁小孩子的水平,连国家队都进不了。”
本届世锦赛结束后,很多人认为马来西亚已经成为中国跳水队的“最大对手”。但杨祝梁却否认了这个说法,他认为中国跳水队的地位在世界范围内仍旧是无法被撼动的。这并不是源自于“天赋”,而是完善的训练体系和时间的保证。
杨祝梁说:“中国这种功底、训练方法之高效是外国人所无法想象的,他们以为中国跳水队员都是天才。但事实上,中国小孩不是因为天赋,而是完善的训练体制和时间的保证。省队、省体校的教练付出的精力和选拔的能力也是一流的,中坚能力很强,国外的跳水队根本达不到,这是我们所无法企及的。”
在国外,受法律等各个方方面的约束,儿童在上初中之前是不能离开家庭的,必须有监护人在身边陪伴。中国的孩子则8、9岁便可进入专业队集中训练,这也是进行跳水训练的黄金年龄。
“最后能赢,真的是天道酬勤,特别不容易。你可以发现,每当国外‘抢’走中国一枚金牌时,大家都特别开心。真的并不是因为狭隘,而是真的太难了,相当于你完成了几乎无法做到的事。”
“我们在尝试,如果赢下中国,是不是就意味着没有体制的保障,也是可以赢下跳水金牌的?如果连这样的希望都没有,那我们的工作,对自己的挑战还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