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综合体育 > 综合其它 > 正文

徐莉佳出征中国杯帆船赛:想学好驾驶大帆船

2012年10月19日15:18腾讯体育[微博]我要评论(0)
字号:T|T

一位长年跟随中国帆船帆板项目的记者曾经这样说过:“徐莉佳的故事是伦敦奥运会‘激励一代人’主题的最佳诠释。”

刚刚获得伦敦奥运帆船激光镭迪尔级女子单人赛冠军,成为中国帆船史上首枚奥运金牌得主的徐莉佳,10月26日将抵达深圳,参加中国杯帆船赛一系列活动,并将在10月28日上午驾船参加“中国杯”场地赛。这是“中国杯”六年发展历程中驾临的最有个性魅力和号召力的明星运动员。

虽然成了奥运冠军,但是徐莉佳依然清晰地记得,她与“中国杯”的特殊联系——2007年,作为“中国帆船希望”的徐莉佳参加了第一届中国杯。

“2007年10月我到深圳参加了‘中国杯’的统一组别比赛,说实话挺可惜的,因为我不是双人艇选手,对于大帆船完全不了解,也不太会跑。当时的感觉是有点不知所措,因为大帆船跟小帆船完全不同,掌舵不一样,频度更是有很大差异。大帆船更多的是考验团队操作能力,与我平时一个人应付海面上的情况完全不同,需要团队指挥和配合。但是我心底里对大帆船是很感兴趣的,很想好好学驾大帆船。”

徐莉佳说自己已经不太记得第一次参加“中国杯”时取得的名次:“3天比了6场,具体名次不记得了,但是我们都非常快乐,在一个团队里所有人一起奋斗的感觉很棒、很难忘。还有就是比赛环境非常好非常专业,10月的深圳气候宜人,大亚湾的风速风况很好,既不会突然很大风也不会一下子就没风了,很适合帆船比赛,我记得大家当时都赞不绝口。”

五年过去了,徐莉佳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杯”也在不断进步。对于再次参加“中国杯”,徐莉佳说自己“很兴奋”,脑海里不时会有很多画面出现:

“我知道这次将参加很多活动,会与媒体见面,会与船队一起参加比赛,会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船员朋友分享比赛甚至旅行的经历,会参加蓝色盛典晚会,还有机会与很多帆船爱好者交流。说实话,我很期待这次的深圳之行,因为我知道又将是一次给我带来碰撞和收获的行程。因为‘中国杯’有很多很多富有思想和富有阅历的人,他们是这个杯赛的精髓。”

徐莉佳对自己的这次深圳之行已经充满期待:“我热爱帆船,热爱大海,我会一直和它们在一起,直到我必须和它们分开的那一天。我是中国帆船培养出来的,只要有需要,我会尽全力贡献自己的努力,我想借这次‘中国杯’机会,更多学习跑大帆船的经验,即便我可能没有机会驾着大帆船参加奥运会,但我还是希望能多参加大帆船的比赛……开句玩笑,跑好点才有机会以后再被邀请参加啊。与小帆船职业生涯比较短不同,大帆船是可以跑一辈子的。”

对于徐莉佳的到来,“中国杯”帆船赛创始人之一的中国杯管理公司首席运营官晓昱同样充满期待:“徐莉佳身上那种自我挑战和永不放弃的精神,是帆船运动最吸引人的精神内核,听过她故事的每一个人都会产生很多共鸣。帆船是一种世界语言、一种普世价值,要成为海洋强国,关键是让老百姓真正拥有海洋生活。徐莉佳正是具备正能量、能进行海洋价值展示、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那个人,相信她会吸引更多父母带着孩子加入帆船的行列。”

在晓昱心里,徐莉佳代表的是举国体制的成功范例,“中国杯”代表的是政府倡导、企业搭台、民间唱戏的另一种运动、赛事发展模式。“‘中国杯’提供的是赛事资源,它大大促进了帆船这项运动在民间的发展,为专业选手退役提供了广阔的出路。今天已经有很多没有机会参加奥运会的退役运动员成为‘中国杯’参赛队的船长、水手,今后与之匹配的中国海上救援力量发展起来,还将为更多专业选手提供退役后良好的归宿。这两个方向互相促进,最终一定会达致双赢。”

推荐微博:

换一换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xiaobai]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