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综合体育 > 排球 > 正文

特评:三大球男排最受冷落 请给他们更多掌声

2012年09月08日02:37腾讯体育[微博]我要评论(0)
字号:T|T

中国三大球女排历史最辉煌,男足战绩最糟糕,男篮姚明易建联扯起大旗,女篮女足也曾风光一时,而男排被忽视被冷落了太久,既无正能量招人赞,也无负能量惹人骂。女排精神是“国魂”,是一代人的情结,是让一颗颗朴素的爱国心凝聚在一起的励志传奇;男足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佳吐槽对象,可以随便讽刺和恶搞,而不冒任何风险,从这个角度将它促进了娱乐精神和言论自由度。男排的位置则最为尴尬,他们默默的坚守、默默的拼搏,基本上无人问津,哪怕是批评的声音也鲜有涉及。

三大球里,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巴西作家科埃略曾写过一本书叫《11分钟》,他说美妙的人生只需要11分钟的欢爱(性)和11个人的比赛(足球)。篮球随着姚明的巨人效应和NBA(微博)的成功推广,在国内也极为火爆。隔网相对没有直接身体接触的排球相对弱势,特别是女排精神在中国成为一种深远的文化符号和集体潜意识,男排生活在女排的阴影下长期见不到阳光。

鲜有人知的是,男排在历史上先于女排鼓舞了国人,1977年世界杯中国获得第五接近世界一流,1979年亚锦赛荣膺亚洲冠军,1981年世界杯亚洲区资格赛中国队0比2落后的情况下,在“空中飞人”汪嘉伟带领下打出“中国式快攻”:前飞、背飞、拉三、拉四、双快、梯次、前交叉、背交叉……,凭借花样繁多快球绝地反击连扳三局大逆转。当时深受感染的北大学生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

然而女排缔造五连冠伟业的同时,后汪嘉伟时代的中国男排开始走下坡路,在眼球经济的时代,他们被遗忘和遗弃。央视排球解说洪刚曾直言男排在国内不受重视,并在一次深夜的男排直播里动情的说:“这个时候守候在电视机前的都是男排铁杆死忠,那我也用不着多说什么了。”其后他有将近5分钟没说话,此时无声胜有声!洪刚用这种方式感谢了为数不多的男排球迷,感谢他们对男排小伙子的不离不弃。

男足进不进奥运会,甚至进不进世界杯,都不是致命的,球迷们仍可为财大气粗的恒大摇旗呐喊,哪怕没有恒大的时候,中国足球也照样红火,还记得甲A那个跌宕而煽情的全兴“成都保卫战”吗?(即便李承鹏在《中国足球内幕》里怀疑那是场假球)。男足从来不愁没有市场,诸如卡马乔、里皮(微博)这样的世界顶级教练,阿内尔卡、德罗巴(微博)等世界一流球星登陆中国,就足以说明足球在中国的影响力。

相比男足,男排的遭遇实在凄惨,根据上海媒体爆料:“上海男排主力球员的工资,每个月1万元不到,每场比赛的赢球奖金,全队总共2万元,扣完税,18个人分,每人拿到手,也就几百块钱。与广州恒大(微博)足球队一场1400万元的亚冠奖金相对比,上海男排小伙子们,必须连赢30年。”上海队是国内冠军,大多数都是新老国手,他们的境况尚且如此,男排群体的窘境由此可见一斑。

在联赛并非职业,缺少资金赞助,鲜有媒体关注的背景下,中国男排能稳居亚洲前列,时隔13年站在亚洲之巅,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还能苛求他们什么呢?即便日韩澳伊四强未派出最强阵容,也无法抹杀中国小伙子亚洲杯的汗水付出。中国最具天赋的自由人混血儿丁慧也是前国手,但因收入微薄看不到前途(俱乐部基本工资仅1000多),他在浙江男排不辞而别留学美国,引发舆论一片哗然——希望这样“打排球不如考雅思”、“打排球不如做买卖”的事情不要屡屡发生,希望国人能给男排更多的温暖和掌声。(腾讯体育资深撰稿人杨华评)

推荐微博:

换一换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samanthasun]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