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中国篮球 > 中国男篮 > 正文

广东媒体:限薪令看上去很美 篮协自己找难受

2012年09月06日07:39东莞日报我要评论(0)
字号:T|T

三年前不了了之的“限薪令”,近日再被中国篮协摆上台面。消息一出,多家CBA俱乐部和媒体对限薪的态度不是赞同或者反对,而是摇头。因为圈内人都知道,CBA各俱乐部的财务审计制度不同,很多球队都有阴阳两份工资,有东家是地产集团的俱乐部引进球员还送价值百万的商品房,这账都没法查清,怎么限薪啊?

近几个赛季CBA军备竞赛愈演愈烈,不计回报的烧钱行为越来越多,各俱乐部亏损严重,同时又可能耽搁年轻球员的培养,长此以往,联赛健康发展只会是空谈。平心而论,篮协此时意欲限薪,出发点挺好。

只不过,当市场出现泡沫,就用行政手段去调控,篮协这一招有些“头痛医头”的意味,并不高明。而如果要根治“高薪泡沫”的现象,就势必需要对体制和管理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改革,恐怕篮协并不愿,也不可能触及。

如此看来,“限薪令”要么是篮协自己给自己找难受,要么是顶不住一些俱乐部怨声载道,必须有所姿态,就好像几乎每家俱乐部一边在喊外援工资太高给不起,一边照样开出百万美元年薪。

当然相信大部分人会认为是前者。既然都是为了中国篮球长远发展,笔者谰言篮协,“限薪令”难免沦为一纸空文,那么倒不如反过来想,在市场对CBA有诉求的背景下,各俱乐部减少亏损为什么一定要大幅削减投入,而不是制造商机,增加他们的收入呢?

举个例子,刚刚续约的CBA联赛商务推广商盈方,未来5年每年将给篮协支付3.3亿元的赞助费,这说明CBA至少潜在的商业价值非常巨大。如果大家一齐做大市场,都有钱赚,哪会怕给多点薪水。

只是恐怕又有人要问了,那么俱乐部能从这个蛋糕中分得几杯羹呢?

好吧,这就是一个死结,姑且看看篮协怎么解开吧。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qianyang]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