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中国篮球 > 中国男篮 > 正文

东莞日报:男篮缺乏国际交流 球员更适合欧洲

2012年08月24日09:48东莞日报我要评论(0)
字号:T|T

中国篮坛近期的焦点,无疑是易建联受到皇马(微博 数据) 的邀请和帕纳辛奈科斯试图引进郭艾伦(微博),但目前看来,两位中国球员离欧洲联赛已经渐行渐远。

长期以来,中国篮坛就有“学欧洲还是学NBA(微博)”两种思潮在碰撞,不少人认为,欧洲联赛门槛更低,风格特点也更适合中国球员发展,但从王治郅到易建联,从孙悦到郭艾伦,中国球员却总是与欧洲联赛擦肩而过。为什么到欧洲“取西经”,反而比接近NBA更难呢?

金融危机带来旅欧契机

背景

与欧洲足球联赛不同,欧洲篮球联赛与中国一直缘分浅薄。前几年王治郅曾受到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球队的邀请,孙悦也与欧洲闹过“绯闻”,但最后都不了了之。

作为仅次于NBA的篮球联赛,欧洲联赛一直看不上中国球员。与NBA不同,欧洲各国联赛都有外援名额限制,而很多球队财大气粗,身体条件和实力平平的中国球员自然难入法眼。

今年夏天,从易建联到韩德君到郭艾伦,中国球员却突然成为欧洲豪门的“抢手货”,这并非偶然。受困于欧洲金融危机大背景,欧洲球队纷纷缩减了财政预算,像帕纳辛奈科斯这样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希腊球队,其预算已经从上赛季的2400万欧元迅速缩减到1200万欧元。囊中羞涩之下,大部分欧洲球队无法再像过去一样豪掷千金引进来自NBA的外援。

另一方面,欧洲豪门也希望开拓中国市场,争取来自中国的赞助商。此时,“物美价廉”的中国球员就成为他们放低姿态的不错选择。

前景

中国球员更适合欧洲

此前,中国球员仅有落选辽宁青年队的王东东曾短暂效力立陶宛低级别联赛,但很快他便转做体育经纪人,中华台北球员张宗宪也曾在德国二级联赛效力。由于所参加联赛水平很低,且时间不长,二人算不上真正意义登陆欧洲联赛的中国球员。

那么,中国球员是否有能力在欧洲联赛立足呢?著名篮球评论员杨毅(微博)表示阿联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易建联的技术已经完全成型,而且具备在任何联赛中都能得分的能力,当然有能力在欧洲发展。”杨毅还认为郭艾伦在欧洲也有发展空间,“因为他有速度优势,伦敦奥运会上可以看到,像他和孙悦、陈江华是可以突破欧洲人的。”

站在纯篮球的角度,欧洲联赛对中国球员是理想且现实的选择。它不像NBA那样很难获得上场机会,而且相对强调个人单打的NBA,欧洲联赛采用国际篮联规则,强调身体对抗和整体配合,对于身体天赋有限的中国球员来说更容易适应。

钱景

工资不高影响力不大

对中国球员来说,获得欧洲豪门的青睐本来是难得的机会,却为什么选择放弃呢?易建联的经纪团队成员陆雨日前表示,阿联暂不考虑皇马,因为其首要目标是要回到NBA。这不难理解,欧洲联赛在中国认知度和品牌价值有限,其比赛基本都在北京时间的凌晨两三点开打,国内转播很少,相比之下,影响力和商业价值较大的NBA显然更具吸引力。

而郭艾伦这边,且不考虑辽宁男篮的“私心”,就算把“郭少”送出去,欧洲的语言、生活、住宿和饮食都不容易适应,而且欧洲非常严格、严密的教练战术体系,中国球员不见得能够掌握。北京金隅主帅闵鹿蕾(微博)就认为:“对于习惯1对1单挑的中国球员来说,要理解欧洲篮球系统很艰巨。”

此外,欧洲联赛用欧元发工资看似诱人,但实际上球员收入浮动范围很大,而且金融危机下更不会给中国球员开出太高薪金,相比之下,在NBA立足的话通常合同一签数年,在CBA待遇也不差,欧洲联赛的吸引力自然没有那么大。

毒舌

与国际篮球缺乏对接

易建联和郭艾伦赴欧难以成行,看似个人选择,根本原因其实是中国篮球一直盯着NBA,从而缺少与国际篮球的对接,“不屑”学习欧洲风格,没有意识去开拓加强与欧洲球队的合作交流。

此外,号称“职业”联赛的CBA也没有建立起球员转会机制,球员就算有心赴欧也将遭遇重重阻力。

推荐微博:

换一换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eechen]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