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中国篮球 > 评论 > 正文

篮球报:篮协应在商言商 巨额赞助或致大发展

2012年06月15日10:55篮球报[微博]谭杰我要评论(0)
字号:T|T

按照 李宁公司的官方说法,该集团在未来5个赛季成为CBA装备赞助商的合作备忘录已经于6月11日签订。在纷纷扰扰的流言之后,李宁的大手笔终于水落石出了。

此事之所以引人关注,很大程度上是与传说中的巨额赞助金额有关。最早的说法,李宁5年赞助总额的开价达到20亿人民币,平均下来每年4亿人民币。而更早之前,盈方公司从中国篮协竞争得到CBA商务推广权的价格,据说也就是每年3亿多人民币。

在这个产业链条中,篮协、盈方与李宁等CBA赞助商的关系在于,盈方从篮协买断推广权,再分拆之后销售给各类赞助商,其中的差价即是利润和成本。

按照最早传说的价格,盈方甚至无须在李宁之外再找赞助商,也可做到包赚不赔。

实际情况当然远没有传说的夸张。

其一,盈方与篮协就CBA推广权的最终协议仍然没有签署,这其中,价格是一个重要因素。

其二,李宁的开价也没有那么高,最终公布的价格也许只有传说中的六成左右。

其三,盈方显然不能只做坐地收钱的买卖,按照现在比较明朗的报价,在李宁之外,盈方仍要开发出1亿人民币左右的赞助金额,才能做到在数据上持平,而这还不包括开发和维护方面的成本。

但无论是盈方和李宁,都大约要付出之前10倍的价格,才能进入到CBA的市场,足以显现CBA在过去几年的增值。

而对于李宁此举的质疑之声,也一直未曾停息,歌词大意几乎都是,你靠什么来赚回这十几亿的赞助款?

大凡此类举动,都会被冠上“豪赌”之名。但实际上,商场上也是成王败寇之地,赢了就是投资成功,输了才叫“豪赌”。

按说李宁通过盈方进入CBA赞助商行列,应该是一个三方关系,但到目前为止,质疑李宁和盈方的声音颇高,对于篮协和CBA的言论却并不多。

殊不知,如果李宁此番大手笔5年后大获全胜,被证明是英明之举,那中国篮球也必然是胜利者。而如果实际情况相反,李宁因为赞助CBA而出现业绩滑坡甚至一蹶不振,或者李宁之后其他赞助商的赞助价格大幅跳水,那么,承担责任的不应该只是李宁的决策者,更应该包括中国篮球的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

显然,接受这十几亿金额考验的,不只是李宁,更是中国篮球本身。在商言商的话,中国篮球如果尊重李宁这十几亿的巨额投入,而愿意在制度建设等一系列方面做出变革,那么在客观上,5个赛季之后,中国篮球无论是竞技水平,还是社会影响力,都会有一个巨大的发展。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cyrusliu]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