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综合体育 > 田径 > 正文

国破奥运在!体坛周报专访百岁铁饼选手郭洁

2012年05月09日17:48体坛周报[微博]李婷我要评论(0)
字号:T|T

国破奥运在!体坛周报专访百岁铁饼选手郭洁

青年时期穿比赛服的郭洁

扔出个全国纪录

当我降临在这个世界,伴随我的不只是我那哇哇的哭声,还有窗外零星传来的炮火声。那,是1912年的大连。中华民国刚刚成立,东北被日军占领,日本和俄国在大连、旅顺等地依旧还有一些你争我夺。在这动荡的时日里,我的诞生成了家里最大的安慰,作为农民的父母还期望着我这个男婴日后成为家里最大的劳动力。

世事再纷乱,但我的孩提时光也依然无忧无虑,撒开了腿儿在田野(微博)里奔跑、用还很稚嫩的胳膊帮母亲在农田里干活、和玩伴们指着每个商铺里分别用日本俄文标注的商品,猜那些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到了读书的年纪,我上了一所中国人创办的小学,第一次接触到体育课,却也只是跑啊跳啊,并不觉得那和我在田地里的玩耍有何区别。

被日军占领的家园,商业、教育都被日本人操控着,我在中学就读了一间日本人开的学校,全部是日本教师,我们按照日本的教育制度,学习日语,也学习日本模式下的体育。

原来这才是体育课——我第一次见到了标枪、铁饼、铅球,便对这些当时并不懂得的田赛玩意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虽然营养匮乏,但十几岁的我已经长到了1.81米的个头,体育老师非常重视我,总会在体育课上以及放学后教我很多的技巧。而我也对这些渐渐着了迷,不仅自己主动留在操场上,也经常会从老师给我的日文体育书籍上来照着锻炼。

体育在那时候的东北地区很是风靡,下午四点到六点的时候,很多人都前往体育场进行锻炼。而我由于是在学校学习的正规体育技术,水平自然算是不错的。旅顺大连地区有个市民成立的田径队,我和两个能力比较强的同学便一同参与了,而此前,这个田径队里全是清一色的日本人。

如果学校的运动会不算在内,我第一次出去参加比赛就是这个时候了。我们田径队代表旅顺市经常去和周边的长春、丹东、沈阳比赛。那时候的比赛很是紧凑,总是周六的下午到了丹东,第二天便进行各种田径项目的比拼,比完了再赶回学校,而下一周又会去到沈阳再这样比。

待到我中学毕业,伪满洲国成立,我们都成了没有方向的年轻人。我对体育的坚持一直延续着,却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些什么。那个时候我已经认识了刘长春,并且知道张学良要为他出资参加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但是在日本统治下的东北,我却完全看不到他在奥运会上的消息,也知道如果依旧困在这里,我的体育梦是永远没有办法实现的。

就是那个冬天,东北大学遭到日本人的迫害,很多师生不得不选择逃亡。一直住在东北大学里面的我,也和他们一起通过日本人设置的重重关卡逃了出来。作为流亡的学生,我们奔向北京,住在了清华大学里面。在清华,我见识到更多体育爱好者,尽管我对前途一片迷惘,但仍坚持每天锻炼。

早春时节,我等来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机会。1936年柏林奥运会,当时蒋介石为了彰显当时中国的能力,决议组成体育代表队前往德国参加奥运会,而田径项目的奥运选拔就在清华举行。主持选拔赛的是从美国一所体育大学毕业归国的马约翰,这个上海人是清华的体育主任,他告诉所有人,和足篮球的选拔有主观因素存在不同,田径的选拔严苛得近乎于残酷,一尺就是一尺,一秒就是一秒,来不得半点含糊。

参加这一次选拔的有学生、有商人、也有各种工作的职员。刘长春也参加了,他参加过奥运会,有底子有实力,很快就通过的选拔。而我是新去的,挺紧张,而且和别人不同,别人都是各省市派遣来参赛,好吃好喝照顾着,而我是从东北流亡来的,是偷偷逃过来的,心里没有底啊。在铁饼的选拔赛上,我扔出了42米多,创造了当时的全国纪录,选拔委员会第二天就告诉我通过了,可以准备些洗漱用具搬到体训班来住了。

我们那个体训班都是预备要参加奥运会的,之后我们又去天津比赛了一次,去上海比赛了两次,然后名单就正式确定了下来。可,奥运会到底是什么,除了刘长春,我们没有一个人知道。

推荐微博:

换一换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princeliao]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