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中国篮球 > 评论 > 正文

东莞日报:城市联赛 最佳的舞台与归宿

2012年05月07日07:44东莞日报我要评论(0)
字号:T|T

谢晓波

平心而论,打篮球并不是一份很有安全感的职业,多数人看到了职业球星日进斗金的风光,而对在金字塔底挣扎的庞大群体所面临的窘境缺乏认知。他们把大部分的青少年时光挥洒在训练场上,一旦无法出人头地,面临的人生挑战势必比普通人更严峻。

朱书宝、李晟龙和曾庆鹏夫妇无疑是幸运的,他们走得虽也不乏艰辛,可至少相比很多新莞人,他们可以更轻松地获得本地户籍。更重要的是,市篮球联赛和这座篮球城市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机会,还给他们提供了可以继续篮球梦想的广阔平台,并且使他们得以扎根异乡,在这里安身立命。

在中国篮球人才浪费和淘汰十分严重的大环境下,据东莞市篮协秘书长钟自新的不完全统计,到2010年底时,东莞这么一个地级市,吸纳了来自2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港台地区的专业篮球运动员达414人,裁判员432人,篮球教师561人,融入32个镇街和各行各业的半专业篮球人才更是多得无法计数,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都在东莞买房买车安家立业了。

而本文的几位主人公正是其中的代表。曾庆鹏和梁晓华夫妇事业家庭都已走上正轨,收获颇丰,生活状态趋于稳定;即将成为父亲的李晟龙,事业家庭均处于发展转型时期;年轻的朱书宝则仍在寻找和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甚至有些迷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虽然年龄差距不大,但他们就像电影《20 30 40》所描绘的那样,代表了人生不同的阶段,也是那些渴望在这座城市扎根的篮球寻梦者的写照与缩影。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篮球,他们身上还有很多共性,比如对于梦想和真情的坚持,以及勤奋和踏实的人生态度,这实际上给许许多多无法成为职业球员,但仍渴望通过篮球实现自我价值的人们指明了道路。就像曾庆鹏所说,“打不了职业联赛,但这里还有‘草根CBA’”,只要心怀梦想,勇于付出,无论你来自何方,这里都能成为你的最佳舞台与归宿。

推荐微博

换一换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qianyang]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