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评论 > 名家专栏 > 正文

张健强:林书豪崛起,有偶然,更有必然

2012年02月23日10:08《足球》报我要评论(0)
字号:T|T

林书豪(微博)是为什么能成功?这成了过去一周最热门的话题。他的黄皮肤、不太显然的身高,令很多人觉得他的成功可以复制;而他的头脑、哈佛背景以及谦卑的姿态,却令人觉得遥不可及。美国一家脱口秀节目开玩笑说:“以后黑人们都应该先去学微积分。”

不可否认,林书豪身上的故事,拓宽了很多人的视野,甚至NBA(微博)的球探们也在反思这些年是否忽略了常春藤名校的球员。而对中国体育来说,林书豪的成功提供了很多即使不能复制但的确值得借鉴的视角。

[个人要素]一名英雄的自我修养

英雄不是天生的,但英雄必有其过人之处。林书豪具备了成长为英雄的个人特质,除了出众的身体素质,坚持、虔诚、谦逊、善于沟通、合作精神、高才生,随便就能数出很多条来。林书豪曾说起一段在勇士时的经历,他说自己当时甚至后悔选择了签约NBA。他感觉自己失去了打篮球的乐趣,尽管也会努力的打球,但已经失去了打篮球的目标。

因为有一个痴迷篮球的父亲,所以让林书豪从小就一直喜欢打篮球。而他的父母和他约定,如果成绩下滑,那么打篮球的时间就会减少。所以这小子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学习成绩,而且一直在坚持打篮球。去年夏天,林书豪在台湾开设自己的篮球训练营,他说:“我的目的是让小孩子们先感觉到篮球的乐趣。先有了兴趣然后他才能为了它做得最好。”

可想而知,在勇士那段时间里,失去乐趣的林书豪几乎打算放弃篮球生涯。因为他拥有放弃的资本,作为一个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和社会学毕业生,他并不用担心工作,而且从很长远的规划来看,这未必会比一个NBA球员成就低。

接下来他的自述或许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做到。“那段时间我经常问自己,同时也祈祷上帝,为什么会把我放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林书豪说,“后来我重新找到了我打球的目的,我不是为自己打球,不是为了金钱、美女等等打球。而是为了上帝的荣耀,我为他而打球。”

除了虔诚的信仰,而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像他这样,通过自问寻找自己职业的目的?他先为篮球的乐趣而打球,随后为自己的信仰而打球。

林书豪在高中打球时,就带领球队拿到过加州冠军,但他上大学时却申请不到体育奖学金。他想加入的篮球名校,没有一家愿意招他入学。这使得他通过自己的成绩考入哈佛,然后再继续打球。而他说在大学时,曾经遭遇无数种族歧视的嘲讽,但依然坚持。

如果打球不是他的乐趣,他能坚持下来么?林书豪是怎么得到在尼克斯的上场机会,并且迎来第一次爆发的?主教练德安东尼说,是队里的核心球员安东尼向他建议,可以让林书豪试试。

林书豪可以说一直在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打篮球:一边读书一边练球;失去体育奖学金,也抓住了去哈佛打球的机会;选秀没有机会,以自由球员签了勇士;今年数度被裁,他依然在寻找球队;一直到德安东尼给他上场的时间。这就是那句老话,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成长土壤]美国梦的标准故事

美国有个脱口秀调侃说:“这就是美国,你可以喝着德国啤酒,在日本电视机前看着一个台湾裔球员,带领纽约队绝杀了一支加拿大的球队。”这是在林书豪绝杀多伦多猛龙之后。

更有意思的说法是,有个节目经常有个黑人科学家当嘉宾。随后主持人调侃道:“显然我们这位嘉宾抢了中国人的饭碗 (美国认为中国人从事科学更多),所以林书豪开始抢黑人的篮球了,这是赤裸裸的报复啊。下次我们组建一支黑人嘻哈乐团时,看来要起名‘武当’。”

林书豪之所以能够短期内迅速得到美国媒体的认同,并且迅速成为焦点——这一点姚明都没有做到,或许就是他这种文化上的认同感。姚明在前往美国时,一开始遭遇的是各种各样的嘲笑和讽刺,更多的是对他充满好奇。而林书豪的突然崛起,却被视为一个典型的“美国梦”的标准故事——平凡人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成就梦想。

美国方方面面都可以看到类似的价值观,这也是他们一直引以为傲的。包括总统奥巴马都是这个价值观的典范人物。

林书豪的父母都是普度大学的计算机工程师。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孩子一般也会走上科研的道路,至少是要以学业为重。

林书豪的母亲说,家里从未阻止过他打篮球,甚至全家人跟着他一起玩,他们在后院的篮球架,客厅的篮球架——这好像有人听到乔布斯在车库里创业一样,绝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没有车库,更别论后院和客厅的篮球架。

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在上学的整个过程中,从未丢掉篮球的训练。美国的学校确实可以在体育方面提供类似于我们体校、青年队的篮球基础训练,而真正的关键还是你自身的修炼。

“他打大学联赛时,因为涉及到很多客场的比赛,所以我们当时询问他功课是否做完时,已经不是问明天了,而是问接下里几天,甚至一周后的功课是否做完。”林书豪的妈妈说。

“其实打球和学业共进并不难,如果你进了哈佛,他们会把你照顾得很好。很多人帮助我补习功课。”林书豪说。

而传统美国教育背景下的林书豪,具备非常强的沟通能力。篮球是一个集体项目,善于沟通是成功的第一步,尤其对于后卫来说。 [助推包装]

NBA造星机器的威力现在有一个新的疑问提出来——到底是林书豪抓住了机会,还是NBA抓住了机会?他的出现,让NBA如获至宝,短时间内林书豪在宣传上已获得了等同于大牌球星的机会。NBA的造星机器开始运转。

大卫·斯特恩执掌NBA以来,成功的关键就是两个字——造星。从拉里·伯德和魔术师约翰逊(微博)的黑白对抗,到乔丹、科比和勒布朗·詹姆斯,NBA从未停止过制造符号。NBA确实经历过一段浮躁的造星期,但后来更加注重球星的质量。

毫无疑问,林书豪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而且他的学识、教养和信仰,都完全符合美国人的价值观。短短两周之内,全美几乎每个电视台都在说“LIN”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火箭小牛,都裁掉过林书豪,因而被嘲笑。有趣的是,一些之前完全没有听过有交易传闻的球队总经理,也纷纷出来表示对错失林书豪的懊悔。这些是一贯的捧人手段。

但林书豪确确实实引发了一些NBA的反思。托尼·罗素当了15年球探,先后供职于活塞森林狼,目前还为美国男篮工作,搜集全球强队的情报。他认为,正是因为一些球探的主观臆断,导致林书豪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得不到公正的评价。“他被忽视了,常春藤联盟的球员都被忽视了,他们不是人人都拿奖学金,”罗素说,“球探的工作就是去寻找这样的球员,为此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可一旦你取得成功,就意味着你可帮球队节省大量钞票。”

“林书豪的球衣销售一空……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制造过他的球衣。”纽约一家电视台说。而现在,林书豪的高中毕业册子都已经开始被拍卖,甚至连他之前睡过的那张公寓的沙发,也有球迷在问价。而林书豪现在还有一个空白——他身上没有任何的赞助合同。传闻一家中国内地的体育用品商老板已经亲自带着合同飞往了大洋彼岸。

或许林书豪有为自己信仰打球的虔诚,但他的商业价值在NBA的这台造星机器上,已经开始以核反应的方式在不断爆炸了。□ 张健

推荐微博

换一换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youlesu]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