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中国足球 > 国内专题 > 正文

中国足球第一案审判庭外见闻 铁岭打响媒体战

2011年12月25日12:16南方都市报[微博]我要评论(0)
字号:T|T

“没事到大城市铁岭去旅旅游。”这只不过是赵本山在央视春晚上的一句台词,却也因此让小城铁岭成为家喻户晓的“大城市”。。

前天,足坛反赌扫黑案件第一阶段审理工作宣告结束。有人说,开审中国足坛第一案的铁岭、丹东,已经成为了球迷心中的圣地:它们让犯事的人得到了报应,让暂时还逍遥法外的人胆寒,让有干坏事想法的人绝念。但这一切,仅靠法院给的不咸不淡的新闻通稿,远远无法做到。前线作战的全国媒体,在最艰难的环境中完成的三大战役,才让反赌扫黑的真正作用最大化体现。

1战酷寒

提到要到铁岭采访反赌扫黑案,所有媒体尤其是南方媒体的第一反应,都是赶紧查天气预报,而零下20摄氏度左右这个结果,又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家里老人穿的羽绒裤也带上了

到铁岭之后,同行之间一聊都乐了,很多人都紧急采购了保暖内衣、紧身棉袄,甚至有人带去了家里老人穿的羽绒裤!

由于最高人民法院对媒体旁听的限制,绝大部分媒体记者都只能在法院门口守候,这也让铁岭的酷寒肆意发威———开庭审张建强是第一天,为了抢到最早的新闻,有人甚至6点就赶到了铁岭市看守所门口,在拍到张建强离开后再赶到法庭门口,低温一下子把还没倒过“温差”的不少记者撂倒了,有人感冒发烧了,也有人上吐下泻。

16点天就黑,热汤不能少

没有人想到,开庭首日还不是最艰苦的。开审最大的“鱼”杨一民是在第三天,因为法庭内就他一个人,媒体记者都以为会像之前两天一样,在太阳下山前收工。绝大部分的媒体记者,参照张建强下午两点半结束庭审的经验,从两点开始守候,问问里面执勤的警察,说“大概还有一个小时能结束”。然而,这句话就像是电视台的整点播报一样,一下午播报了5遍,直到晚上7点!

那是冬至的前一天,黑夜来得如此迅速,铁岭下午4点就已经黑得差不多了。几名女记者抱在一起取暖,大家说得最多的话,是“感觉脚已经不是我自己的了”,包括那些在袜底贴上了暖宝宝的记者。于是,有人说不如点堆篝火,有人说明天该再去买个帐篷。大家最终轮班,分批到旁边的小饭馆吃饭御寒,每个桌上必点的,都是一碗热汤。

摄像机电池也被贴上暖宝宝

这样的酷寒,对有设备的媒体记者来说,更是要绞尽脑汁。后方开了直播连线的上海电视台,摄像机经常是长时间架在外面,于是,摄像大哥们给电池也贴上了暖宝宝,一些没贴的电视台,机器上显示电池电量在急剧下降,过了一会儿都喊着“要节电”、“电池损耗太大了”,恨不得把摄像机藏到肚子里保温。

2战限制

然而,酷寒并不是媒体记者最难熬的,采访工作极度难做,才让人叫苦不迭。

最高人民法院对媒体旁听有禁令,铁岭中院只能执行,这已众所周知。首日央视新闻频道“违规”对张建强进行了庭审直播后,第二天不仅被紧急叫停,连旁听人员和律师进去都严格了许多———一开始还有人能带手机进去,第二天上午,就有了“超过安检规格”的搜身,从上到下搜一遍,手机由法院代为保管,到了下午,更有限令,绝对不能带手机进去,也不会代为保管。

在这样的背景下,媒体只能拿出战低温的精神,和铁岭中院也展开了“较量”。

见缝插针,隔壁小饭馆成据点

在还没确定开庭之前,就有很多媒体记者来铁岭中院轮番轰炸了,而且是各显神通。但据一位中院的工作人员说,全国媒体的集中关注,确实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相应地,在铁岭当地政府和他们沟通后,只要不涉及案情,一些无关大局的细节,他们都默许了,比如到下午就会撤掉警戒线。

为了给反赌扫黑案让路,铁岭中院常态的开庭全部延期了,但正常的递交材料还在进行,法院方面也派出了一名工作人员,在门口协助联系里面的法官出来收材料。这名工作人员几乎天天出现,时间长了之后,媒体问一些不涉及具体案情的问题,他也会回答一些,比如开庭的程序、庭审大概到了什么阶段。更见缝插针的是,法院周边的一切社会资源,都被调动了起来,隔壁小饭馆成了据点,在这里记者们不仅知道了在正对着法庭门口的法院家属大院里拍摄角度最好,还能碰到前来就餐的法警,透露一些常态信息。

无新闻通气会,外宣办人员“陪站”

有机会的时候,媒体甚至开始“得寸进尺”往法庭门口推进。审理杨一民当天,由于等候时间太长,在撤掉了警戒线后,媒体也渐渐从大门外,试探性地往里走,门口执勤的并没有过多阻拦,一直在快到法庭门口时,最里面一道防线的特警们才坐不住了,往外赶人。

记者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让铁岭市对外宣传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都有点看不下去了。除了每天都前来法院门口“陪站”,他们还为记者在附近的酒店开了休息室,准备了水果、热茶。看基本没人去,他们又特意跑过来说,如需要,可以把法院门口边上的网吧包下来让大家暖和暖和。看到记者们都婉拒了好意,他们告知,其实从一开始,他们就向相关部门递交了申请,问是否可以在庭审结束后,召开一次新闻通气会,“申请是接了过去,但就此再无下文”,他们也碰了个软钉子,“不是我们或者铁岭中院能够决定的。”他们说,他们也很无奈。

3战律师

在法庭大门向全国绝大部分媒体关闭的时候,旁听人员和律师成了庭审信息的重要来源,尤其是掌握了很多情况的律师。然而,一开始的情况并没有那么顺利。

前两日策略失当问不到实质

首日开庭审理张建强,记者们从他律师那,几乎什么也没问到,最后只能“嘲笑”他过来开庭竟然忘了带法院要求的入门凭证。

第二天的18+2人(两个法庭同时开审)大审判,律师三三两两地入场,媒体上蹿下跳,堵得“鸡飞狗跳”也没能问出任何有意义的话。

第三日开始有策略有组织“围剿”

第三天,18人大审判继续,杨一民也上场了,媒体开始对之前的有勇无谋进行自我检讨和分析:辽宁的律师,都被当地的律师协会关照过不能接受媒体采访了,碰到辽宁口音的,要果断跳过;上午开庭前和中午休庭的堵,目的不能是为了案情,得是为了得知到底是谁的律师,以及让他们对“结束庭审后必然会被堵”这一点有个心理预期;不能跟在律师后面追,否则他们一边走,一边又不肯说,等到一上车走人,还是什么也问不到。

基于这三点分析,大家开始有策略有组织地对律师进行“围剿”。杨一民庭审当天,进入法庭的律师达二十多名,大家把单独出入或者三个以上同时进去的,统统放过,“杨一民的律师是一男一女两人,女律师姓牛,都是外地聘请的”,这是之前已经知道的资料。然而,初筛一下,还有四对左右符合“两人成行、一男一女”这个规则,于是有人灵机一动,看见了就喊一声“牛律师”,果然,有一名女律师回头了,但一看见是不认识的记者喊,她马上又转过头去。不过,这已经无关紧要了———确定好了目标,已经完成了第一步了。

策划、演练,成就最成功采访

随后的时间,记者们开始策划作战方案。最终的计划是,身强力壮的摄像大哥们,把摄像机一字排开堵在大门口,然后稍微空出右边“诱使”律师往右走,随后,右边的人开始堵,他们往中间走,正好掉入电视台记者们的包围圈,文字记者则在后面包抄,这样,摄像能拍到画面,电视台出镜记者能采到内容,文字记者也能在后面方便地录音,律师要走,除非会飞。()

“堵截计划”成型后,拿两三个旁听人员演练了一下,果然奏效。而在晚上7点多,杨一民的两名律师出来时,马上陷入了包围圈,大家有意识地放弃了可能会被堵哭的女律师,留下了男律师。这样训练有素的包围圈,还能移动,甚至在他进了入住宾馆的电梯都没能逃脱这个圈。他一开始还随口说“杨一民没哭”、“没什么涉案俱乐部”,但在被围得连连讨饶后,他终于放弃了抵抗,说“我们到大堂坐下来说吧”,最终,“杨一民看到家人痛哭流涕”、“涉案俱乐部再增6家”、“多名国字号教练涉案”等丰富的内容,全部给问了出来,成就了铁岭最成功的一次采访。

专题采写:特约记者鲁京涛

推荐微博

换一换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conghu]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