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综合体育 > 棋牌 > 正文

盘点国象世界棋后:侯逸凡成功卫冕世界冠军

2011年11月25日00:53腾讯体育[微博]我要评论(0)
字号:T|T

侯逸凡第八轮弈和 成功卫冕女子国象世界冠军

侯逸凡(微博)在比赛中 >>点击查看组图

腾讯体育讯 2011年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北京时间11月25日凌晨在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结束了第八盘棋的较量。中国棋手侯逸凡执黑后走经过二十九回合弈和挑战者印度棋手科内,成功卫冕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盘点历史上的国际象棋棋后。

第一位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维拉.明契克

首届国际象棋女子世界锦标赛诞生于1927年的伦敦,代表苏联出战的“俄国姑娘”在7个国家的12位女棋手中以不可抗拒的10胜1和赢得了单循环的第一并荣获首位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维拉.明契克1906年出生在莫斯科,父亲是捷克人,母亲是英国人。从1930年在汉堡举行的第二届国际象棋女子世锦赛起,维拉.明契克代表捷克出战并连获冠军。第九届女子世锦赛维拉.明契克代表英国出战又无可争议的获得冠军。1944年维拉.明契克罹难于德国人的空袭,国际象棋女子世界锦标赛也就此中断了。

第二位女子世界冠军——露丹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8年,国际棋联大会决定了继续恢复组织女子世界锦标赛,于1950年初在莫斯科举行。东道主苏联45岁的柳德米拉.弗拉基米洛夫娜.露丹娜在16位女棋手的单循环比赛中获得桂冠,国际象棋历史上的第二位女子世界冠军诞生。

第三位女子世界冠军——叶丽莎贝特.贝科娃

1951年第22届国际棋联大会上,对女子世界锦标赛进行了改革。仿照男子世界锦标赛,把女子国际象棋世锦赛也分成三个阶段进行:先举行分区赛,按地理位置把国际棋联会员国划分成8个分区;再由分区赛的出线者以循环赛制进行世界冠军挑战者(候选人)资格赛;最后由挑战者(候选人)赛的优胜者向上届世界冠军以局对抗赛形式进行决赛。1952年苏联女棋手贝科娃在挑战者赛上脱颖而出取得向上届世界冠军露丹娜的挑战权。1953年在列宁格勒举办的女子世界冠军对抗赛中,贝科娃以7.5对6.5的比分战胜了露丹娜获得了国际象棋历史上的第三位女子世界冠军。虽然失手于1956年的世界冠军对抗赛,但在1958年的回敬赛中胜出,把桂冠又夺了回来。1960年贝科娃在女子世界冠军对抗赛中再次获胜,卫冕成功。1962年贝科娃在女子世界冠军对抗赛中败给了加普琳达什维利。

第四位女子世界冠军——奥利嘉.鲁布佐娃

鲁布佐娃是在1955年的世界冠军挑战者资格赛中获得第一而取得向世界冠军贝科娃的挑战权的。在1956年的女子世界冠军对抗赛中战胜了贝科娃而成为国际象棋历史上的第四位女子世界冠军。贝科娃获得世界冠军时已经47岁了,两年后的回敬赛中,鲁布佐娃输了,把世界冠军的桂冠又还给了贝科娃。

第五位女子世界冠军——诺娜.加普琳达什维利

前苏联格鲁吉亚人诺娜.加普琳达什维利是继明契克之后的国际象棋又一女神般的人物,在1962年的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中,加普琳达什维利只完成了16个对局中的11局就以7胜4和的压倒优势提起摘得国际象棋历史上的第五位世界冠军的头衔。此后又四次大比分卫冕。但1978年失冕于她的同胞后起之秀齐布尔达尼泽。

1968年国际棋联修订了女子世界冠军赛,在分区赛之后增加了一个区际赛-各分区赛出线代表之间的比赛。区际赛的前三名和上届世界冠军赛决赛的负者,分两个阶段进行世界冠军挑战者资格赛以决出一名选手向上一届冠军挑战。而后又不断进行改革:分区赛、区际赛、候选人(八强,1992年起是九强,1996年是十强)赛、候选人赛前两名之间的对抗赛、世界冠军决赛。

第六位女子世界冠军——玛雅. 齐布尔达尼泽

玛雅. 齐布尔达尼泽在1978年战胜加普琳达什维利而获得国际象棋历史上的第六位女子世界冠军时只有17岁。从花季般的少女步入国际象棋殿堂的巅峰,从容地击败一个又一个世界名将,四次卫冕成功,书写了一段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的神奇之旅。但其独霸国际象棋桂冠的局面终于在1991年被中国女棋手谢军(微博)打破。

第七位女子世界冠军——谢军

1991年的马尼拉的被称为“世纪之战”的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赛上,中国21岁的谢军以8.5比6.5战胜齐布尔达尼泽而获得国际象棋历史上的第七位女子世界冠军。打破了西方对国际象棋“后冠”的垄断,成为中国和亚非拉第一位国际象棋世界冠军。1993年谢军接受另一格鲁吉亚女杰约谢里阿妮的挑战,以大比分卫冕。1996年失冕于匈牙利的苏珊.波尔加。随后努力搏杀,再次进军到世界冠军的争夺之中,在波尔加不应战的情况下,战胜艾丽莎.加利亚莫娃夺回了失去的后冠。

而后国际棋联对国际象棋女子世界锦标赛进行了大手术,把对抗赛改成了延续到现在的淘汰制。淘汰制的女子世锦赛由64名女棋手从第一轮开始下,没有种子轮空的规定。显然淘汰制的世锦赛与世界上的其他流行的体育项目所采用的奥匹克赛制更接近。谢军不负众望再次加冕成功,从最后一届传统冠军转型成为新赛制的首届冠军。被誉为“国际象棋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棋手之一。”

第八位女子世界冠军——苏珊.波尔加

波尔加家庭一个神奇的国际象棋家庭,不同于世俗的教育方式使得波尔加三姐妹格外引人注目。天才少女朱迪.波尔加从14岁起就排名女子等级分世界第一至今。而大姐苏珊.波尔加在1996的西班牙哈恩女子世界冠军对抗赛上,战胜了谢军而成为国际象棋历史上的第八位女子世界冠军。但苏珊.波尔加却没有接受随后的由谢军挑战的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对抗赛而淡出了国际象棋界。

第九位世界冠军——诸宸

自从谢军在马德里的新赛制淘汰赛的最后决赛中战胜同样来自中国的秦侃莹后,第两届新赛制的世锦赛取消了种子第一轮轮空的优惠政策,所有的参与角逐女子世界冠军的棋手必须都从第一轮开始参赛。代表中国参赛的温州姑娘诸宸在最后的决赛中以5:3的成绩战胜俄罗斯科斯坚纽克,成为第九位女子世界冠军。当时两大美女棋手的争夺吸引了全世界棋迷的眼球。诸宸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少年、青年、成年赛事上都获得世界冠军的棋手。

第十位世界冠军——斯特凡诺娃

2004年6月在埃利斯塔举行的国际象棋女子世锦赛上来自保加利亚的斯特凡诺娃一路闯关成为了新的世界冠军。本次世界女子国际象棋锦标赛是5月21日在俄罗斯卡尔梅克共和国首府埃利斯塔开幕的,来自26个国家的64名棋手参加了比赛。斯特凡诺娃在规定的四局常规决赛中,以两胜一平提前成为世界女子国际象棋的新棋后。

第十一位世界冠军——许昱华

2006年三月国际象棋女子世锦赛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中国棋手许昱华先后战胜了越南棋手黄春清洁、乌克兰高手乌什尼、俄罗斯四位顶级好手小科辛采娃、科瓦列夫斯卡娅、马特维耶娃、加利亚莫娃获得冠军。许昱华也是唯一一位同时获得奥赛、世界杯和世锦赛三项冠军的棋手。

第十二位世界冠军——科斯坚纽克

2008年的世锦赛在俄罗斯南部城市纳尔奇克举行,科斯坚纽克苦斗四局最终以2.5比1.5战胜了中国小将侯逸凡,成为国际象棋历史上的第十二位世界冠军。这一届世锦赛可谓人才济济,科斯坚纽克依仗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形势,最终摘得桂冠。

第十三位世界冠军——侯逸凡

2010年12月24日,在土耳其安塔基亚进行的2010年女子国际象棋世锦赛结束了紧张激烈了决赛快棋加赛。16岁的中国棋手侯逸凡在快棋加赛中战胜队友阮露斐,成为国际象棋历史上第13位世界冠军,同时也是国际象棋历史上最年轻的世界棋后。

2011年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北京时间11月25日凌晨在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结束了第八盘棋的较量。中国棋手侯逸凡执黑后走经过二十九回合弈和挑战者印度棋手科内鲁,成功卫冕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杨海南(微博)

推荐微博

换一换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vikkydu]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