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中国足球 > 中超 > 正文

足协年轻裁判培养方案:英语六级 无足球基础

2011年11月07日10:25城市快报我要评论(0)
字号:T|T

为国足出线而焦虑、为联赛质量不高而苦恼、为梯队后继乏人而焦急……眼下,中国足球的不堪几乎搅动了全社会的思绪,千头万绪中,裁判问题也是不能忽视的一环,起码中国足协对此已有足够的重视。

正在秦皇岛进行的全国U17总决赛中,有一批特殊的观摩者:他们一律很年轻,23岁以下,一律具有相当的英语水平,六级以上,一律身体条件良好,能达到足协要求的测试标准,他们与裁判们一起活动却并不参与执法,而且还有学习的任务。这些年轻人,就是中国足协面向社会招募的裁判后备力量,是中国足协不要求足球基础,只要求年龄、英语水平、体能选材方式的新尝试。在前期经过了昆明学习班强化足球和裁判知识后,这些年轻人此番到U17赛区来,旨在实战中观摩,按照中国足协的想法,他们年龄有优势,又有相当的外语基础,只要自己肯学外加培养得法,干年后其中一定有人能够“出落”成国际裁判。足协的这种选拔培养模式,和之前裁判先凭个人爱好与意愿入行,再逐级考核、报、熬年头的培养和晋级模式,有着很大的差别,只是能否坚持下去以及成效如何,还需要放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里来考量,不过由此可见,中国足协在裁判队伍建设的问题上是真的有些着急了。

新的裁判培养模式即便好,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显效,假若联赛不能歇下来,眼下要想少让裁判成为联赛的焦点,办法只能是尽最大可能提高目前这些裁判的执法水平。中国足协裁判讲师、中超评议组成员张宝华说,他个人认为本赛季的裁判执法,有些问题是存在共性的,比如裁判对佯装行为认识不清,一个赛季下来,裁判错判了那么点球,绝大多数都是球员在罚球区内佯装骗过裁判的眼睛骗来的;比如有些裁判的体能还不够好,这会造成跑动不到位、无法选取最佳观察位置甚至思维迟钝,这都会影响执法的准确性,另外广义地说,加强对裁判规则的钻研、提高个人修养和综合管理能力等等,都对“当一名好裁判”非常重要,再有一点,就是必须重视心理素质的提高。

2011赛季的中超联赛,一到关键时刻就有以韩国裁判为代表的外籍裁判来,像年轻的钟赫,在教练、球员、球迷们中间还积累了不少人缘。其实事实是韩国足协派来的裁判,绝不是能力最强、水平最高的,像金钟赫,他在韩国国内还处于培养阶段,甚至可以说把他派来执法中超,本身就是韩国足协针对他“培养计划”的一部分。一些国内的裁判暗暗做过对比,往往认为自己的能力和韩国裁判之间并不存在多明显的差距,有时候是“输”在了心理上。张宝华说,今年足协组织的裁判学习很多,在这个过程中,经常有年轻裁判和他交流怎样对待焦点赛事、怎样对待自己出错等问题,所谓对任何比赛都一视同仁、心无旁骛以及知道犯了错误赶紧“放下”,继续全心投入后来的执法,说起来虽简单,但很多人现阶段确实难以做到,“顶过心理关,对一名裁判的成长特别重要,可真的不是每个人都能顶过去,有些裁判一上场就惯性地开始思前想后”。

改变年轻裁判培养模式、增加现有裁判学习力度,除了这些手段外,中国足协还想到了借助外力来降低联赛中的执法错误。如果能够顺利在公安部有关部门申请到无线电频率,那么下赛季中超联赛再战的时候,我们很可能就将看到执法的裁判们戴着耳麦这个辅助沟通工具登场了,尽管它每套成本高达5-8万美元,实在是不便宜,足协也下决心花血本将它引入联赛,让主裁判和助理裁判随时可以无障碍沟通,以“集体的力量”降低错误率。不过裁判界也有一种观点认为,耳麦其实只适用于突发事件的应急沟通,裁判正常执法过程中基本用不到它,或者说千万不能指望它,假若裁判对耳麦有了依赖心理,遇到问题总要靠别人提醒,那势必将自己陷入被动。

另外据悉,基于裁判待遇已经提高,对他们的要求也必须相应提高,中国足协正在制定相应更严厉的管理制度和惩罚制度,足协所期望的良性状态是“让裁判们不努力就保不住位置”。不过办法想得再多,就像中国足球再怎样也无法短平快提高水平一样,具体到下个赛季,大家依然无法太寄希望于裁判队伍的突然崛起。本报记者顾颖

推荐微博: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conghu]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