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中国足球 > 中国国家队 > 正文

川渊三郎:中国本可做得更好 没人为失败担责

2011年10月31日08:15新京报[微博]我要评论(0)
字号:T|T

“这个日程安排得太满了,还是调整一下吧!”

几日后,日程调整完毕。

“嗯……这个还不错。”

这是几年前足协某赴日考察团队同接待方的对话。那次考察团队除了去日本足协拜访学习、观摩联赛、考察俱乐部,还去了富士山和一些购物场所。

过去十年,中国足协向日本派了多支“取经部队”,可他们考察的内容都是一样的,每年问的问题也大同小异。接待方很不解:“这个问题上次考察时问过了,为什么这次还要问?上次考察之后没有做出调整吗?”

考察容易,改变太难,这就是中国足球。当考察的人群一次次来到日本,一次次问出同样的问题时,原本虔诚的学习态度,也就变成了作秀和表演。

我问川渊三郎,中国来考察了这么多次,中国的足球有什么改变吗?“没有改变!”川渊三郎只回答了这四个字,紧接着是很长一段时间的沉默。

沉默过后,他说自己对中国足球的现状很不满。一个日本人,曾在上世纪90年代公开表示“如果亚洲有球队可以拿到世界杯,那么一定是中国队”。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我们足球管理者将中国足球没落的原因归结于踢球的孩子太少,独生子女太多。这在川渊三郎看来,是借口。我们原本可以做得更好,但却没人愿意为失败认真总结,更不愿承担责任。当失败来临时,将责任推卸给一些子虚乌有的东西,自己落得清静。

富士山脚下,没有日本足球的真经。东渡取经,不需要九九八十一难,只需要认真二字,可是我们做不到。

和足协某工作人员私下里聊到“认真”二字,得到的答复是:“在现在这个大环境下,认真工作的都是傻子!不管在哪里。”

不排除这句话有玩笑的成分,但却是一个社会现实的缩影。存在这样问题的,不光是中国足球。

在日本足协,你可以随意找到所有关于日本足球的数字。这些数字具体到个位,而且还会用图表将数字归类、分析。

日本职业俱乐部同样如此。他们就像“数字控”一样溺爱着每一项统计结果。

中国足球,没有数字。即便有了数字,人们的第一反应也是:这是真的吗?

长期的造假和撒谎,让这个事业和组织失去了本应该有的公信力。当公信力损失殆尽时,换来的只有众叛亲离。

采访时,我不止一次跟日本足协的人谈论起“假球黑哨”。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讨论,因为在日本联赛,这样的事情从不曾发生。深入讨论根源时,甚至会延伸到幼时教育和人性的高度。

教育和人性或许有一定因素,但不是绝对的。杜绝虚假和暗箱操作更重要的是制度化和法制化。在日本,造假和欺骗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可在中国,一些被抓到的造假者,过几年后照样可以换身衣服,在公众面前华丽丽地飘过。

日本足协办公楼内专门为记者设置了媒体工作室,供记者办公;即便是J2联赛,也要有新闻中心,赛前还有文艺演出,间歇也有大屏幕慢镜头回放……习惯了国内嘈杂的比赛组织,作为中国记者的我到了别人那里后,甚至会受宠惊。日本人除了认真,还要尽可能让自己变得专业、职业。

在日本东京街头,如果你向当地人问路。即便对方不知道,也要拿出手机,认真地上网为你搜寻地图。去日本采访前,翻译将采访计划发给了日本足协。当我们到日本时,对方给了我们一个采访安排,几乎满足了我们所有的采访要求。

据日本记者说,他们不光是对外国人这样,如果本国记者有采访需求,只要按照正规渠道请,足协也会尽可能去满足。

一个在中国北京生活了八年的日本人问我,中国人为什么坐公交车时不爱排队,那样岂不是损害了排队人的利益?

在个人利益面前,规则和规矩一下子变成了零。这是社会问题,也是中国足球问题。我们的规则和制度,可以因某个人的决定而随意更改。

至于日本足球的培训体系就不过多阐释了,他们从小孩到职业球员,有一套规范的培训体系。俱乐部在资有限的情况下,宁可不花高价买外援,也要培训青少年。这种做事方式,我们本可以学,但还没等学,就在“踢球人太少、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踢球”的抱怨声中退却了。

日本足协有2005宣言,提出了夺世界杯的豪言。我们呢?基本上是踢到哪儿算哪儿;日本J联赛有百年构想,我们呢?只有“激情中超”。做事情,没激情不行,如果光靠激情,那么早晚有一天会被激情烧死。

若干年后,踢足球将会成为日本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那时候,我们会怎样?

推荐微博: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conghu]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