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评论 > 篮球 > 正文

羊城晚报:NBA停摆 一出由简变繁的把戏

2011年10月20日08:00羊城晚报
字号:T|T

NBA(微博)谈判之独家剖析 NBA的劳资谈判为什么老谈不拢?在研究劳资双方不断提出的新要约后,羊城晚报记者发现双方的条件尤其是资方的条件是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让人难以接受,只有重新梳理这场劳资纠纷的脉络,才会明白看似简单的谈判其实是么的复杂。

失真的答案

NBA的劳资纠纷因何而生?翻开报纸、打开电视……各式传媒告诉人们的答案似乎很明确,就是因为有NBA老板投资亏本了,上赛季有22支(也有人说是23支)球队的经营合计亏损了3亿美元,在老板亏钱的同时,球员的收入却随着天价合同的不断产生而上升,因而调整劳资分配便“理所当然”。

传媒摆出了简单答案的同时,却没能摆出NBA的盈利事实。回顾近十年的NBA,其收益的继续上升是明摆在那的,资方的年收益都在10亿美元以上,是直到劳资谈判开始在即,NBA老板才开始大呼小叫地宣称自己一直在亏钱,明眼人一看也会发现问题———要是一直亏钱的话,这些老谋深算的商场大鳄肯定早就收手了,还怎么可能闷着头去经营NBA?

神秘的资方

在传媒的反复宣传下,很多人都相信22支球队的老板都在亏钱,却很少人想到:上赛季NBA公开宣布其盈利超过40亿美元、资方获利接近20亿美元。

NBA目前一共有30支球队,有30个球队老板,如果22支球队亏了3亿美元的同时资方还获利20亿,那是不是意味着余下8支球队的老板在上赛季是闷声赚钱、狂捞了23亿?

因为美国实行严格的税收管理,球员作为个体,其财务收益是比较明晰的,通过个税的报就可以准确看出球员的收入。相比之下,资方的财务状况就神秘多了,有商业常识的人都知道,NBA老板们通过自己掌握的众多公司和财务顾问完全可以轻而易举地做账,所以资方的盈亏始终只停留在口头上,就连那3亿的亏损,至今都不肯(也许也不能)公布详细的亏损报告。

隐蔽的转嫁

资方那3亿美元亏损是怎么亏的?获得的20亿利润又去了哪?如果顺着这两个问题思考下去,对今年NBA停摆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会有一种完全不同的理解———

资方,作为30支球队以及NBA管理层的利益集团,在每年都能赚取巨额利润的情况下,如果有部分球队经营出现亏本,本应是在资方内部就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展开谈判,但老板们想出了一个更为贪婪而隐蔽的办法:以所谓的“22队亏钱”为借口引发停摆和劳资纠纷,进而要求劳方在劳资收入分配上让利,经过不断的试探,资方最近摆出的条件是在收入分配上劳方所占比例要从57%降到50%,以新赛季的NBA收益预计40亿美元作为参考的话,资方希望劳方让出的7%收益差不多是3亿美元。

这样一来,老板们皆大欢喜,球员们不明就里,赚钱的老板收益不减,亏钱的老板则直接从球员的口袋里掏走3亿。

劳方的内乱

资方再怎么贪婪都好,停摆能闹到今时今日的地步,与劳方的“配合”还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劳方长时间的内乱。

停摆即将发生和开始之后,劳方说是说要由球员工会的代表统一步调、出面谈判,但几百号球员个个都在抢着发音:有的老将想着自己快退役了,注重谈判中的短期利益;有的新人觉得前路漫漫,又希望谈判结果是保护球员的远期利益;大牌球星觉得劳方让步越多自己的损失越大,于是很多人认为劳方要态度强硬;但也有很多二三流球员则急于开打、恢复薪酬,要求劳方代表尽可能让步结束停摆……

除了几百名球员,球员的经纪们也在蹦跶,一会说劳方代表未能维护球员利益,一会儿又说要解雇球员工会董事比利·亨特。劳方这种“百花齐放”,事实上是自暴其短,让资方看到了可乘之机,劳方每一次在谈判中表态和让步,都有球员在随后表达不同意见,而资方也抓住这些不同意见要求劳方进一步妥协。

错位的结果

今年停摆的整个脉络理出来后,劳资谈判达成一致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因为双方想的不是一码事。

不明就里的劳方,在谈判初期按着资方的诱导光想着如何通过劳方的妥协去尽快结束停摆,在收入分配上作出了巨大的让步。但资方想的是如何通过谈判获取最大利润,劳方的每一次妥协都成为资方得寸进尺发动下一轮谈判的参考。

这时再回看劳资双方的长时间谈判,你就会明白资方为什么在劳方让步的情况下不断提出更为苛刻的新条件,资方,在记者眼里其实就是哀莫大于心不死———1999年的NBA停摆,球员因为内部失和最终投票决定集体向资方投降,这是如今资方最希望的结果,除非劳方的球员们重新携手让资方觉得无机可乘,否则这次劳资纠纷很难谈得拢。

羊城晚报记者 梁劲松

推荐微博: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youlesu]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