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2011深圳大运会 > 花絮 > 正文

世界大学校长会开幕 大运从竞技化走向大众化

2011年08月14日16:19新华网我要评论(0)
字号:T|T

新华社深圳8月14日体育专电(记者郑天虹 周慧敏)“一提起大学生运动会,我们一般只想到那些比较高层次、高水平的有体育特长的大学生,那普通学生怎么办呢?作为大学的校长,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普通学生参与,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高水平的竞技体育。”14日,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上,当首都体育学院院长钟秉枢提出这样的议题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钟秉枢说,“比如说国际大体联,中国大体联,他们目前关注的是高级别的竞技体育,但是在大学层面,我觉得我们更加应该关注普通学生的需求。不仅仅是中国有这样的问题,其实全球都面临这样的问题。”

与会校长们由此引申出系列问题:竞技化的大学生运动会使参与者范围变小,这些“主角”运动员在培养方向上往往重竞技、轻文化,退役后出路窄,而相对应的,绝大多数普通学生教育又存在重文化轻体育的情况。

钟秉枢说,“在中国的体育运动员一般都是专业的运动员,他们是由省队、国家队培养出来的,如果说是专业培训的话,他们可能往往缺乏学术方面的知识,他们在退役之后才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但是这就有点晚了,因为你到25岁、30岁的时候才开始学习,就会显得比较迟。”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校长安博迪说,这实际上是一个平衡的问题,就象理工科和文科的平衡,这是体育和教育的平衡。

根据1985年开始进行的中国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显示,最近30年,中国青少年体质在持续下降,尤其是在灵活性、肺活量、速度等方面。同时,在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2010年调研报告中显示,80%以上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孤单感,青少年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这些信号显示出,体育在人格塑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教育。钟秉枢说,学校要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从小开始培养学生运动员,比如说小学、中学、大学。在体育教育中同样强调其他的知识的掌握,包括理科知识的掌握,这两方面是互联互通,不可缺失的。

钟秉枢说,事实上,在中国,我们有规定,学生必须要上体育课,我们在教育部的规定里,小学生一周必须要有4次体育课,中学生一周3次,大学生一周两次。此外,我们还有“阳光体育运动”,也就是说所有的学生每天上完课之后,必须要花一个小时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但如果我们不强制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很多学生不会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完)

推荐微博: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zachzhang]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