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篮球_CBA > 正文

于嘉:那些姚明退役前后的难忘回忆

2011年07月27日11:48篮球先锋报于嘉我要评论(0)
字号:T|T

退役这种事对于姚明而言,只能算是一个阶段过去了。7月25日接受完国家体育总局领导的颁奖之后,他只会比之前更忙碌。在新的阶段到来之前,退役的前前后后,自然有太多的话题可以回忆———

其实姚明一直这样,考虑每一个细节,生怕疏忽或者纰漏。

我现在脑子里还在想着那场“明谢”的新闻发布会,并非出现在那上面出现的某一个人,包括主角;而是那个主角向全世界宣布他正式退役的演讲台。这大概是全世界最高的演讲台,从主角和嘉宾还没有出场的时候,它就高高地孤独地矗立在那里,从头到尾,一直只有它在那里,从无人问津到举世瞩目,再到空空荡荡,其实它没有任何变化。但是环境变了,它的角色自然就会随之变化。

那么在它旁边停留时间最长的那个主角呢?曾经经历过青涩和鼎盛的他也会像那个孤独而高大的讲台一样无人问津吗?尽管我们已经对他的心智了解得一清二楚;尽管他早已经为转型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尽管这个世界肯定不会遗忘他;但未知就是未知,没有人会对未知抱有梦想,抑或称为幻想。一如主角刚刚开始美国的旅程之际,所有人都在观望,但没有人确保他一定可以获得成功。

但他还是做到了,照顾着周遭的一切,尽可能让大家都满意。无论是不停地在中美之间穿梭,还是在赛场上下忙碌,他都希望自己照顾到更多的人,哪怕是牺牲更多自己的时间。

比如记者发布会签到时间预定的是11:00,记者发布会的正式开始时间是14:00;但实际上姚明12点左右就到达嘉里中心,尽管上午是很重要的市领导接见,他也要马不停蹄地赶到会场所在地,照顾好每一个亲友团的成员,无论是从休斯敦远道而来的达雷尔·莫雷,还是NBA(微博)中国的贵宾;也无论是上海体育局的领导,还是来自篮管中心的管理层;特别是他自己拟定的好友名单,他不希望冷落了任何一个人,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他真心诚意邀请的。就像每一次他和朋友们一起吃饭,都会注意到每个细节:担心自己身材太高大影响别人夹菜;担心别人多虑自己的伤脚而特意偏身坐;甚至担心自己左耳听力差影响和别人交流,而每次都尽可能完全转身去倾听对方说话。其实姚明一直这样,考虑每一个细节,生怕疏忽或者纰漏。只是因为和大家相聚的机会太少,让人似乎觉得他离大家有点儿远。

他在退役感言中说:感谢所有人的帮助。的确,一个人没办法成功,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从美国媒体爆出他有可能退役的消息之后,他每天都在改动他已经确定好的生活计划,很多要处理的事情都要放在一边,本来按部就班的状态彻底打乱重来。他也烦,也着急,也想赶快度过这样天天被连篇累牍轰炸的日子,但从在CBA开始,他就已经明白自己要经历什么,应该怎样去面对;到了NBA之后,迥异的环境和人际关系更加复杂,保持冷静地边经历边学习,已经成了他的习惯。所以无论是记者会的题目,还是答谢流程,都是他自己敲定的,尽管有些繁琐,但他还是细致地安排好,甚至嘉宾的座位。在这样的阶段,他的工作状态,就像一位公关咨询公司的负责人。我想如果他自己看到这句话,一定会问一句:“我不是已经是了吗?”

排位坐定之前,最先到场的是莫雷,他在贵宾室里看完我的采访提纲,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接受采访。

事实上,在采访前他和我闲聊之际,每一句都表示了对姚明退役的惋惜,莫雷三赴北京,去年去过广州,以前从来没来过上海,他说自己万万没想到第一次来上海竟然是参加姚明的退役仪式。他甚至说7月20日这一天应该定名为“姚明日”,因为这一天再也不会有任何消息比姚明退役更让人关注了。莫雷接受采访前后精神一直不算太好,他坦言姚明本来在他抵达上海当天就想邀他共进晚餐,但他受时差困扰太严重,只能先行休息。对于姚明,他的评价从头至尾只有两个:刻苦、宽厚。

其实莫雷是从2006年进入火箭队工作的,跟踪报道姚明比这时间更长的上海老记者严子健和洪南丽,姚明也是同样的宽厚和尊重。他接手上海队时邀请了严子健来参加揭幕战,退役时则邀请洪南丽上台表示感谢。我问姚明是不是能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他说:“这就应该是上海的腔调。”

自从雅虎体育爆出姚明疑似退役的消息之后,姚明和他的团队就不断接到求证和沟通的电话、邮件,他们的压力倍增,几乎是在当天下午就确定了7月20日的新闻发布会的安排。

时间越是临近这一天,姚明越是平静。他只有一个愿望:自己的退役声明发布会,只希望能够感谢更多的朋友,这么多年的打拼,他明白自己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和支持。一些篮球圈体育圈外的朋友希望能够来参加,都被他婉拒了,他明白没有篮球,就没有他今天的成就,借这个机会来感谢篮球界体育界的朋友,姚明认为是他更应该做的事情。

就像2001年他在湾体育馆输掉了总决赛,首先想到的是向自己的妈妈方凤娣拥抱致歉,因为那天是妈妈的生日,而他觉得自己没能给妈妈一份最好的生日礼物;就像2002年他在宁波赢下了总冠军,首先拥抱的是自己的主教练李秋平,因为他知道李秋平的不易。他的确一直如此,未必要把自己的情感袒露无遗,但不该遗忘的,他从来不会遗忘。在他的CBA职业生涯早期,帮助过他的夏松和沙伊峰也接受了他的邀请,姚明青年时每一次赴美试训,都和他们有关。谈起过往,大家不胜唏嘘。在新闻发布会前一天,姚明主动接待同样在上海参加宋庆龄基金会活动的易建联小聚,说起从2003年刚认识的时候的故事,一直到现在,阿联多少还是有些惋惜和不舍,“我还以为你能打到明年奥运会呢!”

临别之际,姚明还没忘了提醒阿联:“千万记得多练腰背和腿部力量啊,受益终生啊。”

推荐微博: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ramonesli]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