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综合体育 > 台球 > 正文

斯诺克协会改规则 谢泽畅:新规防磨王克小人

2011年07月08日10:23体坛网[微博]我要评论(0)
字号:T|T

体坛网记者谢泽畅报道 六月底,世界斯诺克协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一系列基本规则的调整与修改,其中包括击球方及其顺序的认定、贴球、重复救球、无意识救球(foul & miss)、非击球犯规等等。繁冗复杂的解释极其枯燥乏味,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反响,国内专业的台球媒体甚至没有兴趣翻译。但是前几天,著名斯诺克女裁判诸瑛在微博中特别点出foul & miss和非击球犯规的重大影响之后,这些规则的调整开始引起专业人士及热心球迷的广泛关注。

第一条规则重大变化是:在击打前和击打后(miss被罚分后)选手之间的分差与台面剩余分值相同,只要裁判认为选手没有不尽力,则只是foul。这样的直接结果是,犯规方的对手只能获得相应的罚分,而无权要求裁判将球摆回原位,并由犯规球手继续击打。但从实际操作上讲,首先犯规方可以通过走位巧妙地将原本较难的解球变成防守,从而转危为安;其次此规则的采用条件为“选手间分差与台面剩余分值相同”,实战中这样的情况极其罕见,所以无形之中大大降低了其应用范围和几率。

第二条:选手在准备击球时的非击球犯规(例如球杆碰到非母球,衣服碰到球等),不判犯规,按一般犯规判罚,此后活球依旧。对手可以选择自己击打,也能要求犯规选手继续击打或者要求裁判将所有球回复后由犯规选手继续击打。很显然,这一变化所针对的对象就是2009年英锦赛半决赛奥沙利文大战希金斯的经典对决。

之所以称之为“经典”,不仅在于奥沙利文在2比8落后的情况下连追6局,险些创造了一次近乎神话般的逆转。而且“火箭”还在不经意之间向“貌似严密”的斯诺克比赛规则发起了挑战,其结果则是暴露了一个这项运动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漏洞。在以4比8落后时,奥沙利文陷入一个斯诺克久久不能自拔,白球被锁死在一堆散乱的红球中,他连续6次试图将白球触及开球点附近的黄球未果,被罚24分之后,他在第七次尝试中,架杆的左手无意中碰到了黑球,他当时就向主裁承认并被罚7分。但由于他是身体触球犯规,而不是无意识救球,因此他无需继续击球。而此时希金斯则莫名其妙地被迫上台,无奈地接过火箭留下的烂摊子。

包括主裁判和希金斯,没有人认为奥沙利文当时有意为之,但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今后球员故意钻空子的风险的确存在,即一方做出精彩斯诺克后,另一方屡次解球失败时,可以利用规则漏洞用身体触球故意犯规,从而逃避困境。希金斯当时评论说:“这一规则确实需要修改,罗尼并没有故意用手触碰黑球,但是有人也许会这样做。这样的情况对裁判来说也很困难,我认为这从未发生过。”

时隔近两年,这一漏洞终于得到填补,但相比前文提到的第一条修改,显然更具有防微杜渐的现实意义。近两年中,斯诺克的正式比赛中没有遇到过同样的情况,因为从事这项运动的选手通常都具有较高水准的体育精神和绅士风范,一般不会有人刻意利用规则漏洞不当获利。如此说来,这两个所谓“重大变化”,不过只是鸡肋而已,意义并不很大。

推荐微博: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edwinchen]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