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评论 > 综合体育 > 正文

深圳商报:高球父亲不易 砸铁卖锅出冠军儿子

2011年06月20日07:57深圳商报我要评论(0)
字号:T|T

中国父亲们总是操心孩子的一切,想方设法要把孩子培养为成功者,就算放弃自己的所有东西也不眨眼。

放眼中国乃至全世界,八成以上的青少年球手进入高尔夫的世界,离不开他们背后的父亲。然而在6月19日父亲节的那一天,恐怕没有中国高尔夫父亲们选择停下来庆祝节日。

那是个双休日,中国高尔夫父亲们终于盼来了最好的练习日。他们恨不得早早起床,把球具、食物准备好,带着孩子前往练习场、球场练球;到了练习场,当孩子们大汗淋漓地不断击球的同时,父亲们决不会闲着,要不在默默观察做好记录,要不直接走上去纠正动作;等到晚上回家之后,父亲还在睡觉之前与妻子商量孩子接下来要干些什么:请哪位教练、打哪些比赛、是否要出国……

另一个半球的西方父亲们则要随意得多,他们带着孩子们去球场上玩,既不会强加练球,也不会灌输打比赛的东西,高尔夫球在那天不过是父子加深彼此感情的工具。

这是中国高尔夫父亲与西方高尔夫父亲之间的区别。换句话说,其实这也是所有中国父亲与西方父亲之间的缩影。中国父亲们总是操心孩子的一切,想方设法要把孩子培养为成功者,就算放弃自己的所有东西也不眨眼。但是对于西方父亲而言,享受乐趣胜过了一切。

只是,如果要与普通的中国父亲相比,中国高尔夫的父亲们背负着更沉重的压力。

刘忠的家境不宽裕,为了培养儿子 刘宇翔,不惜借钱、卖房子,大老远地搭火车或者大巴赶往比赛场地;广州的关汉文足以为12岁的儿子夺得三场成人的全国希望赛冠军骄傲,可他深知“这条路太难走”,即便关家父子确立了要赢大满贯的目标,但依旧难以说明下一步的具体规划;身为观澜湖高尔夫学院院长的吴相兵拥有培养职业好手的较大优势,但他直到女儿11岁才同意她走高尔夫道路,这位资深教练非常清楚自己要造的是一个高球明星,而不是一般的大学生。

中国高尔夫父亲所付出的代价换来了等同的回报吗?起码现在的情况还不明朗。作为中国第一代高尔夫父亲培养下的深圳小将胡牧,在上周众多欧巡赛高手缺席的圣欧麦公开赛上,他终于在今年第一次闯入了欧巡赛的决赛。

中国高尔夫父亲仍然在探索着培养儿女成材的方式,然而到了最后,无论站在绳索外的父亲把多少责任往自己肩上扛,孩子能够依靠的只剩下他自己。

推荐微博: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youlesu]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