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中国足球 > 中国国奥 > 正文

王刚:像于根伟那样攻破阿曼 本菲卡经历尴尬

2011年06月17日16:24体坛网[微博]我要评论(0)
字号:T|T

2001年,王刚在电视机前观看了中国队与阿曼的关键比赛,当他的天津老乡于根伟攻入制胜一球后,王刚第一次有了代表中国队征战世界杯的冲动。十年后,爱玩“使命召唤”的王刚说:“战阿曼,我一定进球!”

宅男版的喜剧之王

半个小时的力量训练让国奥队员精疲力竭,雷腾龙有气无力地窝在墙边,双腿贴在墙上放松腿部肌肉。买提江盘腿坐着,含了一口功能饮料,呆呆地看着天花板,汗从额头顺着脸颊落在地上。不知谁打破了沉默:“还要做一组!”王刚立刻站起来,走向跑步机,他见其他几个队友呆坐不动,疑惑道:“不是还要做一组么?”“要做,你自己做吧。”,看到王刚上当,大伙儿笑了。

着了道的王刚想找回面子,他跪在地上,双手扶着头,做投降状,不同的是他的后腿还一蹬一蹬的——他在学老布的儿子米洛做俯身抬腿练习时的滑稽姿势。他边做边回头偷看队友的反应,健身房里又是一阵哄笑,老布见状走了过来,“我招你进国奥是让你进球的,不是让你演喜剧的!”进球,王刚清楚这是他的任务:“老布对我的期望很大,他批评我,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我心理明白,他对我越批评,说明他越重视我,越相信我。”

王刚的喜剧天赋是淘出来的,用他的话说不淘气的孩子踢不好球。从小就淘气的王刚在靶档村小学读书,跨过学校对面的小马路就是一座体育场。在那里,他认识了现在国安队的后卫于洋(微博 博客)。为了足球,王刚小学转了3次学,直到五年级来到火车头,才结束了颠沛流离的追“球”时光。

在火车头队里,王刚年纪最小,身体也瘦弱,踢球时很吃亏,那时候通常踢7人制比赛,只有10人制时王刚才能得到机会,“其他人比赛时,我就在场边带球练习过杆。”那时他对球场上的关震、万程、苑维玮等人“各种的羡慕嫉妒”,不过他并不服气,用他的话说这些人的球技没人能让他感到绝望,他始终觉得等长大了,变高了,就可以和这帮哥哥们一教高下了。

一年以后,火车头招来了一批年龄更小的新球员,王刚顺理成章地“降到”这支队伍。他有过和大孩子踢球被“欺负”的经历,所以和同龄人对抗时,总是不好意思利用身体,为这事儿,教练苏伟(微博)没少骂他,嫌他踢球不够爷们。在那里他遇到了马磊磊,冯仁亮等人。

虽然比其他人更早进入火车头,但王刚不承认自己是球队的“大哥”:“最多算是骨干吧,那时候队长是马磊磊,我是副队长。”问起那群孩子谁的天赋更高时,王刚显示了自己的老道:“冯仁亮,马磊磊,我风格不一样,各有所长吧。”在火车头,他们一起磨练4,5年,要说最好的搭档,还要数马磊磊。那时候马磊磊是前腰,王刚是前锋,在宿舍里他俩是上下铺。那时他们四人一屋,其他的两个室友,如今一个当了武警,另一个在乙级联赛泯然众人了。

在火车头一天只有一个半小时的文化课,从周一到周五,他们需要学习语数外甚至地理等科目,”那时候就我主要学语数外……”停留片刻,王刚接了一句“也没学会。”尽管那时候以踢球为主,但王妈妈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有一次因为数学没写作业,王刚还被妈妈停训一周。自认学习成绩是中下游的王刚,还“揭露”冯仁亮,宋博轩学习也一般。后来在这批孩子中还出了两个大学生。

闲暇里,“逮人”是这群孩子最爱的游戏,在球队大院里,一个人抓一群人。王刚说那个院子特别大,一玩玩一个小时,一直在跑,没有停顿,比训练都累。“现在想想那也算是自己在自觉加练了。”王刚笑着说。现在的王刚更像个宅男,每次到他房间,他永远保持一个姿势:坐在电脑前,手边放一包零食,而且绝不重样,果冻,酸奶都是他的最爱。“没办法,在国外吃不到这么多好东西,回国了终于可以尝尝了。”有一次记者看见他在吃薯片,“你这不是骗人嘛,国外可以吃到薯片啊。”“这个是红烩味儿的,国外买不到的。”王刚用一口天津腔“狡辩“着。

尴尬的本菲卡经历

2003年,王刚则迎来足球生涯的第二个转折点,他代表火车头参加耐克杯,4场比赛打进8球,入选了国少队。在那里他遇到了邓卓翔(微博)和杨旭。对于那段岁月时,王刚的记忆只有一个字:累!“每天几乎要训练6个小时,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训练,早上六点一刻就要起床晨。”不过他们的苦练很快得到了回报,国少队在亚少赛决赛中击败朝鲜,捧得了中国男子足球第一个洲际冠军。王刚对于这次胜利的喜悦并没有太深的印象:“全队除了吃了顿饭,就没有更多的庆祝活动了。”

06年,王刚代表火车头参加乙级联赛,结果被北理工淘汰,王刚哭了一整天。两个星期后,经纪人陈琦把他推荐到本菲卡试训。初到葡萄牙,既不会葡语,又不会英语的王刚遇到了不少困难,对于教练的指令,他永远要慢一拍。刚去时王刚还不到18岁,不能和俱乐部签合同,只能训练不能代表球队打比赛。对于那段时间球技是否提高,王刚有些犹豫:“我自己也不知道涨没涨。”当年他在预备队里的队友现在还没人能升到本菲卡一队打主力,相比之下王刚已然算是不错的了。

后来,王刚被本菲卡“流放”到北方球会查维斯。从葡萄牙豪门到第三级球队,巨大的落差让王刚感觉难以承受。刚到查维斯,王刚因为身体和心理问题,甚至都没有进入球队的18人大名单。但在和远在国内的父母经常沟通后,他才逐渐转变了观念,而且他还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莱昂纳多·雅尔蒂姆。有了雅尔蒂姆的信任,王刚从最开始的5分钟,直至成为球队主力。一年后雅尔蒂姆加盟葡甲贝拉马尔,王刚也跟随而至。在贝拉马尔的生活很惬意,王刚会和队友一起海滩散步,上网和家里人聊天,偶尔斗斗地主,或者玩玩使命召唤。那时他还买了生平第一个LV背包,“那个包当时葡萄牙卖650欧,国内要卖到1万,我头脑一热就买了。过了一周,我就后悔了。”

像于根伟那样攻破阿曼

2010年春节前,国奥去葡萄牙拉练,王刚得到了一次“试训”的机会,并得到了国奥教练组的认可。5个月后,在代表国奥与中超球队热身时,在一次训练中,王刚十字韧带撕裂。“当时雅尔蒂姆有可能离开贝拉马尔,他希望带着我一起走,所以我并没有及时和贝拉马尔续约。”重伤,又没有合同保证,让王刚心急如焚。手术过后,由于在患处需要支架固定,王刚无法自由移动,更多的时间他躺在床上发呆,偶尔做一做轻微的力量练习,延缓肌肉的萎缩速度。他说多亏身边有人陪着,开导他,他才能走出受伤的阴影。

手术过后,王刚专程赶赴葡萄牙商谈自己的新合同,但俱乐部并没有跟王刚签订新合同,不过雅尔蒂姆保证:“没关系,好好养伤,我们等你回来。”返回国内后,王刚开始了艰苦的恢复训练,力量,蹬自行车,跑步机,每天四个小时,加上治疗时间,一共6个小时。如今在王刚的QQ空间里,还保存着这样一句心情:”一看见跑步机我就想吐!“在康复中心王刚遇到了久伤不愈的赵铭。作为“过来人”,赵铭给了他很多建议。6个月后王刚重返球场,那时他就像个球场上的新生儿,一切都让他感到陌生,甚至是恐惧。他既不敢跑动,也不敢触球,在医生的鼓励下,他用力踢了脚,结果球只飞了不到20米。

伤愈后王刚返回了贝拉马尔,在单练了一个月后,俱乐部才同意和他签约。3个月后他得到了国奥的召唤。重回国奥,王刚感觉“队是人非”,他说如今他才和队友都混熟了。

对于西亚球队,王刚连用两个“从没有”来形容他和西亚对手的交锋经历,唯一一次交手就是不久前与沙特的热身赛。王刚说西亚球队脚下速率比较快,但是身材有些偏矮,在对抗中他能够感受到优势。他觉得西亚队的精神属性不过关,王刚希望能多打几个球,让对手泄气。对于阿曼的记忆王刚还停留在01年的十强赛,当时他和自己的队友们一起观看了中国队与阿曼队关键之战,至今他仍能清晰地记得当时他的天津老乡于根伟打入了制胜一球。那一刻王刚很激动,第一次有了代表国家队征战世界杯的冲动。他说:“对阿曼我一定进球!”

推荐微博: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conghu]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