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评论 > 综合体育 > 正文

人民日报:乒乓强盛 为何还忧

2011年05月19日09:29人民网我要评论(0)
字号:T|T

常言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指的是世事盛衰易位。国际体坛许多项目也常呈现这样的格局——风水轮回转,今天你称雄,明日我夺冠。而中国乒乓球队却似乎打破了这种规律,在世界乒坛一霸到底。1981年世乒赛,中国队男、女团体双双捧杯,并包揽5个单项的冠、亚军。如今,在2011年鹿特丹世乒赛上,中国队又一次赢得全部单项的冠、亚军。

如果以30年的时间计算,中国乒乓球队优势确实一如既往。但实际上,中国队30年间道路并不平坦。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前期,诸强有力的挑战,给中国队造成不小的麻烦。欧洲选手接二连三地夺得男子团体和男子单打世界冠军,朝鲜和韩国联队也曾把中国女队拉下马。

可惜,中国乒乓球队“败走麦城”的历史,早已被新一代球迷淡忘。今天,人们看到的是独孤求败、无比强大的国球。人们担心的是,中国乒乓球总一枝独秀,别人还会玩吗?此种担心不能说毫无道理,从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看,一家独大毕竟不如百花齐放,强手越多,竞争越激烈,比赛才好看,生命力才会越强。

而现在的问题是,中国队太强大,包揽全部冠军,非但得不到国内球迷及舆论的赞扬,反而像做错了什么事似的。中国乒乓球队如今凯旋,享受不到30年前召开万人庆功会的待遇也就罢了,反因夺冠太多而遭受质疑,实在令人难以理解。

中国乒乓球之所以强盛,是几代乒乓球界人士前赴后继、刻苦磨练、科学探索项目规律、依靠雄厚群众基础以及政府和社会大力支持的结果。这种优势并不能使人一劳永逸,一旦懈怠了,保守了,很快就会有人赶超上来。更何况乒乓球并非起源于中国,在其老家欧洲和其它地区,爱好者并不少,国际乒联现已发展成为拥有200多个会员的世界第二大单项体育组织便是明证。乒乓球的历史也说明,这项讲究技巧和灵活的体育运动既适合西方人,更适合东方人,谁站在技战术打法潮流和器材装备的前列,谁就能成为乒乓强国。

推荐微博: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youlesu]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