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篮球_CBA > 评论 > 正文

范斌:中国版“虎妈”?

2011年04月14日09:50重庆晨报我要评论(0)
字号:T|T

国青男篮惊爆“兵谏门”(本报12、13日曾做报道),范斌的棍棒式教育,让人联想到前段时间在美国引起巨大争议的“虎妈”。

范斌的问题,其实也是教育的问题。国青队员的身份除了是运动员,更是十几岁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的他们和其他在校苦读的孩子一样,需要温暖和鼓励,也需要适当的规矩和引导。

嘴巴说话永远比实际操作容易,“松”与“严”之间微妙的尺度,始终是人们争执不休的主题。在此,我们不应立刻确定立场,而是在衡量各方面情况后再来看待“国青兵变”。范斌,16岁入伍,20年的球员生涯全部在军营度过。只有1米78,身体条件并不突出的他,在青年队打客场比赛时还曾被保安拦在场外,理由是“看身材实在不像打球的”———以这样的天赋,范斌要想打出名堂,只有对自己发狠。而范斌也曾表示“自己能有今天,完全靠的是训练时的刻苦和努力。”做了教练,范斌必然会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实施在弟子身上。

“虎妈”曾表示:面对一个几岁的孩子,如果你让他们自己做选择,他们永远只会选择花10个小时上网打游戏。的确,放开所谓“成功论”不谈,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压力,过度“宽容”确实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书中有这样的说法:“如果你给孩子一个快乐而不刻苦学习的童年,那么,他就会有一个郁闷的成年。”面对工作买房养老的压力,在“快乐童年”和“先苦后甜”之间,可能更多的家长会倾向于后者。这也让范斌的严厉有他的现实理由。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多面性,严厉有理,但范斌可能不知道“棍棒加糖果”的作用。为了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和练琴,“虎妈”虽然严格限制孩子的娱乐社交时间,但遇到孩子实在想玩时,“虎妈”还是会选择适当让步。但范斌却过于忽视了适当让步和鼓励的作用———在这方面,范斌必须向华德学习,后者虽然经常对球员大加训斥,大爆粗口,但也知道通过请球员去自己家吃饭、送球员PSP游戏机以及为每名球员剪辑录像等方式,将自己和队员融成一个集体。

“虎妈”事件在全世界引起了教育科学领域的重新认识和检讨,“国青兵变”也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运动员培养和教育方式的多面性。范斌不是坏人,他严厉的出发点无疑是对球员的恨铁不成钢。但好心不一定就能办好事,作为教练的范斌也需要学习,如何拿捏松紧适度的训练指导方法,范斌急需恶补。

推荐微博: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yangbai]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