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评论 > 综合体育 > 正文

武汉晨报:何不尝试“单飞”刘翔 让飞人重飞

2011年02月14日09:23汉网-武汉晨报张琳我要评论(0)
字号:T|T

刘翔(微博 官网 博客)又上《新闻联播》了。在中国运动员中,最近一次出现在《新闻联播》里的是李娜。

很有趣的是,这两人恰好可以代表眼下中国体育并存的两种体制。李娜“单飞”,自负盈亏,属于纯职业化的代表;而刘翔无疑是传统的举国体制下出的精品。

近些年,举国体制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而在李娜打入澳网决赛后,这种声音再次高涨起来。“单飞”或“职业化”成为破解中国体育困局的灵丹妙药。世上有没有灵丹妙药不敢说,但刘翔与他的团队的确应该从中得到些启示。像刘翔这种水平的运动员,为何不尝试着让他“单飞”,走一走纯职业化的道路呢?这样,他至少可以像李娜一样,化解许多不必要的压力。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相信对刘翔避免重蹈北京奥运覆辙,再显昔日辉煌大有帮助。“放飞”刘翔,对有关部门也是种解脱,不必在“一棵树上吊死”,从此可以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其他更需要呵护的人身上,培养出更多在未来可以自由飞翔的“小刘翔、小李娜”来。

当然,需要强调一点的是,体育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只需在YES或NO后面打钩就万事大吉了。这话的意思是说,对于中国体育体制的争论不应简单两元化,不是非此即彼,不是尝试职业化路子,就一定意味着对举国体制的全面否定。体制这个东西也许不存在对错,只有合适与不合适的区别。职业化应该搞,举国体制也有存在的必要,两者其实可以相互补充,各自扬长避短,从而达到最好的效果。

谁也不能否认,李娜之所以在职业网坛上取得一定的成功,与她从小在专业队受到的良好训练,打下的扎实基础分不开。举国和单飞应该是两个不同的阶段。对于众多有志体育的青少年来说,举国体制在起步阶段发挥的作用有一种无可替代的优势。如果从一开始就采取“单飞”体制,其代价是像李娜或刘翔这样的中国家庭所无法承受的,也就更谈不上长远的发展。但当一名运动员达到了相当的水准,羽翼渐丰时,则不妨大胆将其推向市场,给他“单飞”的空间。

李娜曾经在举国体制的路上走到了头,当时她还选择过退役。是“单飞”给了她第二次运动生命。与其相似的是,刘翔同样经历了近三年的伤病困扰,目前也处在复出的关键阶段。大胆“放飞”刘翔,或许翔飞人就能真的再次飞起来吧?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beppekong]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