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腾讯彩票 > 彩市风云 > 正文

山东惊现"儿童彩票"批发商 执法部门称没法管

2010年12月06日08:51我要评论(0)
字号:T|T

两块五到五块钱一盒,每盒有一百到一百二十张“彩票”,中奖额最大为10元,多数奖金为5毛,也有的奖品是玩具、零食……近日,山东临沂一家副食批发城中多家商户竟然做起了批发“儿童彩票”的生意,更令人遗憾的是,经媒体曝光后,当地相关部门却并无动作,批发商销售依旧。

制作便捷、成本低廉、获利奇高、执法缺失……批发商的出现,足见“儿童彩票”在制作、流通阶段的升级,而对其打击却仍显乏力。

事件

曝光后仍在售 品类繁多

近日,据山东电视台《生活帮》栏目报道,临沂市不少小学生排队买“彩票”,经调查后发现,这些“彩票”竟都来自临沂市华丰国际副食批发城,更有多家商户专门批发“儿童彩票”。

其中一家批发店老板告诉记者,这些“彩票”一盒批发价为2.5元至5元不等,每盒有100多个刮奖卡。并声称这些刮奖卡“尤其在学校门口卖的比较火”。

这些“儿童彩票”多印有卡通画面,撕开后便可看到是否中奖。而其名称则多与近期流行的动漫剧相同,比如“小小智慧树”、“蓝精灵的宝库”……

12月5日,《公益时报》记者致电其中一家批发商,对方似有警惕,声称暂时缺货,但可以来市场里订货。而记者从该批发城其他商户处证实,媒体曝光后,当地没有任何执法部门前往查禁,“儿童彩票”仍在批发销售。

而记者辗转联系到的另一家批发商则声称有20多种刮奖卡,每盒批发价从2.5元至5元不等,但当记者打听这些刮奖卡由哪里生产时,对方表示:“要保密,这个告诉你我就没法做生意了。”

销售暴利20倍 流向村镇

记者搜索发现,早在2004年,即有媒体报道临沂部分小学周边出现“儿童彩票”。今年12月3日,临沂市当地一位媒体工作人员告诉《公益时报》记者,当地曾经一度出现摊售“儿童彩票”的情况。“不少人背着包,趁着学生放学在校门外卖,有时也到一些商厦外卖。”该人士说,据他观察目前不少“儿童彩票”已经流向临沂市周边乡镇、农村。

而记者此前就“儿童彩票”问题采访合肥、深圳等地时,当地警方及文化稽查队表示,有迹象表明在城市打击力度增大之下,部分“儿童彩票”已流向村镇。

若以批发价2.5元一盒的某款“儿童彩票”为例,100张刮奖卡每张卖给小学生为1元钱,销售额可达100元,抛去中奖兑出近50元,获利竟然是批发价的20多倍。

而据批发商介绍,这些“儿童彩票”每盒中的两个大奖(分别为5元和10元)卡片是单独放置的,销售时可以藏起来不出售,如此一来销售者的获利将更高。

探秘

制作低廉便捷

这些“儿童彩票”究竟从何而来?谁制作了它们?又通过何种渠道流通到校园周边?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联系了不久前曾参与收缴“儿童彩票”行动的山东省外某地派出所。

“无论是卡,还是装卡的盒子,上面都没有标注生产商,也没有印制工厂。所以我们想要查到源头很难。”该派出所负责人告诉记者,从纸质和印刷质量来看,这种低劣的印刷品随便哪个小印厂都可以生产。他说,在对经营者问询之后,得到的答案千奇百怪:“有的说有人上门推销的,还有的说是从网上买来的,都没法再查下去。”

对于制作,记者以“刮奖卡”为关键词进行网络搜索发现,不少商家及印制厂都提供定制服务,更有商家直接在网上声称“承接刮开型彩票印制”,也有商家将国外彩票的照片放在“样品展示”一览。

“你想要的那个做起来很简单,但是如果量小的话,就不做了,有风险。”12月3日,广东一家印刷厂的业务员说,她知道这种“彩票”,如果印的量大,即使加上后期包装这些工序,每盒的制作费应该在1块钱以内。

“先印出来,一张得是双面的,一面印图案,一面印有没有奖的信息;另一张只印图案就可以,然后机器把两张压在一起,打孔(为让彩票便于揭开)就可以了。”据这位女业务员介绍,要制作这样的“儿童彩票”,过程异常简单。

声音

这是把赌场开到孩子中了

“儿童玩具的利润本身就比较高,但想不到这种儿童彩票的利润可以这么高。这简直是把赌场开到孩子中间了。”北京市红桥一家儿童玩具批发店老板赵女士告诉记者,如果利润可以高达20倍,又没有人打击,那么一定会有商家疯狂跟进。

赵女士说,自己的儿子在北京房山区一所小学就读,今年年初她在孩子书包里翻出过这种“儿童彩票”,随后她便致电学校反映情况。“孩子说有人在校门外摆摊卖,后来学校保安专门驱赶这种人,才没有了。太缺德了!这么做不就把孩子变成赌徒了吗?那国家规定不允许向未成年人卖彩票,不成空话了?”

说法

当地执法部门:没法管

12月3日,记者致电临沂市工商局,一位工作人员在听完记者讲述后表示,尚未接到有人投诉。“这事好像应该由文化稽查他们去查,我们工商没法管。”随后该工作人员建议记者找当地文化稽查队问询。

随后,记者致电临沂市文化局,该局稽查科吴科长听说“儿童彩票”后,声称彩票应由福彩或者体彩来管,自己无权查处。“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啊,你叫我怎么查?你应该找福彩或者体彩反映。”他说。

追问

警方人士称并非无法可依

此前,山东以外多省市警方对“儿童彩票”持高压打击态势。曾参与打击“儿童彩票”的一位警员告诉记者,当地收缴“儿童彩票”行动由工商、文化稽查、公安三方联手展开,只是警告了相关销售人员及商户,并未进行实质惩处。但这并不意味着打击“儿童彩票”无法可依,他说:“首先它是印刷品,文化稽查可以按照非法印刷物进行惩处;其次它作为商品,教育部门明确要求不允许出现在校园周边,工商部门则可以将其作为三无产品惩处,公安部门可以将其列入赌博、私彩的范畴进行打击。”

在查阅早前诸多报道后,记者发现,多地“儿童彩票”几乎均以收缴销毁了事,并未对销售人员加以惩处,而对源头的追查更是鲜见。

本报记者 郝成

评论:“儿童彩票”是最毒黑彩

一个犯罪分子走上台,开始忏悔:因为当初弃学,和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分子一起……这常见的“台词”在不久的将来或许会变成:因为在学校玩刮奖卡,我开始偷窃……

这一猜测,源于近日的一则新闻:孩子偷了家里的钱,用于购买学校门口小卖部里的刮奖卡。所谓刮奖卡,就是近年来令家长们倍感头痛的“儿童彩票”,其多以玩具和现金作为奖品,并在学校周边销售。

印有卡通人物的这些刮奖卡,显然在孩子中间很有市场。之前有媒体报道某地小学生宁可不吃早点也要买几张玩,更有最近临沂小学生在小卖部排队购买,足见其火爆程度。

然而,这样的东西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我们都知道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世界观尚处形成过程中,这种“儿童彩票”必然扭曲孩子的心灵,从前面的“偷钱购彩”来看,简直是在教孩子学坏。

一盒“儿童彩票”批发价只需要2.5元,销售利润却高达50元,而其制作又几乎是随便一个小印厂就可以完成,如此暴利诱惑之下,参与其制作、流通、销售的人便会大有人在,这也是“儿童彩票”近年迅速扩张的原因所在。

然而在打击方面,虽说工商、公安、文化稽查、教育局等多方都有责任,且都可以从各自的法规中找到打击依据,但往往有时候,越是涉及多部门和多种法规的东西,却越是打击不力——人人该管的事,却变成人人都不管。

对于其他针对成年人的私彩,有关部门已经形成联合打击的机制,而对于这一“孩子的玩意儿”,似乎目前还鲜见那个地方进行多部门联合专项打击。

黑彩可恶,笔者认为这种“儿童彩票”更为可恨,它简直是在给孩子的成长阶段注毒,影响的极有可能是孩子的一生。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有关执法部门对“儿童彩票”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没见哪个地方在打击此类私彩后惩处相关人员,更未见有人深挖这类私彩的来源。

希望有关部门能为了孩子的未来,将“儿童彩票”当做所有私彩中最恶毒的一种给予坚决打击。

林川/文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yibuywang]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