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2010广州亚运会 > 评论 > 正文

读图时代:亚运蜘蛛侠的代价

字号:T|T

读图时代:亚运蜘蛛侠的代价

亚运蜘蛛侠的代价

“飞人”不时要在空中“叠罗汉”,以组合出节目要求的各种图案,一些动作甚至要保持几十秒,对体力、身体协调性都是一种考验。

“白云之帆”节目震撼效果的背后,是1600名演员及整个节目组不为人知的付出。

对于空中表演队员,吊“威亚”时两根钢丝挂在胯部的左右两端,全身的重量就都集中于此,10小时下来,胯部经常是青一块紫一块,严重时还磨破皮和渗血水。而且为了保持反应的灵敏性,即使是在河南冬天零下十多摄氏度的气温下,学生们也只能穿薄薄的秋衣上阵。

台下的操作手也不轻松。整场开幕式以水为创意,所有表演都在水中进行,表演台实际上是10厘米深的一汪清池,操作手走动时容易打滑,因此手脚最容易碰伤甚至骨折。

训练过程对队员的视力亦是一次挑战。空中演员距离L E D屏幕只有20厘米远,演出时L E D耀眼的光芒直射眼睛;台下操作手45度角盯着屏幕,白天训练时被头顶烈日射得眼泪直流。因担心影响视力,导演组曾给每人发一副墨镜,但戴上墨镜,视野就会变暗,影响动作发挥,最后只好放弃。

在这样的大型演出节目中,观众们关注的多半是总体效果,即便是空中表演队员,可能也只会在电视屏幕上出现零点几秒的正脸,而台下拉钢丝的队员,更是只能当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

但队员们并不在乎,参演的每个孩子都格外珍惜机会,轻伤不下火线。开幕前一个星期,一名手指头骨折还缠着绷带的队员告诉记者,“只要身体顶得住,一定不放弃参加亚运会表演这个机会。”

除去空中表演的180名“飞人”,更多的学生因身体不达标,不得不放弃飞翔的梦想,转做台下的“操作手”。他们七个人为一组,通过一条细细的钢丝,随着音乐节奏和画面的点位变化牵引空中180名队员。操作手必须全神贯注,如果点位记得不够准确,随时会导致空中的队员磕伤碰伤。

学校老师统计过,拉钢丝的孩子每天要拉着绳子不断地奔跑,每次跑20米左右,呈现一个画面效果就要跑上百次,算下来每天要跑将近20公里,很多学生半个月就能跑坏一双运动鞋。

“整场演出是对体力、耐力、协调性与灵敏度的综合考验”,三年级学员刘仲秋总结了自己的体会。

谈起亚运会后最想做的事,他的回答让人印象深刻。他说,希望能做一次观众看一场完整的开幕式表演。虽然彩排了好几次,但上台前必须在地下层待命,表演结束后必须迅速离场,队员们从来没有机会完整地看一次表演。而地上的操作手却有人期待开幕式后可以当一次“飞人”,体验一下凌空飞翔的感觉。

[责任编辑:beppekong]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