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2010广州亚运会 > 周边新闻 > 正文

岭南花市:绽放千年花靓人欢

2010年11月05日19:40南方日报我要评论(0)
字号:T|T

岭南花市:绽放千年花靓人欢

●清代中叶,在广州市中心的藩署前(今财厅前)已形成国内首创的“迎春花市”

●相比其他地方用鞭炮对联装点春节,拥有花市的广东,更有权利说:春天来了

●“花”为媒,把人们发自内心追求自然平和与美好的热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香街十里一城春,

笑语喧声入彩门。

疑是层峦采蜜使,

幻成百万看花人!

秦牧先生30年前逛迎春花市时提到有一种“青春作赋”的感情,仿佛心灵被一根羽毛撩拨着,十分舒畅;又好像喝了一杯香甜的醇酒,感到微醺。

是的。盘桓于古老而又青春的花市,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温馨和感动。就像北京人逛庙会、上海人逛城隍庙、苏州人逛玄妙观一样。

对于花的理解和向往,在没有来到广东之前,大多停留在雅称“牡丹城”的洛阳和“春城”的昆明。而混迹广州多年之后我终于发现,关于花的本意,在这里得到了更深刻的体会。

花之于岭南,并不亚于这片土地上浓厚的商贸气氛。无论是偶来的外地人,还是地地道道的本地人,徜徉在这南国之域,见的是满城鲜花,闻的是浓浓花香。一年四季的大部分时间里,不经意间都能感受到姹紫嫣红和风情万种。“月在荔枝梢头,人行茉莉花间;但觉胸吞碧海,不知身落南蛮。”南宋诗人杨万里漫步花城,就曾留下感动。清代诗人张维屏也曾深有感触地写道:“花地接花津,四时皆似春。”

岭南人种花、爱花、赏花和赠花的习俗可追溯至汉代。西汉时期,陆贾出使南越国,就赞誉这里都是“彩缕穿花”的人。广州更有“花城”的雅称,清代中叶,广州就已形成了国内首创、闻名海内外的“迎春花市”,在市中心的藩署前(今北京路财厅前)一带形成花市,数里长街,吐艳争芳,人潮汹涌。千百年来形成的这一传统,至今未有改变。平日里,男女老少出门归家时都爱带上数枝鲜花回家,无论日子殷实还是清贫。

快到过年的时候,行花街逛花市便成了不少广东人生活中的重要节目。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各地均设有大大小小的花市,花街数十里,几百万人同游花市,热闹非凡。家中办年货,如果没有盆栽的金桔和各色鲜花,简直是不叫过年的。

相比北方人过春节用鞭炮和对联装点出春意,唯有广东,是在花团锦簇中感受春天的气息,把实实在在的春天生命引进家门。难怪余秋雨觉得:“比之于全国其他地方,广州人更有权利说一句:春节来了!”其实不惟如此,广东人以其“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敏锐,更有资格先于其他地方的人说一句:“春天来了!”

迎春花市,承载着岭南人民对新年的期盼。老广们有一个说法:“年廿九行花街,行过花街才过年。”意思是没有去过除夕花市,这年就过得不完整。在老广的心里,“行花街”是为了沾点花香瑞气、挤掉晦气,希望来年风调雨顺、幸福平安。

历史最悠久、游客量最大的花市要数广州西湖路迎春花市了。每年年廿八到正月初一凌晨2时,西湖路“花市”的日均游客量都会超过10万人次,人们走进这里,就像走入一条花的河流,流淌着芳香,流淌着笑声,恍惚如登仙境。

值得细细回味的是,如此胜景,曾差一点成为历史只可梦中追忆。2005年11月,广州行政区划大调整,让原越秀区和原东山区合并组成新“越秀”区。按照惯例一个区只能办一个花市,西湖路花市或搬迁、或撤销的消息,成为当时坊间舆论争议极盛的话题。

不解、留恋、慨叹、惋惜的情绪,一时间铺天盖地,席卷报纸电视网络。广州人习以为常的“花光十里”盛况将永远离西湖路而去?南国花城历史最悠久的中心花市将从此退出广州人的生活?

“迎春花市属于广州全体市民,对于传统的民俗文化,政府要高度地尊重,并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同时,引导其顺应时代创新发展。”越秀区委书记贡儿珍(时任越秀区长)介绍说,越秀区政府十分重视市民的呼声,曾专门召开闭门会议商讨西湖路花市的去留问题。并最终在时隔半月后的12月1日,越秀区政府正式对外宣布:保留西湖路中心花市!广州人对迎春花市传统的保护和传承,政府和民意的互动以及从善如流,于此可见一斑。百年花市、千年花事以顽强的生命力鲜活在人们的生活中,正可谓“绽放千年,花靓人欢”。

岭南人爱花,因此不惜将自己赖以生息的土地起上“花”名,如今不少地名都打了“花”的印记。广州有一个区叫“芳村”(今纳入荔湾区),区内有一条街叫“花地”,芳村以花闻世,今天仍是全国闻名遐迩的花卉产区和花卉集散地。顺德陈村有“花乡”之美名,依村而生的陈村花卉世界如今已是国内花卉进出口的风向标。“每年12月1—3日在陈村花卉世界举办的中国国际植物展览会,都会吸引十多万国内和世界各地花商和观众慕名而来。”陈村花卉世界副总经理周悦介绍说,在韩国,90%的花商都知道陈村花卉世界。

岭南的商业文明也倚“花”而生,依“花”而盛。“陈村花卉世界每年必做的两件事情是,把世界上对花的先进管理理念带进来;把本土的花农、花商带到国外如荷兰等地去感悟、启发和学习”,周悦说,广东的花出口到欧美国家去,不仅仅是花的出口,整个花卉产业的对外贸易包括了很多岭南文化元素在内,也正是这种本土文化特点,使得广东的花卉出口变得“奇货可居”。现在,欧美家庭购买花卉,已经学会了用鲜花配广东的精巧陶艺盆具,让他们喜爱的中国陶艺文化有了绿色生命,也让花草包含了中国文化在内。

岭南花市在形成一个环环相扣、多元共生的鲜花产业链的同时,已成为引领全国休闲文化及节假日消费文化的时尚。养花、赏花、屋前屋后种花,厅堂房内摆花,开业志庆送花篮,男女婚嫁坐花车,甚至探亲、访友、相亲也送鲜花的岭南传统民俗,已成为当下国人生活习俗中不可缺少的美物。

花市为何如此兴盛?或许有人会说,这得益于广东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也有人会说,因为海上丝绸之路为媒,异邦的奇花异草最早移入,使得这里的草香花韵故事,百代罕有匹敌。实则并不如此简单。广东人爱花,是由骨子里追求自然平和的性格所决定,也正是这样一种鲜明的地域性格千百年来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岭南民俗风貌图。

多年研究岭南民俗文化的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广东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专家委员会主任叶春生教授在谈到花俗时感慨,“花”为媒,实际是传递出人们内心美好寄托的一种表现。人们借助“花”媒,把发自内心追求自然平和与美好的热情和信仰,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陈村,我们看到了年过八旬的陈伯,陈伯最擅长的是种养兰花,经他手培育出的兰花比市场同类品种价格高出两三成。清净宁和,独自飘香。兰花是花中君子,其香也淡,其姿也雅;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华。广东人不争、不语、不媚、不显、不露的谦谦性情都集中地体现在了陈村兰花身上。

我原本以为,大概是因为南国的气候迎合了我们这类喜好温暖冬天的物种,却发现不知不觉中,这种花香满地的地域性格早已浸润了自己。每到春节前,我都会带着期待去游逛迎春花市。

就是这样的一种场面,人挤人却没有怨声,更多的是报以微笑和温馨祝福;来往的人们总是不厌其烦地与花档花农谈花论价,哪怕最后只买下一束价格便宜的“银柳”,花档的老板也乐呵呵地道谢。在这里,节日的祥瑞和欢笑让人欢心和憧憬。

“年卅晚,行花街,

迎春花放满街排,

朵朵红花鲜,朵朵黄花大,

千朵万朵睇唔哂。

阿妈笑,阿爸喜,

人欢花靓乐开怀……”

在岭南童谣《行花街》的呢喃中,我便也沉醉在这花的海洋、花的世界中了。

他山之石

可从日本“花道”中借鉴静雅美真和(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广东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专家委员会主任叶春生教授)

日本“花道”又称“插花”,是日本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起源于佛教的供花。在日本,花道不是单纯的插花,它与追求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思想有关,其思想贯穿于花道的仁义、礼仪、言行以及插花技艺的基本造型、色彩、意境和神韵之中。花道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创作。因此,任何植物、任何容器都可用来插花,任何人都可能漂亮地完成插花。花道通过线条、颜色、形态和质感的和谐统一来追求“静、雅、美、真、和”的意境。

花道已成为日本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据统计,插花爱好者已多达日本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并成为女子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每逢节假日,在东京、名古屋等日本主要城市的大型公共场所,都会有精美的插花作品配上作者姓名摆在显眼的位置,供人欣赏。

岭南插花艺术亦源远流长。与日本“花道”相比较,岭南的插花更注重自然和艺术的原汁原味。艺术在于传承和发扬,从今后长远来看,岭南插花艺术可以在保留“自然”的同时,尝试借鉴植入日本“花道”的主题和特点。同时,也可以在类似“广交会”等大型会展场合,摆放更多的岭南插花艺术作品,让其传播更久远。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echoyang]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