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体育产业 > 产业动态 > 正文

论道:剑指广东体育创意产业未来之路

2010年10月19日14:13羊城晚报我要评论(0)
字号:T|T

论道:剑指广东体育创意产业未来之路

各路体育专家、学者、企业家化身成为体育健儿

  文/记者 刘朝霞 谢哲 实习生 刘艳 图片设计/胡祥瑞

  前言

  “主办权就是发展权,影响力就是生产力”!广州亚运会的举办在即,我们在聚焦体育魅力的同时,更要抓住亚运会所带来的机遇:尽管广州体育产业生产总额已经达到1642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超过122亿元(2008年的数据统计)在全国占有显赫的地位。但在全球体育产业的增加值接近1万亿美元的当下,我们可以感受到体育产业所蕴含的巨大发展空间。

  如何抓住亚运的机遇,促进体育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促进文化创意和体育产业的互动?广东文化创意产业如何与亚运结合,让自己的品牌走向世界?后亚运时代广州运动场馆如何运用?广州亚运将对广东体育文化产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一场关于体育文化创意的思维激荡在“第二届广东文化创意产业论坛———2010体育文化高峰会”上,来自全国的体育文化产业研究专家、奥运冠军、体育官员、知名企业掌舵人等济济一堂,在广州亚运会的背景下坐而论道,剑指广东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未来之路。

  综述

  在万众瞩目的亚运圣火传递之际,第二届广东文化创意产业论坛“2010体育文化高峰会”于本月14日在广州体育学院举行。

  此次高峰论坛我们看到了国内体育产业众多“大腕”的身影,他们是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原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谢琼桓,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委员林显鹏,蜚声国内外的广州市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亚组委副秘书长刘江南带着他的新锐观点来了,广州著名体育学院教授、博导吕树庭的麻辣观点引来阵阵掌声。出席论坛的还有足球名人、珠超联赛CEO刘孝五,深圳红钻足球俱乐部董事长万宏伟,高尔夫方面的行家广州九龙湖高尔夫球会执行董事方彦等人。来自各地、各界的专家学者就广州亚运将对广东体育文化产业产生的影响,及后亚运时代广东体育文化产业如何持续快速发展展开了精彩纷呈的讨论。

  专家献策后亚运时代

  后奥运时代,我们已经清晰地认识到,体育不仅可以强身健体,为国争光,而且还能为国增利!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体育文化产业不仅是衡量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更成为了财富与价值创造的生产力之一。借着广州亚运会举办之机,推动广东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是刻不容缓的事。因此,为响应省委提出的建设文化强省的号召,推动我省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广东省文联、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广州体育学院、广州市体育局等单位主办,广东省当代文艺研究所、第16届亚运会组委会文化与庆典活动部、羊城晚报《创意周刊》、《粤海风》杂志社、广东省体育产业协会、广东省侨联青年委员会等单位共同策划了第二届广东文化创意产业论坛“2010体育文化高峰会”。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刘海陵说:“此次论坛在亚运前夕召开,可谓适逢其时。其话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前瞻性。体育文化作为整个文化建设的一环,体育产业为建设文化强省理应作出较大贡献。广东的体育文化产业应该能成为国际体育文化产业链上的一环。”本次论坛话题新锐,理论权威与企业家进行现场互动。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白洁表示:“论坛紧紧围绕文化创意与体育产业展开,有点有面,有总结也有展望。这种形式将成为广东文化创意产业高峰论坛今后的主要风格。”

  广州体育产业方兴未艾

  “根据200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广州体育产业增加值超过122亿元,占GDP总量1.48%,这是很了不起的数字。”广州市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亚组委副秘书长刘江南介绍道:“广州体育产业方兴未艾,亚运会在广州的举行,将会使广州体育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国家体育总局顾问鲍明晓教授认为中国体育产业在未来5-10年的发展必定是大有可为。因此可以预见后亚运时代,广州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对此,北京体育大学教授林显鹏在论坛峰会上带来了北京体育产业的发展的特例,论述了作为体育集建区的发展规划,为广州体育集建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除此之外,原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谢琼桓指出,在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中,最重要的是要提出正确的理念,要有无限创意的启发,根据经验形成产业,打造中国式的商品性体育赛事。从珠超联赛CEO刘孝五对“珠超联赛”的介绍中,我们正看到这一商品性体育赛事的发展。目前快速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与体育产业正逐步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有助于文化创意要素向体育企业尤其是体育休闲方向渗透。广州九龙湖高尔夫球会执行董事方彦更是在努力推动中国高尔夫运动的大众化进程。

  创意荟萃 妙趣横生

  从早上9点钟开始一直到下午5点钟的高端论坛,在主持人周良君 (广州体育学院体育经济教研室主任、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旁征博引、妙趣横生的牵引之下,带出一次又一次的小高潮。人称“五哥”的刘孝五将他的风趣幽默发挥到了极致,当他介绍通过无限创意打造起来的“珠超联赛”的现状及展望未来发展,更是让现场观众听得入神。也就出现了刘孝五与万宏伟同台PK,与观众交流互动环节上,观众抢着发问一幕。新锐的观点、睿智的辨析、鲜活的案例让与会者获益良多。这是一场把脉广州体育文化产业的高峰论坛,也是一场意义必将在日后显现的高峰论坛。正如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刘海陵所说:“论坛的智慧之花必将结出现实之果。”

  观点

  鲍明晓(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体育产业 “还体于民,寓体于民,引体入社”

  作为国家体育发展的研究人,鲍明晓指出,中国要建设体育强国离不开紧密联系的三环,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以及竞技体育。而从当前中国体育的发展来看,群众体育是需要补足的环节。

  鲍教授明确指出中国体育产业面临的现状。全球体育产业的增加值接近1万亿美元,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其体育产业的增加值大约有4140亿美元,其收益来源主要集中在美国大型的体育功能区举办的赛事以及户外运动。但对中国而言,体育产业的增加值虽然也在大幅度提升,由2005年的590亿元一跃至2008年的1554.97亿元,但是相比较美国而言,中国的体育产业面临着自身不足,比如东强西弱以及主业不强的困境。

  针对国务院出台的《指导意见》,鲍教授从出台背景以及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解读,明确了国家体育产业的关注以及支持,让我们认识到了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的责任以及积极支持的态度。

  针对以上分析,对于如何加快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鲍教授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建议,首先应当坚定信心,中国体育产业在未来5-10年的发展必定是大有可为的。其次,要以改革驱动,进一步推动体育产业的社会化,加快产业化进程,实现“还体于民,寓体于民,引体入社”的目标要求。再次,要确立新的体育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项目产业。最后,体育产业的发展要与文化、旅游、媒体互动,特别是要关注CED的建设,形成崭新的城市区域经济模式。

  刘江南(广州市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亚组委副秘书长):

  亚运会将为广州带来超过8000亿元的收益

  作为广州市体育局局长,并且一直致力于亚运会的举办,刘江南局长对体育产业的发展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在高峰论坛上,刘局长从广州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优势等方面回顾了广州体育产业在政府领导下一步步取得的成绩。

  刘江南局长在峰会上讲,按照2008年的数据统计,广州体育产业生产总额已经达到1642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超过122亿元,在全国占有显赫的地位。

  “主办权就是发展权,影响力就是生产力”,对于广州亚运会的举办,刘江南认为这将会对广州体育产业的大步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在一段相对时空界限内,专家估计亚运会将为广州带来超过8000亿元的收益,这对整个广东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有不可轻视的重要意义。那么,我们将期待广州体育产业在亚运东风的吹拂下更好更快地发展。

  谢琼桓(原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

  发展快乐、自信、魅力的多元化体育产业

  体育的意义何在?体育带给人们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谢琼桓司长在高峰论坛上给予了明确的答复,作为学文学出身的他更加注重体育产业所能给人的内心带来的快乐,主张发展快乐、自信、魅力的多元体育产业。

  谢琼桓讲到,自古至今,体育发展基本经历了三个方向,形成了各自的品牌产业,第一个是以英国为代表的休闲体育的发展,第二个是由英国发展而在美国不断发展运营的商业体育,第三个是以希腊、法国为代表的奥林匹克运动。中国目前体育产业的发展应该是包罗万象,各取优势,不管是在哪个方向的发展道路之上,在尽力而为的同时必须要做到量力而行。因为体育更加注重的是给人带来的益处而非过犹不及的损害。

  在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中,最重要的是要提出正确的理念,要有无限创意的启发,根据经验形成产业,打造中国式的商品性体育赛事。相比于美国的四大赛事联盟,中国现今体育赛事的发展有着诸多的问题,但是我们应当相信体育所能带给我们的快乐,不断提升体育产业发展的水平。

  体育最根本的还是带给人快乐与健康,因此不管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如何,当体育实现了他所能够带给我们的魅力之后,那么体育在我们的心中就完成了他的使命。

  刘孝五(珠超联赛CEO):

  体育产业核心应当是职业体育

  “珠超联赛”已经渐渐成为中国五人足球的先行者,而作为珠超联赛公司CEO的刘孝五总经理,也是在中国任职大陆职业足球俱乐部高层管理时间最长的人。

  针对现在的大型综合体育赛事,刘孝五认为有两种弊端,一是延续的时间不长,不能经常性举办,二是并不能产生就业,不能解决实际的民生问题。因此在对于体育产业的论述上面,他认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其核心应当是职业体育,特别是职业联赛的发展。在当今世界,诸多发达国家都把职业联赛当做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那么职业联赛的发展也必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而珠超联赛的应运而生也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应。

  作为在国家二线城市发展起来的珠超联赛,让中国的足球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自信。珠超联赛作为珠超联赛公司推出的重磅之作,其组委会要求参赛的俱乐部必须到当地工商部门注册,成立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或者股份公司,这将有助于比赛整体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产生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足球明星,产生相应的社会效应。

  体育产业作为现在最环保最时尚的一种产业发展模式,“珠超联赛”的诞生并且随着其形象力辐射范围的扩大,必将会成为中国体育产业向前推动的切实保障之一。

  吕树庭

  (广州体育学院教授、博导):

  体育产业发展

  与社会分层

  关于什么是体育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吕教授认为,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不能仅仅囿于中国国内,要将目光放眼全球,学习国外先进的体育产业发展模式。但同时要考量到中国的现实状况。中国的人口分层以中下层民众占大多数,大约占全国人口的78.6%,而经济实力决定体育消费,面对体育产业对GDP发展的贡献,0.52%的贡献率让我们必须正视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的现状,其正处于起始阶段,不同于国家认可的机械、电子、汽车、建筑、石化五大支柱产业,因此,体育产业的发展有着更可瞻望的未来。

  但是,体育产业要想快步发展就必须面对社会分层不均所提出的问题,中国社会流动人口的模式以垂直的形式将社会分层的界限基本限定,这样就使得中国社会阶层世袭化现象明显,而加以社会盲目的鼓吹中产阶层的人数,这意味着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必须要以提高全民族的经济生活水平为前提,切实壮大中国中产阶层的力量,改变20%的人占有80%的财富,80%的人占有20%的财富的“二八定律”,只有这样,体育产业才能健康地发展,中国的社会才能更加稳定。

  方彦(广州九龙湖高尔夫球会执行董事、广州加太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

  让高尔夫更接近平民化

  休闲体育产业现在正成为越来越多人偏爱的体育投资,以投资高尔夫不断发展的九龙湖高尔夫球会堪称休闲产业成功发展的代表。企业家方彦也在本届体育峰会上以高尔夫为例就广东休闲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就中国高尔夫发展的现状而言,仅仅60亿美元的收入远远落后于美国780亿美元的收益,从另一方面而言也说明了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而广东在时代潮流的发展中总是处于领头羊的地位,那么对于高尔夫在广东的发展也将是让人充满希冀。

  广东发展高尔夫产业有优越的自然和人文优势,目前拥有全国最多的球场以及最多的打球人数,随着全国各地高尔夫的发展,广东的优势不断受到挑战,因此广东必须要立足自身优势寻找出路,抓住机遇,比如,要大力发展高尔夫产业,包括旅游业、服务业、文化业、制造业等相关产业;同时要降低高尔夫成本的投入,让高尔夫不再是贵族体育,而更接近平民化、大众化,这样才能不断推进高尔夫作为休闲体育的发展进步,不断促进经济发展。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