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综合体育 > 游泳&跳水 > 正文

中国女子水球群体土壤不肥沃 难诞生“水星”

2010年04月13日15:45新华网我要评论(0)
字号:T|T

新华网银川4月13日体育专电题:女子水球:群体土壤不肥沃,难诞生“水星” 张钦左昕圆

虽然中国女子水球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展进步,取得北京奥运会第五名、2009年世界大运会金牌等骄人战绩,但战绩辉煌的女子水球项目,却遭遇了少有人问津,少有人喝彩的尴尬。群众体育基础薄弱,势必影响水球后备人才培养。众人追捧的“水星”的诞生,仍需时日。

全国女子水球冠军赛的赛场并不大,然而观众席上,除了观战的球员和记者外,真正的观众寥寥无几。

这不是地处内陆的银川市民不识“水性”。冷门,是国内水球运动面临的普遍性问题。

很少有人问津水球,是因为国内游泳运动就不够普及,水上运动也受到“牵连”。另外,水球比赛占用场地面积大,训练费用高,一些有志于此的爱好者只好止步。

在香港,热衷于女子水球运动者同样人数寥寥。而与中国形成对比的是,欧美国家游泳普及、水球队众多。澳大利亚一座城市就有200多支水球队,而中国目前仅有不到10支女子水球队。

水球的群众基础薄弱,无疑会影响水球人才梯队建设。目前,国家女子水球队的20多名水球运动员,以前全部是游泳运动员。北京女子水球队助理教练苏博雅说:“壮大水球人才队伍,最实际的办法是,在中学和高等院校开展水球运动”,苏博雅说,一些城市游泳馆赛场日租金高达2000多元,发展水球运动显然费用高昂,不太现实。而高等院校和一些有条件的中学有游泳场馆,可以鼓励学生打水球,逐步组队选拔人才,并将水球列为大运会项目。

四川女子水球队主教练田川则认为,目前国内水球赛事过少,是人们对水球了解甚少的另一大原因。“目前国内每年最多有不到10次水球赛,有价值的球赛只有两三场,如果比赛多了,不仅能锻炼队伍,还会吸引人们关注和参与”。(完)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