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中国足球 > 中超 > 正文

山东德比火爆与足球无关 卖掉曲波省一半投资

2010年03月30日08:22东方体育日报网我要评论(0)
字号:T|T

[导读]青岛同行们承认,在李章洙为青岛夺得足协杯冠军之后,青岛足球的这5年,是逐渐式微的5年,他们并不看好青岛中能在近期会有什么作为。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不寒不暑,可舟可车,中国第一。”康有为在1917年第一次来到青岛,在给家人的书信中这样描述他所见到的岛城。也许,就是为了这红瓦绿树,康有为将生命中的最后4年留给了青岛。而“红瓦绿树”,也成为百年来青岛的城市符号。

说一句让康夫子败兴的话,因为他不可能是一名足球记者,所以他没有发现青岛是中国最早的足球城之一。我在栈桥眺望海军博物馆,陪我的同行告诉我,解放前这里停泊的,都是外国的兵舰。这些兵舰不仅将青岛变成了一个殖民地,也带来了足球。后来,外国兵舰被赶走了,足球却留了下来。

青岛是一座足球城,可是我与同行们闲聊,我们却得到一个共识:青岛足球一直是一支重要力量,但青岛足球从来都不是决定性的力量。这让我很疑惑,我知道他们的同省兄弟山东鲁能被称之为豪门,但被青岛人昵称为“海牛”的这支球队可能是寒门,很多年来济南的兄弟在夺冠,他们却在保级。

位于山东半岛南端的青岛,是一个大大有别于齐鲁大地粗犷民风的另类,青岛人告诉我,他们当然承认自己是山东人,但必须注明是山东青岛人,作为青岛人他们很自豪,他们甚至将省会的济南人称之为“巴哥”,大抵就是乡巴佬的意思。当然,这几乎是每一对亲密仇敌之间相互的蔑视,有如大连之于沈阳、厦门之于福州、深圳之于广州和重庆之于成都,但可能比济南更早领略现代足球的青岛,却只能在每年两次的齐鲁德比上,与“巴哥”一争高下。

青岛人可能正是死于红瓦绿树,他们太安逸了。这话不是我说的,是我的青岛同行马洪文说的,他说,一个青岛球迷,可能会花二十块钱坐出租车去找朋友要一张球票,然后还要请朋友吃一顿便饭,但他绝不愿意花十块钱去买这张球票,“哥要的不是球票,是面子。”

所以,通常的中超比赛,“海牛”的主场充其量也就三两千看客,只有齐鲁德比,因为他们要的可能不是足球,而只是与济南人的德比面子,可以让体育场爆满。青岛同行们承认,在李章洙为青岛夺得足协杯冠军之后,青岛足球的这5年,是逐渐式微的5年,他们并不看好青岛中能在近期会有什么作为。青岛同行透露了一个事实,曲波被卖往陕西,这对于中能来说,是一笔划算的生意。卖掉曲波的450万元,加上少付给曲波的百万年薪,几乎就占了中能一年投资给足球的一半。而青岛在山东经济的龙头老大地位,却是不可替代的,两者的反差,令人不解。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