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中国足球 > 中超 > 正文

中国足球近期流行“抄底” 申花除外逢高抛出

2010年03月02日13:43解放网-新闻晚报陈海翔我要评论(0)
字号:T|T

申花俱乐部老板朱骏可能会因为自己前几个月做的一些事情而感到懊恼。

就在他大把甩卖球队中的国脚,换来大把现金,和一批我们连名字都没有听到过的小孩之后,环顾四周,几乎所有人都在忙着投钱,忙着“抄”中国足球的“底”。

别人都在逢低买入,但申花现在的做法,恰恰和其他人做的事情完全相反,也许,他们认为自己是在逢高抛出。

昨天,中国首富许家印斥资一亿人民币,100%控股广州足球俱乐部,广汽则斥资2500万求得一个冠名权。更早一些时候,绿城老板宋卫平一改往年6000万一年的足球投资策略,大力度增加投资买入国脚级球员,李彦、汪嵩、孙吉、荣昊、杜威,这让球队主帅吴金贵欣喜不已。除了他们,就连一向经济上并不怎么富裕的陕西也在今年的转会市场上大肆“挥霍”,并力图打造一支中国的皇马,目前他们已经买入了孙继海、曲波、赵旭日等国字号人物,另一个国脚郜林也在谈判中,单是内援引进就花掉了2000万,此外他们昨天又用高薪签下了前国米中锋卡隆,如此的投入力度,着实让人震惊。

许家印、宋卫平,都是中国出了名“精乖”的商人,陕西足球俱乐部也有着非常深的政府背景,他们为什么会在这样一个时刻突然斥巨资在中国足球身上,非常值得回味。也许仅仅只通过他们的这种行为,我们就能断定中国足球即将迎来一条持久的上阳线,而不是报复性反弹。

扫赌打假风暴依旧在进行,而这场风暴的短期效应已经体现,中国国家队3:0横扫32年不胜的韩国,勇夺东亚四强赛冠军,亚冠联赛首轮中国四支俱乐部两胜一平一负,这些都是球员对中国足球重燃信心的体现。与此同时,这场风暴的长期效应也正初露峥嵘,恒大的巨资入主广足,各大俱乐部的增加投入,足球投资人的重燃信心,则将给中国足球的长期向上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弹药”。

总而言之,中国足球近期流行“抄底”,但申花除外。

(解放网-新闻晚报)

[责任编辑:Clare]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