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她用13年带领中国短道走上巅峰 如今挥别教练岗位难说再见

撰文/韦雨木

李琰喜欢黄色。

李琰身着国旗黄色运动服

她潜意识里,这代表着金牌,也是国旗的颜色。国家队执教十几年,她笃信着这个传统,黄色能带来好运——温哥华冬奥会,她一身黄衣,率队赢得了女子项目的全部四枚金牌;平昌冬奥会最后一日,她把毛衣和袜子都换成黄色,连指挥的旗子都换了黄色,又见证了武大靖创造了新的历史。

2010年李琰率领中国短道队包揽女子4枚金牌

钟爱黄色的背后,更是李琰十几年国家队教练生涯里的呕心沥血。这个看似娇小瘦弱的女人,有着极为强大的内心。她执拗也好,严苛也罢,哪怕是有着“后妈”的响亮名头,可李琰却一如既往,带着她的弟子们一次次前进,虽千万人吾往矣,只为追求心中的那个冠军。

“从我执教这十几年来,每一次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从来不看自己的牌怎么样,我就看出的怎么样。”

没错,她永远是最霸气十足的那个。

坚强的女人

平昌冬奥会,李琰和她的弟子并不顺利。

曲春雨在平昌冬奥会比赛中

第二个比赛日,中国队在30分钟内就有4人被判犯规罚下——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半决赛,范可新和曲春雨相继因为发生碰撞被判犯规出局;男子1000米预赛,任子威和韩天宇又相继被罚犯规出局……一下子,中国队丢掉了两个夺金点。

赛后更衣室死一般寂静。李琰紧紧握着指挥旗,表情严肃。她是个真性情的人,时而凝思时而长叹,似乎在琢磨着事情的全过程。那时,她安慰过自己,“我想明白了,是我们没有做到最好,给了裁判判罚的理由,要尽快放下……”

中国女子接力队遭遇判罚

可没过几天,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赛场,女队因莫名其妙的犯规判罚和奖牌再次失之交臂。

这一次,李琰没能放下。

她强忍着因愤怒而即将迸发的泪水,大步来到裁判席,倔强拽着裁判的手臂,去理论,被拒绝;她把证件摔在一边,然后平复心情,再去示意裁判,可是裁判除了冷漠摇头,示意下一场比赛开始,什么都没有做;她又跑到会议室外,苦等一个半小时,为了递交申诉,却又被驳回;颁奖结束了,场馆里的灯光熄灭了,就连队员都回到住地了,可她还留在场馆里不肯离去……

在网上,一张李琰找裁判理论的照片感动了千万国人,那个穿着身前有国旗背后有“CHINA”字样比赛服的瘦小女人,表情充满了委屈,憋红了脸看着裁判。她无助愤怒,她不甘心。

所有人都知道她的不甘,可没有人知道她到底在那个晚上已经熄灯的场馆里思考了什么,才能平复到在面对记者时说出“比赛就是比赛,再等4年吧”这样云淡风轻的话。

可这样接二连三的打击,和扛在身上巨大的压力,让李琰已经无法安睡。她说,“晚上吃一片安眠药睡觉,夜里两点醒来一次,再吃一片,五点再醒,再吃一片。”但第二天,她比谁都冷静——她一边安排一名教练陪女队吃饭,一名教练陪男队吃饭,来稳定团队的士气;一边调整战术,告诉队员之后的比赛要一路领滑,不给对手任何制造犯规的机会。

换上领奖服的李琰激情指挥

最后一天,她换上了代表团红白相间的领奖服,并让队员每人都穿了这一件。她赛场指挥的旗子换成了黄色,毛衣和袜子也是黄色,这是金牌的颜色。她说,要有必胜的信念。她要用这样的方式告诉所有人,即使比赛环境再恶劣,即使这里有千难万险,中国短道速滑也有绝对实力,也可以在这里夺金!

李琰与武大靖

故事的结局,所有人都知道了——来到平昌19天,一金未得的金牌梦之队,以武大靖一骑绝尘打破纪录成为中国男子短道速滑第一位获得冬奥冠军的方式圆满收官。

李琰与夺冠的武大靖庆祝

很多人哭了,可李琰却没有哭,她笑着比出剪刀手和队员们合影,笑得像个孩子一样。她说,“一个人的时候会哭的。”

男子接力摘银后,韩天宇搀扶着李琰小碎步走向领奖台合影,教练还挥了下小拳拳

严苛的“后妈”

队员们喜欢叫李琰“后妈”,意如其名,大概就是最严苛的那个存在。

没错,处女座的李琰是个狠人。

她当运动员时就很硬气。16岁时,她曾经因在比赛中滑出赛道撞在挡板导致左腿膝关节肌肉全部断裂,可这种会造成职业生涯终结的伤病,李琰却短暂停歇了一年时光就重返冰场;入选国家队后,短道比赛要求冰鞋的冰刀刀身短、刀刃底部有弧度,便于弯道滑行。但当时中国没有,只能改造刀身长,刀刃平的大道冰鞋。李琰穿着平刀刃的冰鞋练习转弯,脚被磨得出血不止,脚肿得没法穿鞋。她把海绵垫在鞋子里,一边哭一边练。

在美国当教练时,她也是如此。

美国冬奥冠军阿波罗资料图

当年李琰给奥运冠军阿波罗所在的队伍制定了四小时的高强度训练计划,可计划才开始了15分钟,全队就累趴了。阿波罗对这样的方式极其不满,认为太过于“疯狂”,李琰瞪着眼睛,“如果你想赢的话,你必须疯狂。”

回中国执教,她更是疯狂至极——每天比队员至少早一小时来到训练场,训练时候不间断喊口号晚上嗓子都哑了;手机24小时开机,把办公室当成家;从来没有因为身体原因请假过,哪怕高烧39度也照常来训练场……谁能想到,一个娇小瘦弱的女人,竟然能爆发出如此能量。有队员说,“说她是事业狂,一点不为过。”

队员们对她有过不理解。

她刚来国家队时,严苛的工作方法,曾让她有过水土不服。同样真性情的王濛,和她争吵过,“我觉得我是奥运冠军,你也是带过奥运冠军的教练,反正咱俩就扯平了。”作为虔诚的基督教徒,一位美国牧师帮李琰调整了自己,“改变自己才能原谅别人”,之后的李琰,虽然还是严苛,但是工作方法的改变,让她却越来越得到了队员们的认可。后来,她赋予重返国家队的王濛队长身份,并给她极大的自由度。

《约翰福音》第三章说过,“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

2010年温哥华赛场经典一幕

之后,和李琰破除坚冰的王濛就直言对于她的感谢,“我们这一批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肯定把教练放在前头,是教练教会我们这么多。”

没错,她有着一套独有激励队员的方法。

训练前,她让队员看国旗,唱国歌,高喊“我能行”;她要男队小伙子们在休息室里喊“老子天下第一”这样狂妄无比却又极为振奋人心的话语;她的笔记本经常更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的训练计划,其中有一句更是写着“信念是看不见的,你要相信它,并为之努力,最终才能实现。”

每一天的训练李琰都一丝不苟的记录着每位队员的细节

她的严苛,她的疯狂,从某种程度上,更是她努力的极致体现。

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她的荣耀。那种随时随地扑面而来的紧张感,似乎是给她带来无数成绩的源泉,“我经常半夜两三点从梦中惊醒,脑子里全是队员的技术动作,这个应该怎么练,很多都是半夜醒来时想到的。”

可就是这股劲,带着中国短道速滑,一直不断前进,稳坐世界前列。

短道教母 改变中国短道速滑的女人

1988年,卡尔加里,那是中国短道速滑队第一次参加冬奥会,队伍里,就有李琰的身影。

她获得了女子短道速滑1000米的第一和500米、1500米的第三,并创造了1000米和1500米两项世界纪录。加拿大组委会为了纪念她这一次开创历史的壮举,特意为她设计了一张以她为主的宣传画。宣传画上,她的头盔号、滑行服等基本元素都在,上面还写着几个大大的汉字:神龙腾飞。

李琰登上领奖台资料图

四年后,阿尔贝维尔,短道速滑成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她又获得了女子短道速滑500米的银牌,那是中国短道速滑在正式项目中第一枚奥运奖牌。

后来,她带着这些光环退役。她做过助理教练,读过书,做过公务员,还在国外当过教练。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无论她去哪里,都能带队取得飞跃式的进步。

2006年,当国家向她伸出橄榄枝时,她甚至还没和中国冬运中心签任何保障合同就答应了。有人问她理由,她回复再简单不过,“我是中国培养出来的”。

然后,十几年间,她把中国短道速滑彻底带上了巅峰。

三个奥运周期,她带队在冬奥会上拿下了7金5银1铜——温哥华冬奥会,女队包揽全部四枚金牌;索契冬奥会,短道所有男女八个项目全部闯入决赛;平昌冬奥会,万难之下,武大靖实现了中国短道速滑男子项目金牌的零突破……

武大靖平昌冬奥干净摘金

有人叫她“短道教母”,她几乎是一己之力,成全了中国短道速滑这十几年的荣耀。

在人们的印象里,短道速滑的赛场边上,总有一个身材娇小的主教练,和四周的一切比起来,

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李琰与武大靖重压之后释放的激情庆祝

李坚柔夺冠李琰庆祝瞬间

防护垫是她的指挥所,在这里,她见证了王濛双膝跪地的感谢,见证了李坚柔奇迹夺金后的奇迹,还见证了武大靖创造历史的狂喜……一个个瞬间的累积,十几年间,太多时刻值得铭记。

她也自嘲过,“每上场指挥一次,就像是拼了一回命”。可是她却一直战斗着,成就着她手下的弟子们,成就着人们心中短道速滑赛道上那支“金牌梦之队”。

好像这里面,也没有什么秘诀。只有那日复一日的单调重复提醒嘶吼,只有无数个日夜的操劳和辛苦,只有那一个个写满训练计划的笔记本,才是李琰告诉你最真实的答案。

“金牌就在那儿,它谁也不属于,你得自己滑到那儿去。唯一的秘诀就是做好每一天。”

结语: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中国女队包揽全部四金,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

王濛拿下女子短道速滑500米、1000米冠军,成为冬奥历史上第三位“三冠王”。

王濛双膝跪地用中国人的方式对教练李琰表达感谢

在冲过终点后,王濛双膝跪地,在冰面上向李琰磕头,她说,“是教练教会了我500米该怎么滑,就像今天这样。”

而如今,到了交接的一刻。

短道教母或许要暂时放下她手里那两面在赛场指挥弟子的旗帜,或许不能再爬上防护垫嘶吼呐喊第一时间抱着靠过来的队员庆祝,但她还在那里,像丰碑一样,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

后来者该怎么做,她早已留下了答案。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zoelyzhang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热门视频
热门专题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