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正文

评论:“李娜奇迹”不是中国体育的“万能药”

2011年01月29日20:15新华网
字号:T|T

  新华网北京1月29日专电(记者林德韧)澳网获得亚军,李娜创造了历史。不过,在“李娜奇迹”前的半年时光里,在颇具世界影响力的体育项目中,中国体育给人留下更多的,是男篮在世锦赛上仅获一胜,是男足亚洲杯小组出局,是女排在世锦赛上创36年最差战绩这样的无奈镜头。李娜虽然赢了,但她一个人的肩膀,还无法扛起振兴中国弱势体育项目的重担。

  “李娜模式”无法拯救三大球项目

  如果说李娜的成功是中国职业体育的历史性突破,那么在职业化程度更高的足、篮、排三大项目中,中国体育还是失败居多。

  以足球为例,世界杯上夺冠的强队,如西班牙队、意大利队、巴西队等,没有一支不是靠庞大足球人口和国内成熟的联赛来支撑的,而中国足球多年“闭门造车”,梯队建设凌乱不堪,职业化改革进程缓慢,始终无法在世界舞台占有一席之地。

  网球是个人项目,技术能够通过个人的努力训练得到提高,而集体运动的水平,是集体配合与个人能力相结合而决定的。大量爱好者自下而上、从小到大的积累,才能酝酿出一支有竞争力的球队。因此,李娜的成功模式,或许对于中国三大球的职业化进程有些启示,但对于这些项目的提高并无太多适用之处。中国三大球的崛起之路依然漫长。

  “李娜模式”无法复制到乒乓球、羽毛球等其他小项

  前乒乓球世界冠军 邓亚萍曾经表示,中国女网的“单飞”模式在许多项目上并不适用,原因是绝大多数项目不像网球的职业化程度那么高,选手单飞之后很难靠奖金支撑生活。

  2010年,国际羽联决定设立羽毛球五站“顶级赛事”,其中的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在升级之后的总奖金是35万美元,而网球四大满贯之一的澳网总奖金约为2400万美元,两者之间的差距显而易见。况且,羽毛球和乒乓球的市场还算是相对成熟的,若要看射击、射箭、举重等冷门项目,这些项目的运动员想要离开国家队单飞,根本就没有生存空间。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丁俊晖“举家体制”的成功模式与李娜有相似之处,不过,这类的成功也仅限于网球、台球、高尔夫球等少数职业化程度非常高的项目,其他项目要学习李娜的成功模式,也并不容易。

  “李娜模式”下的中国网球也并非一片坦途

  2009年初,中国女网“四朵金花”脱离国家队单飞,都取得了辉煌战绩。不过,在李娜、郑洁彭帅这批老“金花”之后,中国女网就再也没有世界水平的新星出现,“小花”的绽放日期一再延后,隐隐说明“李娜模式”即便对于网球来说,也并非百试百灵。

  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高沈阳在十一运会网球赛事结束后就表示,就目前而言,“单飞”模式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仍需多方共同探索解决”。“地方体育部门希望运动员全身心地锁定在全运会,但是对于职业运动员来说全运会只是一时的,如何能在职业生涯里站住脚并走得更远,这是职业选手着重考虑的,”高沈阳说,“这样就在客观上造成了运动员的分心。”

  由此可见,整体下滑的三大球以及一些职业化不高的小项目无法摆脱举国体系框架、本身又不是完美无缺,“李娜模式”对于整个中国体育来说,是特例而不是“万能药”。

  不过,中国体育倒可以把李娜的“奇迹”当做“契机”。如果通过这次澳网的破冰之旅,体育主管部门能够更坚定地把重心向影响力更高的大球项目上转移,各项目管理机构能够由此而摸索出自己项目提升的新思路,中国能够真正地从体育大国转型成为体育强国,那么李娜的这个澳网突破,才具有了实至名归的“历史意义”。

  “娜”一拍的风情:给力李娜红透网络

  (林德韧)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