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综合体育 > 综合其它 > 正文

揭秘李小龙:弹簧床造成名绝技 对好莱坞绝望

2011年01月13日09:32人民网我要评论(0)
字号:T|T

这些小人物传承着中国传统道德里面的“忍为上”的原则,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绝不出手。在《唐山大兄》中,郑潮安胸前佩有母亲赠的玉,这块时刻告诫他“小不忍则乱大谋,轻举动则惹横祸”。直到佩玉被对手打碎,郑潮安在“忍无可忍,无须再忍”的情况下,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精武门》中的陈真,虽然明知师父霍元甲被人所害,但却不得不被师父遗训所制,而不敢找凶手报仇。最终他也是忍无可忍,不想自己“窝囊”下去,夜闯虹口道场,将“东亚病夫”四个字叫日本人吞了下去,打得痛快淋漓。人作为个体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不能标新立异,只能凭本事出人头地,李小龙所扮演的小人物正是后一种。他们用自己的功夫打破了沉默,打破了“忍”的中国传统生存哲学。正如李小龙所说的:“要充分展现自我,而不让自我消失在传统观念中与权威的巨翼之下。”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李小龙影片中的人物都和爱情是绝缘的。在影片中他们都是以“硬汉”的形象出现,没有柔情。这些“李小龙”心里只能装下一样东西,那就是功夫。只有功夫能解决一切,只有功夫能战胜一切,而其他的都是一种陪衬。李小龙的功夫电影就是一本本教科书,他教授观众学习实用的武术,教他们坚强,让他们从一个懦夫成为勇者。李小龙塑造的这些“超人”形象,是极真实而又极现实的。

主人公所处的时代是就是现实,他们不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而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李小龙的电影与观众不存在距离感,让许多观众认为,这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因为“超人”的出场,往往再平常不过,仿佛就是我们身边的你我他。这些人虽然身怀绝技,但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正因为这点,李小龙的电影对观众,尤其是对热爱武术与渴望强大的观众极具诱惑力,很容易产生共鸣。正是这些小人物的命运,牵动着每一个观众的心,也正是这一个个平凡小人物的进取和成功,感染着观众,使他们热血沸腾,从而激励自己积极向上地生活。

李小龙的电影,除他的功夫为全世界的观众所倾倒外,还始终贯穿着“我是中国人”这一主题。他那高超的功夫无不展示了龙的传人,不向强暴势力屈服的坚强性格和人格尊严。正是李小龙的这颗赤诚之心在影片中的展示,使得他的电影不但能轰动一时,而且能久盛不衰,一直鼓舞着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李小龙18岁就离开香港到美国闯天下,在美国待的时间越长,他就越能深深体会到美国人对中国人的误解和偏见。在公共场合,李小龙常被人当成日本人。李小龙却总是说:“不,我是中国人(他只是在遇到华人的场合下才称自己是香港人)!”在与美国人的交谈过程中,美国人常会提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中国的男人还留不留长辫子?女人还裹不裹脚?”“中国人是不是还躺在雕花大床上抽鸦片?”等等。李小龙明白,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基本上来自电影。应该有反映中国人真实面貌的电影——李小龙的这种设想,在当时无疑是白日做梦!别说中国电影打入美国市场,就是中国人在影片中扮个跑龙套的角色,可能性也几乎是零。

虽然有朋友的大力推荐,导演也看了李小龙的记录片,但李小龙也只是在电视剧《青蜂侠》里饰演主角的助手,即功夫高手加藤,属第二主角,而且始终戴着面罩。因为在《青蜂侠》中的表演备受关注,好莱坞通过李小龙对中国的武打观念也有了一些改变,但是李小龙一直没有进入好莱坞影视的主流。

李小龙曾经费尽心力构思了一个功夫题材的电影剧本《无声箫》,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却被搁置起来了,最后他得知最终的原因在于:不能让一个中国人当主角!李小龙在对好莱坞绝望的同时,他发誓:要发扬中国功夫,终有一天我要成为超级的国际巨星!他后来回到香港,和嘉禾电影公司成功合作,终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正是因为有过这种经历,所以李小龙在影片中融入了很强的民族意识。在《精武门》中,李小龙一脚踢碎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耻辱牌;并把写“东亚病夫”的纸塞进日本人的口中。《猛龙过江》中,李小龙大战西洋拳师,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有人说,李小龙的电影似乎总是跟空手道过不去。这或许和他当初在美国的经历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李小龙在影片中充分展示这截拳道的魅力,把中国功夫发扬光大到了世界瞩目的地步。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xiaobai]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