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女排在香港产生神奇磁场 新老女排大聚会+名流社交场合

腾讯体育6月7日讯(文/伯丁)如果你看过NBA全明星赛,四大满贯这样历史悠久的赛事,除了现役运动员在球场献艺外,赛场边一定不会缺席的包括:这个运动项目大量的功勋前辈,以及社会名流娱乐明星。前者构成了项目、比赛的历史厚重感,后者给比赛增添媒体曝光度和社会美誉度。

令人惊叹的是,平时少有人关注的排球比赛,在香港进行一番包装后竟然场场爆满,集齐了大量前辈+名流明星。排球运动在香港竟然变得有了社交属性。

女排第一次港台明星接触 郎平听邓丽君唱歌

女排在香港与名流要产生交集,最早要追溯到1979年。当时,中国女排在香港3-1击败日本女排,首夺亚洲冠军,爱国港商霍英东先生一声钟爱体育,支持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他为中国女排夺冠大宴各方来宾,还慷慨解囊,掏出真金白银支持女排。

那一年的比赛,霍英东先生还特地请来当时邓丽君,要她在宴会饭桌前为中国女排献唱。这恐怕是有史可考的,第一次有港台娱乐明星与中国女排产生交集。郎平在一档节目中回忆,邓丽君的“靡靡之音”令人印象难忘。

看到亚锦赛球迷们热捧中国女排的空前盛情,也为了给当时即将出征洛杉矶奥运的中国女排打气,霍英东又联合其他爱国港商,于1983年创办了女排超霸杯。那时,红磡体育馆落成不久,第一届超霸杯就在这里举行。女排的骄人战绩,让很多香港名流都以认识中国女排为荣。

后来,包括像刘德华、袁咏仪、刘嘉玲等香港顶级艺人,都成为了中国女排的粉丝。中国女排每年都会来香港一次,这些红馆的主角们,会坐在看台上变成女排的“迷妹”。

罕见同框一幕幕!香港成为新老女排聚会福地

本届世界联赛香港站,中国女排连赢三场精彩献艺,除此之外,还成为了新老女排聚会的场所。

老女排球员集体穿上了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杯冠军,开启5连冠时代的冠军战袍,令现场球迷肃然起敬,体现了历史传承的含义。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功勋主帅陈忠和也被邀请,来到香港参加欢迎晚宴。

赵蕊蕊拍下了现场这张宝贵合影,退役后,队员都有了新的人生方向,有家庭要照顾,有事业要打理,平时想聚齐这些人只怕是太难了。但正是有这样的历史传承,才能召集这么多女排功勋来相聚。值得一提的是,40岁的冯坤去年12月在泰国为老公加提蓬生下了一个儿子,这次也是她首次回国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

真的有细心的球迷统计了一下,照片中这三代、15位女排运动员所获得的世界冠军头衔加起来总共34个。

老女排5连冠(8人):曹慧英(1981、1982)、朱玲(1981、1984)、梁艳(1981、1982、1984、1985、1986)、殷勤(1985、1986)、张洁云(1981)、侯玉珠(1984、1985、1986)、李延军(1984、1985、1986)、孙晋芳(1981、1982)。

04黄金一代(6人):冯坤、李珊、张娜、刘亚男、王丽娜、赵蕊蕊(2003、2004)。

16里约功勋(1人):魏秋月(2015、2016)

后来,雅典奥运会决赛轰下最高分的张萍也加入到黄金一代阵中,还能再添加2个冠军头衔。

女排在香港打球 能产生梦幻舞台效果

本次中国女排来到香港比赛,可谓场场爆满,一票难求。据悉,黄牛党将球票炒到高出一倍的价格,最高票价档位700港币的票,大概在1500港币左右。等到中国女排对意大利这场焦点战,有香港的朋友问郎平求票,郎平也都摊手表示爱莫能助。

香港娱乐产业发达,红磡体育馆本来就是各路演艺明星开演唱会的地方。针对女排比赛,现场的舞台效果,灯光都绝对是将女排包装成明星,按照高水平演唱会的模式在运作。

现场的DJ非常会指挥、调动现场观众的情绪。比如中国女排完成一个大涨气势的拦网。DJ会指挥现场观众伸出双手做出摇摆的动作,喻为MONSTER BLOCK,女排的替补球员也都跟着做动作,非常可爱。

整齐有力的加油声,球迷甚至还会打开手机的闪光灯左右摇晃,置身其中,任何一个人都会热血沸腾。反观我们日常的联赛等比赛,虽然也能打出扣人心弦,但少有这样别出心裁,细节到位的舞台包装。如何能提升排球比赛的韵味,值得思考。

因为女排 中国体育界与香港情缘深厚

从更大的范畴上讲,当年中国女排在香港受到热捧,为今后中国体育事业腾飞,内地与香港的紧密联系打下了坚实的根基。香港回归后,伏明霞、郭晶晶先后嫁入了香港豪门,中国的体育精英在香港回归后访问香港,形成了一个惯例和传统。

2000年,由体操名将刘璇、李小鹏,乒乓球运动员孔令辉、王楠等25位悉尼奥运会冠军等组成的中国奥运金牌运动员代表团一行约40人应邀到香港访问,这也是港澳回归后奥运代表团的首次访问。此次访问中,金牌运动员们与郭富城、王菲、陈慧琳等歌手一起完成的文艺汇演将香港市民对奥运冠军们的热情推到了顶点。

在2004年的奥运冠军香港行中,出现了这样一则趣事,很多奥运冠军表示想看刘德华演唱会,刘德华一向对运动员非常支持,还让自己的朋友们退票。“如果他们真的有时间来看我的演出,无论人数多少,我都会尽量安排;虽然早已爆满,只好叫一些好朋友将购得的门票让出。”

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香港达到了国家认同的高峰。盛大豪华的开幕式、中国队骄人的战绩,加之开幕前几个月的汶川地震所激发的手足情,有力提升了香港人的国家认同。香港大学就港人国家认同的长期跟踪调查,也用数据得以佐证。

有意思的是,2008年的访问香港活动中,郭晶晶被香港记者穷追猛打,就是说包括你会不会成为一个香港人,你会不会嫁给一个香港人等等这些问题。郭晶晶说,自己暂时还不会离开国家队,也没有申请来港定居,在当时的语境下倒也是大实话。

再到后来,2012年和2016年,奥运冠军已经多如牛毛,奥运冠军香港行依然在举办,但大多形式大于内容。而在香港社会中,依然只有女排才是香港民众的最爱。2016年《信报》体育专栏推出“有一种精神叫中国女排”一文,再次引发了香港人的共鸣。该文既为收入微薄的女排姑娘们打抱不平,也对郎平及中国女排发出动情的礼赞。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maisiexu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热门视频
热门专题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