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朱志根看好百米新飞鱼未来破亚洲纪录:有望游到47秒5

何峻毅

腾讯体育3月28日青岛(文/应虹霞)3月28日,青岛游泳馆。远眺着大屏幕上48秒10的成绩,朱志根指导紧攥秒表的手略有些发颤。显然,61岁的功勋老教练,也是十分激动。

这一晚,朱指导22岁的弟子何峻毅,新晋加冕全国游泳冠军赛“百自王”,成了新的中国飞鱼。50米转身时,他还落在广东名将余贺新的身后;后50米,凭借着出色的有氧储备,何峻毅越游越快,第一个到边。48秒10的成绩放到去年雅加达亚运会,可以拿到冠军。

数分钟后,何峻毅返回热身池。朱志根见到弟子,上前便送上一个大大的拥抱。“每一名队员比赛完,我都要给拥抱的。也是相互鼓励。”

朱志根称,何峻毅是未来中国游泳的“潜力股”。

何峻毅身高195公分,高大魁梧的身材,酷似孙杨。但在从绍兴体校输送到省队之初,因为发育比较晚,何峻毅显得又单薄又瘦小,“没长么高。”为此,何峻毅险些遭到队里“退货”,是慧眼识珠的朱指导坚持把他留了下来,悉心栽培。

在朱指导的回忆中,何峻毅是一年前才开始改成专攻短距离的。此前,何毅峻是一名横跨1500米到100米自由泳的全能战士。

朱志根接受采访

朱指导表示,其实今晚的100自决赛,对何峻毅压力并不大。”他本身短距离就不错,今天我要求他放开去游,但是也不能跟着他人的节奏,还是要按自己的。”

最终,何峻毅前半程屈居广东名将余贺新之后,但后半程却发挥极为出色,一跃居首,直到保持到终点。朱指导称赞何峻毅,“(后半程)确实是他能力的体现。”

“能力”,来自于朱指导为他打下的有氧能力。

“我也是把有氧能力给他练好。因为短距离还是需要有氧能力,没有这个能力的话,最后那50米,就被追上了。”朱指导欣慰地说。

他用“盖房子”,“打地基”,形容长距离训练之于短距离的辩证关系:长距离的“地基”打不好的话,短距离的“房子”也马上就要塌掉。“这样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要长一些。”

“我也是给他练一练,再调一调。短距离不像长距离运动员,不一定要有训练的量,关键是强度和质量。但是练短距离的时候,长距离肯定也是要练的。”

48秒10,距离48秒的大关,仅0.1秒。距离现亚洲纪录,退役的中国名将宁泽涛保持的47秒65,也并不遥远。

朱志根对何峻毅是有信心的——未来至少打破48秒,甚至达到47秒6,乃至47秒5,但这取决于何峻毅在训练中的不断努力,和教练员动脑筋想办法。

“这个也要经过磨练,不能说一下子打到这个水平。还得努力,最起码得破48秒,这个一旦破掉,以后47秒6、47秒5就会出现。但是这个要求(运动员)练,我们(教练员)也要给他练好。”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patozhang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热门视频
热门专题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