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人生的变数不比短道赛场小 老父亲眼中的刘氏兄弟原来是这样的

腾讯体育 撰文/叶珠峰

2019年的短道速滑世锦赛,看台上坐着一位头发斑白的老人。他从匈牙利开了10多小时的汽车,穿过塞尔维亚,来到保加利亚首都,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看自己的儿子在冰场上飞驰竞技。

关注过冬奥会的人才会认得他,他是匈牙利队刘少林、刘少昂兄弟俩的父亲刘石林。刘石林回顾过去一年发生的事,时不时会感慨一下命运的奇妙。匈牙利短道速滑队夺得平昌冬奥会5000米接力冠军,还在世界杯分站赛打破世界纪录。自己的两个儿子,以及张晶教练被匈牙利奉为国家英雄。“人生实在是很奇妙,并不比短道速滑这赛场变数小。”刘石林这样对腾讯体育说。

短道世锦赛,刘石林和刘少昂在观众席上

刘少林两项犯规一项抢跑 父亲严厉又郁闷

镜头切换到2019年世锦赛男子500米决赛,武大靖和黄大宪在场上拼得你死我活,还一起摔出了赛道。但刘石林并不在意,他最难以释怀的,是儿子刘少林因为抢跑被罚下。

这届世锦赛,弟弟刘少昂此前在世界杯比赛中手掌骨折让队伍实力大减,哥哥刘少林本应该以身作则挑大梁,但他却在1000、1500米两项犯规出局,500米决赛抢跑罚下。最终,匈牙利队在男子5000米接力项目中夺得铜牌收场,没能再像平昌冬奥会那样掀起波澜。

500米决赛赛后,刘石林愤愤地拍了拍桌子,带有一丝怒气地说道:“刘少林虽然岁数不大,但已经是个高手了,又不是头一次进决赛,怎么能犯这种错误呢?要说这错误犯在一个不成熟的新手身上是可以理解的,但犯在你刘少林身上就很幼稚,也很低级啊。”

郁闷的刘石林走出体育馆大门,连抽了几根烟。在他看来,如果500米决赛的最终结果是输给武大靖、黄大宪都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三人实力处在同一档次,得到第几名也都算正常。但是刘少林都没从起点滑到终点,简直不可接受。

刘石林回到场地又翻了翻手机页面,张晶指导打算批评少林的语音信息也发到了自己的手机上,刘少林面对匈牙利媒体也低头认了错。匈牙利媒体当时发布快讯:“刘少林公开向喜爱他的粉丝道歉,称对自己的鲁莽负责。”

“思想真的是太不重视了!我们下来还得好好教育他。”刘石林看上去怒气仍然没消。

如果单凭刘石林的语气,会让人误以为他有着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倔脾气,但是另一个细节又表明,刘石林是深爱着自己儿子的。“儿子跟我说保加利亚冷啊,自己没带够衣服,我去给他送件衣服咱俩再聊。”刘石林衣着简朴,手中提的布兜里,除了一些水果,正是给儿子备用的衣物……

儿子犯了错毕竟还是儿子,哪个父亲会跟儿子“硬刚”到底呢?其实,刘石林对儿子骄傲得很。“我们一家的生活也算不上大富大贵,但是一想想自己,家里同时出了兄弟两个奥运冠军。这种成就感有时候仔细一想,还真是很多人向往却又得不到的啊。”刘石林感慨。“我一个糟老头儿,想到这点还是挺欣慰的。武大靖再厉害,毕竟家里也就是一个奥运冠军嘛。”

放眼全球,兄弟二人同时获得奥运冠军的例子也是极为罕见的。像美国网球队的布莱恩兄弟夺得伦敦奥运男双冠军,斯洛伐克有一对奥克匈纳兄弟获得过赛艇激流回旋冠军。而在中国,距离“亲兄弟同获奥运冠军”这个标准比较接近的,要属中国体操队的李大双和李小双兄弟。

想让哥俩学写字画画 但他们真不是学习的料

刘石林作品(图源:微信公众号“名艺在线”)

回到场地内,刘石林又讲起了自己的身世。他介绍自己是大连人,是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高考生,当时考入的是天津美术学院。上世纪90年代初,因为对欧洲博大精深艺术的向往,刘石林成为了首批移居匈牙利的中国人之一。

刚到匈牙利时,刘石林曾摆过摊,在街头卖过画,还做过仓储、开过店,甚至帮人绘制过建筑施工图。不管生活有多曲折, 伴随着他最多的还是绘画速记本。等后来有了一定积蓄后,开始做起了与收藏相关的生意。

要说的话,在刘氏兄弟练习游泳、短道速滑前,别说体育行业,更别说奥运冠军,刘石林一家的生活轨迹跟体育真是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去。

“兄弟俩刚在俱乐部练短道的时候,我真的没有想过把他俩往什么世界冠军的路上去培养。就他俩小时候那身材,也看不出有啥天赋,就算练也练不出来啊。”刘石林一边回忆一边摆摆手。“实在是因为,他俩根本就不是学习的那块料儿,学游泳总生病,我想着练个好身体再说吧。”

刘石林仍然有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思维观念。在那一代人看来,从小好好学习,力争成为学霸,长大考个好大学才是最稳妥的人生道路。虽然没有要求孩子数理化样样精通,但刘石林从老本行做起,教俩儿子从小写书法,画国画,起码希望孩子能坐得住,有定力。

“临摹帖子,我教他俩横竖撇捺,怎么回笔,怎么用笔写字,少林这眼珠子就一直瞪着我。写出来的东西那叫一个七扭八歪,也真是恨不得想要揍他。他根本就不用心,不认真,也不想学。”刘石林说到此处,还有些气不打一处来。“我跟他俩说得好好的,好好临摹后吃饭,就进了厨房。结果出来一看,嘿你猜怎么着,哥俩早都飞奔出房间撒野去了……”

无奈,刘石林才让俩孩子去练体育。“现在无论各行各业,哪个家长都是不惜砸锅卖铁把孩子送出国啊。想想也只有我,是把孩子送回国内的。”刘石林一边苦笑一边自嘲。

万万没想到,听从了名宿王春露的劝告,刘氏兄弟回到中国后,人生就发生了惊天逆变。哥俩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张晶教练,经她一调教,兄弟二人竟一步一步成长为世界级运动员。“张晶总对我说,没有他哥俩,自己啥也不是。可是我也想说,没有遇到张晶,这哥俩啥都不是啊。”

“我不会像其它家长那样,会鼓励儿子做到最好”

刘石林在短道世锦赛现场

少林少昂从中国回到匈牙利后,在国家队一个人一个月能有200欧元的训练费。“这算是他哥俩挣到的第一笔工资了。我记得那时候,少林少昂还给我们的房子,交房屋管理费,交垃圾清运费。这个时候我觉得,哥俩有了挣钱养家的意识,应该算是成熟了。”

“无论是否是奥运冠军,我都希望孩子尽力做到最好。”这是刘石林对兄弟俩的要求。他清楚地记得,带哥俩回长春训练的那段日子,通过平时的训练比赛也观察了一下国内的家长对于孩子当运动员的态度。他发现,有的孩子得不到前三名,家长会在看台上哭;有的家长则是对孩子的表现无所谓。“‘总要有人在最后一名嘛。’这是当时有的家长对我说的。”

“我就不是那样脆弱的家长,也对这种‘无所谓’的理念不认同。”刘石林这样阐述自己作为父亲、作为家长的价值观。“我太清楚了,一个运动员运动寿命可能是很短暂的。退役之后,孩子还有很长的人生路要走。因此既然当运动员,就要培养他们的竞争能力,以后无论在各行各业都会受益。事实上,只要是比赛,确实总有人会成为最后一名。但是作为运动员,你要是抱这样的想法,那还不如不练,趁早干别的去吧。”

也正是因为练了短道速滑,父亲发现俩儿子找到了人生的真爱,开始变得专注、成熟、肯于吃苦、肯于钻研。“也真是奇妙,他俩这劲头咋就没用在学习上呢?”刘石林又一次苦笑。“我希望他们能自立,能主宰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并且做到最好就行了。最后你会发现,练体育也是一笔人生财富。”刘石林说。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ywchrisliu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热门视频
热门专题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