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韩流来袭!他们曾猛批中国足球 来华执教只是向钱低头?

当黄善洪出人意料的接过延边富德的教鞭之后,中国足球界开始发现,“韩流”再度来袭。

仔细算来,如今的中国足坛已经有了崔康熙、朴泰夏、黄善洪等韩国教头的身影。如果说老好人朴泰夏在执教延边富德积累了足够正面印象的话,那么曾对中国足球有“非议”的崔康熙、黄善洪来到华夏大地,就让人意外。那么,这些曾与中国足球不对付的韩国人缘何会受到中国足球的青睐?这会是一种趋势吗?

黄善洪接过延边队教鞭

【他们都曾对中国足球充满“恶意”,如今却来到中国】

98年世界杯前,杀入法兰西的韩国队与国足进行了一场热身赛。在比赛中,当时韩国队的当家前锋黄善洪在拼抢中与江津发生了激烈的碰撞。正是因为这次碰撞,让黄善洪因伤缺席了98年世界杯赛事。从此之后,黄善洪便对中国足球充满了“看法”。

自此之后,黄善洪始终“认可”中国足球,不断通过言语进行讽刺。而“打击”最多的,无非就是中国足球在技不如人的时候,总是充满了暴力因素。即便是后来拿起教鞭,他对于中国足球也有“天然”的仇恨:在14年的亚冠赛场上,他在对阵鲁能的赛前新闻发布会上拒绝媒体提问以及比赛中曾做出侮辱性的手势,都引来了鲁能将帅以及中国球迷的不满。

与黄善洪相比,崔康熙与中国足球的故事就更多,对于中国足球的正、反两方面的言论也都有。近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点评了中国足协的U23政策,直言这是“胡搞”,根本让人无法理解,具有中国特色。

康熙大帝选择来华执教

不仅仅是这两位被韩国足协重点培养的少帅,即便是短暂被推向前台的徐正源(前水原三星主帅),也在春风得意之时将中国足球与粗野画等号。在13年水原三星与贵州人和的亚冠新闻发布会上,徐正源就直言贵州人和的球风与中国足球的整体风格较为相似,都是战术简单且动作较为粗野,也算是让人侧目了。

其实,与热衷于“讽刺别人”的韩国媒体相比,黄善洪与崔康熙对于中国足球的点评还算属于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因此,在中国足球界的主流声音中,绝大多数媒体以及球迷都十分认可黄善洪在球员时期的强悍战力以及在执教期间的卓越成绩。对于崔康熙,中国媒体与球迷也只是在亚冠赛场上对他的恭维与暗讽付之一笑。

如今,他们都来到了中国!

【少帅输出接近产业化?韩国足球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在“韩流”有复苏态势的情况下,中国足球界又有了一个让人深思的声音:从甲A初期的崔殷泽、金正男,到中超时代的李章洙、张外龙、崔龙洙,再到如今的崔康熙、黄善洪,韩国籍的主帅如同生产线上的产品一样冲入到中国足球的市场之中。这种接近产业化的“批量”生产,与中国新生代土帅的断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中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

02年世界杯对于韩国足球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不管他们在球场内外向全世界的球迷展现了怎样的惊喜或是龌龊,但世界杯四强的优异战绩确实促进了他们足球的全方位发展,掀起了全民足球的浪潮。正是这个足球热,让韩国的青训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当时,希丁克带给韩国足球的不仅仅先进的技战术理念,还有在球队整体构架上的可持续性。黄善洪等一批老臣子,开始延续这种道路逐渐走上了“踢而优则教”的道路。其实,根据当时韩国国内媒体的报道来看,黄善洪、洪明甫两位老将在国家队内就已经成为“编内助教”了。

黄善洪这一代球员退役之后,立刻得到了韩国足协的大力培养。在06年世界杯上,他就成为韩国当时主帅艾德沃卡特治下的助教团队中的一员。这些在国家队跟随名帅学习良久的前功勋球员,在后续又在俱乐部层面得到了广泛的实践机会。以黄善洪为例,在退役之后他先后跟随艾德沃卡特、李会泽、李章洙、许丁茂等多位国内外名帅学习,然后在俱乐部层面又成为釜山偶像、浦项制铁等队的主帅,得到了充分的历练。

这种模式作业下,崔龙洙、崔康熙、黄善洪、洪明甫等韩国足球的名宿级大佬,逐渐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在K联赛以及亚冠赛场上不断提升自己,从而成为韩国乃至亚洲足坛的少帅代表。

少帅崔龙洙曾执教江苏苏宁

而且,为了让更多地退役球员走上执教道路,韩国足协在执教资格上给与了放宽,这与近邻日本以及整个世界足坛形成了明显的差异。举例来说,在日本职业俱乐部的预备队执教,需要教练员具备亚足联A级的证书,但是在韩国这个规定就拥有充分的弹性,可以边学习边执教,甚至有些教练员能用其他职位的形式留队去行使教练的职责。

纵然有赵广来、洪明甫这种被韩国足协“拔苗助长”的失败案例,但是,就是这种不断给与“新人”机会的机制,让韩国足球最终诞生了崔龙洙、崔康熙、黄善洪等代表性的少帅。

【起步晚但是已找到轨迹,中国足球的韩流或有深层次意思】

中国本土教练的断层十分明显,上世纪国字号队伍中涌现出的沈祥福、马林、成耀东等人早就远离了国字号乃至中超、中甲球队的舞台。中生代教练员凋零的情况下,新生代也只有李霄鹏、李铁目前可以率队征战中超。

造成这种局面的核心原因,还是“洋帅潮”。甲A时期诸强涌现出的“前南热”与目前的“韩流”大体相似,都是希望能通过引进高水平的外教提升整体的水准。

只是,在后续发展中,这种模式逐渐偏离了轨道!

洪明甫也曾在中国联赛练级

越来越多的洋帅来到中超以及国家队淘金,但是各支球队在单纯地成绩预期下完全忽视了后续的发展。洋帅的选择缺乏延续性,让球队的技战术不断产生动摇、改变的同时,自然不可能让各支球队乃至国家队有发展的后劲。

最为关键的是,除了02年世界杯之外,中国足球在世界大赛中频繁遭遇失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上世纪连续折戟世预赛,让曾雪麟等一众名帅声名狼藉,也让中国足球界变得更加不相信土帅。在21世纪,国家队与中超层面能获得短暂成功的也就是高洪波这样的中生代以及洪元硕这样的老黄牛了。

于是,国家队、俱乐部都在质疑与疑问中选择了相信洋帅,对于本土教练尤其是那些新生代的教练,根本不可能得到重用。这与韩国足坛大力培养名宿的道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国足球界并非一无是处,这些年我们都在反思总结,也有李霄鹏、李铁这样的新生代教练冒头。李铁在跟随里皮学习多年之后连续在率队冲入中超,李霄鹏接过马加特教鞭之后将多年来投入较低的鲁能带到了联赛第三以及足协杯决赛的舞台。其实,二者也赶上了“全民足球战略”的东风,国务院发布的促进中国足球发展的方案,就是中国足球界自省的直接体现,而鲁能这种直接将李霄鹏推向前台的俱乐部起到了很好的代表作用。

除了黄善洪、崔康熙之外,媒体方面曾报道称中国足协有意让李云在等韩国名宿前来中国任职、任教。这种策略的核心意义,无非就是希望能通过对于他们的使用观察,更大化的去研究、学习韩国足球在培养本土少帅方面的经验,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国足球的发展。

【结语】

随着崔康熙、黄善洪来到华夏大地执教,韩流在看似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回归。但是仔细分析来看,这是中国足球界“拿来主义”的一种变向运作方式,希望能学习近邻韩国,能像他们那样培养出更多地名宿级少帅,去全面推动中国足球的发展。

当李霄鹏、李铁率队征战中超,孙继海、李金羽、郝伟等人在足协、俱乐部任职之后,中国足球对于管理人才以及少帅的培养只是开始。希望,这一次中国足球能坚定的走下去,为足球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

(开水没温度)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qiuduliu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