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羽联打造百万美金大满贯仍只剩一地鸡毛 效仿网球之路真行不通吗

文/张楠

昨日,世界羽联年度最后一项赛事年终总决赛在广州落幕,对于羽毛球项目来说,今年是不寻常的一年,分级制度、比赛规则、赞助商分成制度等多项规则被修改,可以称得上改制元年,但吐槽似乎远多于赞誉,除了赚的盆满钵满的世界羽联,很难有人再满意。

年初,世界羽联效仿网球打造百万美金大满贯赛事,意在提高奖金,增加球员比赛积极性,然而最终却起了反作用,除了顶尖运动员都因为比赛太多而怨声载道,这样的举措也并未拉到足够赞助商,一年下来,落得一地鸡毛。

世界羽联以为自己的改变会给世界羽毛球带来变化,一口气公布了未来七年大型赛事承办国,但传统羽毛球强国印尼、马来西亚却因为世界羽联赛事赞助商分成过多,而纷纷表示不再承办比赛。处心积虑要打造羽毛球国际形象的世界羽联,远未达到理想的效果。

总决赛的红色地胶也一度被众人吐槽

总决赛广州仅拉到一家赞助商 想赢利难上加难

作为中国羽毛球群众基础最好的城市之一,广州却已经很久没有举办过羽毛球比赛,上一次还是五年前的世锦赛。虽然,这次比赛在很多人看来,像是羽毛球在中国的回归,但是放眼世界,总决赛之前五年都在是迪拜举行,世界羽联过去也一直标榜总决赛落户迪拜有利于羽毛球在中东地区的推广。五年承办期结束,总决赛又回归到了羽毛球传统强国,也被看作是项目发展的倒退。

而纵观这次总决赛的赞助商情况,却发现除了当地一家房地产巨头,其它全是世界羽联自己的官方赞助商。虽然总决赛参赛的球员队伍并没有那么多,在承办队伍接待问题没有公开赛那么庞大,但毕竟是世界羽联年底最重要的比赛,整个办赛规格也是照着世锦赛和团体赛的标准来举办,一家赞助商的赞助费很难实现盈利。承办世界羽联的比赛似乎都成为了义务办赛,要想赢利变得难上加难。

奥运冠军傅海峰助阵总决赛

首先,世界羽联在赛事赞助分成有了明确的规定,就是80%的赞助盈利都归世界羽联所有,赛事承办组委会只能分到20%。而赞助商在广告牌、媒体背景板和宣传材料上也要遵循这个原则。除此之外,承办组委会寻找的赞助商必须要避开世界羽联官方赞助商的同类竞品。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分成已经甚微的组委会,还要避开很多大类竞品去寻找赞助商则变得难上加难。

以世界羽联目前的赞助商情况来看。顶级赞助商是一家银行,另外还有一家石油化工品牌、一家饮料品牌、一家汽车品牌,最近还增加了一个马来西亚的锡制工艺品品牌,作为赛事奖杯的赞助商。在这些大品类排他的情况下,对于各国的组委会在赞助商方面的拓展都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确定未来七年举办国 能否顺利举办存疑

就在上月底,世界羽联一口气宣布了未来七年世锦赛、汤尤杯和苏迪曼杯的举办地。按照以往的惯例,至少大赛前两年,世界羽联就已经确定下一届的举办地。然而,今年汤尤杯在曼谷结束之后,却迟迟没有确定举办国。多少也跟世界羽联赞助商分成和招商限制有关,导致很多国家对于举办羽毛球比赛并不感冒。

世界羽联一口气公布了未来7年的大赛举办地

之前,把羽毛球作为国球的印尼就明确表示未来7年他们不会举办任何羽毛球的比赛,以对抗世界羽联赞助商分成的不合理。另外一个羽毛球大国马来西亚也并没有参与未来七年大赛的申办工作。

而仔细观看7年大赛申办国的情况,中国虽然已经接下了2024年汤尤杯、2021年和2025年苏迪曼杯的承办工作,但是具体的城市依然待定。而西班牙接下2021年的世锦赛,举办城市也在待定中,世界羽联的国际大赛早不像之前那样,申办国竞争激烈,甚至为了一张票都要忙走公关的状态。现在,更像是一种指派。

今年的世锦赛正是在中国南京举办的

的确,不仅是印尼拒绝承办世界羽联的大赛,就连现在已经拿下申办权的一些国家都难以为继。据了解,原本已经拿下2019年世锦赛承办权的瑞士巴塞尔之前就曾经表示,想要放弃举办权,甚至想让中国的城市接盘。但世界羽联最终拒绝了他们的申请,也要求他们必须完成赛事的承办工作。对于经济并不景气的欧洲城市来说,面对这种情况只能叫苦不迭。

相比起其他国家,中国的情况相对比较乐观,毕竟政府每年针对体育都是定向拨款,而且很多城市为了打造形象也热衷于举办体育赛事。依然日渐兴盛的马拉松就是个最好的例子,如果能够承办世界级的羽毛球赛事,当然对于很多城市打造国际形象非常有利。虽然,近期承办大赛的中国城市也因为世界羽联的赞助商条款,已经找到赞助商,但因为是世界羽联赞助商同类产品,而不得不让赞助费“打水漂”。但有政府资源的支持,相比起其他国家和城市,损失还不算太大。

武汉已经办了四年的亚锦赛

也正因此,世界羽联未来七年除了已经宣布的三个赛事在中国,明年的苏杯也确认在中国举行。6年间,四次苏杯有三次在中国举行,这在苏杯历史上恐怕也是头一次。而其他被指派办赛的国家,是否会出现瑞士巴塞尔难以为继的情况,目前还不得而知。

世界羽联改制元年吐槽大于赞誉 密集赛程造退赛潮

有这样新的分成规定也跟世界羽联今年全部调整赛事级别和奖金有关。单纯从赞助商情况来看,世界羽联今年的确赚的盆满钵满,也正因此,他们在今年开年把所有的赛事重新进行的分级调整,以往世界羽联对于赛事的分级分为世锦赛、汤尤杯、苏杯等最顶级赛事;其次是顶级赛;往下为超级赛、黄金赛等等。

而这次世界羽联分级制度改革,原有的比赛没有改变,只是重新进行分级,提升了三站奖金百万以上的所谓第二级别赛事,即全英、中国和印尼;而过往的超级赛则根据奖金不同被拆分为第三和第四级别赛事。世界羽联的初衷是为了提高赛事的观赏度和收视率,还有明星球员的影响力。

羽联赛事分级非常细致

很早世界羽联就曾经提出过,要效仿网球,在羽毛球领域打造类似大满贯级别的赛事,而今年三站百万美金的赛事就是如此。但整个赛事级别调整之后,分为五站首要超级系列赛(包括年终总决赛)、七站超级系列赛、14站黄金大奖赛、五站大奖赛。高水平的选手更加关注的是第四级别以上的比赛,因为不去参赛就会被罚款,所以这次调整无形中比以往增加了三站比赛。

从年初开始,关于世界羽联赛事过密的声音就不绝于耳,但年底就是复出“开挂”的世锦赛冠军桃田贤斗都有些体力不支。年底的香港公开赛更是出现了大面积的退赛情况,选手前往香港只是为了不被罚款。这也成为了对世界羽联赛事分级调整最大的讽刺。

劳模桃田总决赛不敌石宇奇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世界羽联为了提高奖金调整赛事,不仅没有调动高水平的运动员积极性,反而造成了厌烦的情绪。虽然效仿网球没有错,但是参赛规则各有不同,更关键的是赛事降级差别依然非常大,2018年世界羽联37站的总奖金甚至才只是美网一年总奖金的四分之一。依靠奖金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恐怕诱惑并不大。

丹麦名将安赛龙吐槽1米15罚球线规则

近几年,世界羽联一直在想尽办法提高项目在全球的关注度,也是不断在改制。1米15罚球线被强制执行之后,运动员声音也各有不一;还有今年投票没有通过的五局三胜11分制,能够感觉世界羽联这些年的改革在缩小强国和弱国之间的差距,让更多基础差的国家参与能够门槛低一些,甚至制造了更多的偶然性。但是却忽略了强国毕竟是引领项目发展的核心。这几年的改革大多落一个费力不讨好的结果。

而赞助商分成制度从某种程度讲,其实也拉高了所有国家参与的门槛儿,似乎也并不能更好的推广项目。甚至被指,办比赛是“世界羽联吃肉,组委会喝汤”。要想更好的推广项目,绝不应该是通过一些并没有被大众接受的改革去刷“存在感”,而是应该让更多的选手和成员国享受到真正的福利。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kdshou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热门视频
热门专题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