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刘国梁把脉国乒改革方向:师徒”互选“ 运动员有”工会“

腾讯体育12月1日讯 上午,中国乒协换届选举在北京天坛饭店举行,原乒协副主席、第九届委员会换届筹备工作小组组长刘国梁当选新一届乒协主席。

对于重新执教中国乒乓球,刘国梁给人最大的印象是抛出两大改革方向。一是运动员和教练员之间双向选择机制,二是要建立运动员委员会。

双向选择:运动员与教练员

这些新鲜大胆的想法,对于媒体无疑是最好奇的事情,刘国梁在接受采访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我认为,教练员运动员双向选择,以前更多是教练员分配都是由领导来分配,谁来主管哪个运动员。

但是每个运动员成长的轨迹不一样,打法风格和个性特点不一样。其实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有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弊端。所以我想,这样第一能让双方心理上,沟通上更融洽一些。”

“第二,运动员是主体,在运动员备战中,总局一直提出运动员是备战中心。怎么以运动员为中心?因为运动员在第一线,他最知道哪个教练最适合他,他在这个阶段想突破瓶颈的时候是需要什么样的教练。”

他认为,这个双向选择对双方来说的都是资源共享和最好的优化组合。因为教练员也要用心地去想,运动员也会算,这个教练来了之后能帮助我什么,甚至在阶段的时候如何打破瓶颈。

每个教练有他的固定模式,如果换一个教练换一个模式,换一个内容方法,换一个手段,也许一句话也许一场比赛就能让他上一个台阶。刘国梁认为,这个是队伍备战中非常核心的一个点。

不难看出,从刘国梁关于运动员和教练双向选择的机制问题,主要的思路则来源于此前刘诗雯自曝被散养,一年多没有主管教练。而作为新上任的主席,则有针对性的展开查漏补缺工作。

赋予运动员话语权

谈及运动员委员会时,刘国梁表示,很多国际组织一直都有这样一个组织,而且话语权还是很重的。

刘国梁说:“运动员是主体,他要有自己的组织,有自己的发声,要有自己的愿望和愿景。如果都是别人来说,他们的自主性就会差。”

(冬小麦)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lucashbli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热门视频
热门专题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