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魔笛若拿金球是对伊涅斯塔们的补偿 梅西C罗让人审美疲劳

撰稿/肆客体育创始人、资深媒体人颜强

过往每年到这个时候《超级颜论》都要拉上骆明老师,录一期金球奖话题,年年如此。这位曾经和我在《体坛周报》面对面坐了四年的老兄弟,是中国区第一位金球奖评委。

然而今年我们都没提这事,似乎去年也没做这个话题。骆明老师还在年复一年地履行他的评委职责,只是再将这个话题拎出来公开讨论,尤其是做成媒体节目的形式,大家都觉得有些难以为继。

金球奖已经被梅西C罗垄断十年

梅罗之争,争了十年。当金球奖进入到不再是梅罗之争的年份,而且可能是足球年度最佳个人评选,有可能分水岭一年的时候,这还是《法国足球》终于认识到和国际足联同流的弊端、恢复金球奖独立身份后,我的兴趣反倒在消退,到底是审美疲劳,还是确实对这种奖项产生了发自内心的怀疑,无从说起。

就像格兰维尔说过的,这种个人荣誉化的奖项,和足球运动有着本质冲突。足球是一项团队运动,绝对的团队运动,这种团队运动,甚至对手都是特殊意义上的团队成员——没有对手,不可能有竞赛,遑论风靡全球的各种联赛杯赛和大赛。第二种疑虑,是既然梅西和C罗还没有退役,这种奖项要出现第三个候选者,实在太难。

过去十年,多少次大家觉得世界欠哈维和伊涅斯塔一个金球奖,但最终评定下来,都是在梅罗争锋。“世界最佳”抑或“世界足球先生”,能力、表现和成绩,是最重要的评判标尺,只要他俩还在,还继续保持着各自竞技状态,金球奖的评选悬念不多。一个评奖,如果缺乏悬念,是否魅力也要打上折扣?

即使伟大如伊涅斯塔也未曾取得过一次金球奖

我很想知道,同行先贤加布里埃尔·阿诺,在最早倡议金球奖(Ballon d'Or)的时候,有没有想象过这样的未来?因为现代足球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双星对峙,并且长达十年保持着巅峰状态的先例。能达到或者接近球王尊号的顶尖高手,不是像迪斯蒂法诺、贝利和马拉多纳那样,不是活跃在同一个时代,就是像克鲁伊夫、贝肯鲍尔这般,活跃在同一个时代,但在位置和角色作用上区分过大。前两天和正好访华的齐达内对话,他和罗纳尔多庶几近乎球王境界,不过两人更是好友搭档,而没有太多竞争关系。

阿诺是现代足球的一位伟大创意者,他不仅提供了进球将创意,欧洲杯以及许多欧洲足球二战之后的改革,都源自这些法国想象者的愿景。只是和欧洲杯、欧冠、环法、达喀尔相比,金球奖不是一项赛事,却是媒体化特色浓烈的一项年度评奖。这种奖项未必绝对符合足球运动基本规律,但绝对具备媒体和公众传播价值,对足球有着足够好处。

再加上《法国足球》一直以来对评委的严谨挑选、对投票过程的严密掌控,半个世纪下来,哪怕不断扩选范围:1995年对在欧洲踢球的非欧洲球员开放,由是维阿成为足球先生;2007年对全球职业球员开放,真正成为“世界足球先生”评选,金球奖的权威性广被尊重。

维阿是第一位获得金球奖的非洲球员

直到2010年和2015年,与国际足联世界足球最佳评选合流,那是非常失败的操作。

只是2018年的金球奖将会花落谁家?梅西基本已经出局,C罗有着完美的上半年,世界杯开场还有帽子戏法,但葡萄牙队未能在世界杯上更进一步。最终夺冠的法国,有一批中生代新生代球星,但在梅罗震慑世界足坛十年之后,任何一个个体,都无法接近他们高度,所以任何候选人,不论从职业足球还是从国际足球的维度,都显得缺乏说服力。

今年金球奖又将花落谁家?

格列兹曼在各方面相对均衡,但在法国世界杯冠军球队里,又不是那么出挑;姆巴佩横空出世——其实他横空出世两年了都,俱乐部成就一般;博格巴、坎特和瓦拉内,都是如此。比较而言,亚军球队的莫德里奇成为了大多数人的首选。

我非常钦佩骆明先生的专业精神,他虽然是金球奖评委,但他每年投票,都会和同事们广泛征求意见,得出一个相对公允的结果。要在团队至上的集体运动里,挑出最优秀的那一个,“相对公允”十分重要,尤其在双星垄断相对暂停的一年。

换做是我,我也会选莫德里奇。一定意义上,莫德里奇捧起金球,也算是对前几年哈维和伊涅斯塔失落金球的一种补偿。

其他人选,我会如是排列:瓦拉内、阿扎尔、姆巴佩和坎特。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lyancowang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热门视频

    积分榜

    独家策划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