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新加坡总决赛落幕WTA是赢是输?莎威缺席折射另类尴尬

斯维托丽娜亲吻总决赛冠军奖杯

撰文/蓝骨头

告别秀,本该轰轰烈烈,别有一番噱头。不过,在WTA总决赛告别狮城新加坡时,却没有想象中的轰动。看看对阵阵容:斯蒂文斯vs斯维托丽娜,一位是美网桂冠得主,一位是“超五赛女皇”,分量也还可以,但不管是影响力还是关注度,很显然都无法摆脱被忽视的尴尬。告别之战,如此待遇,略有心酸。

五年新加坡之约,WTA赌赢了吗?

2014年,新加坡从伊斯坦布尔手中接棒,主办由每年表现最佳的女子网球选手所参加的WTA总决赛。这是世界网球中心从欧洲向亚洲偏移的一大信号,本该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

五年来,新加坡组委会也一直在试图找寻各种办法扩大赛事影响力,希望通过举办比赛来提升新加坡的城市知名度、影响力以及带动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

但当五年时光一晃而过时,做出不进行“续约”的却先是新加坡旅游局。在今年年初,新加坡旅游局便对外发布声明:“五年合约将在2018年结束,新加坡旅游和新加坡体育理事会一起评估了续约的可能性,但最终决定不进行续约。”

不续约的原因当然有很多,其中“总决赛没能产生巨大的带动效应和影响力”恐怕也是其中一条。尽管移师新加坡第一年吸引到12万9000名球迷观赛,这个数字在2017年时提升到了13万3000名球迷,也创下了该项赛事的历史纪录。但作为WTA总决赛,这项由年度最顶尖级球员参加的高级别赛事,13万的现场观众球迷难和四大满贯的到场球迷相媲美也是不争的事实。

落户新加坡时,当时的WTA主席兼CEO阿拉斯特女士期待这是一次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历史合作。而离别之际,回头看,很显然,五年新加坡的总决赛并没有实现WTA当年签约时曾设想过的美好愿景,世界网球中心从欧洲到亚洲的转移,也没有实现的那么彻底和具有历史意义。本希望在亚洲打造出一番网坛年终盛世的美好愿望也不得不落空。为了承办总决赛,位于新加坡中心位置,耗资13亿美元,拥有7500个席位的新加坡体育中心室内馆也没能在五年内“收回成本”。这五年,还是免不了“赔本赚吆喝”。

2016年时,WTA总裁西蒙曾表示,WTA希望为总决赛找到一处永久举办地。他当时说,WTA愿意“自豪地将新加坡称之为家。”如今,合约终了时,一拍两散。很显然,WTA和新加坡并没实现双赢。

莎威巨星缺席,新加坡前车之鉴引深圳重视

寸土寸金的新加坡,没有广袤的网球土壤,任这项高贵的WTA总决赛自由、任性地生长。这是告别新加坡之际,冷静思考时该有的一种态度。作为WTA历史上第九座举办网球总决赛赛事的城市,新加坡的网球文化没有那么浓烈,没有自己本土愿意着力打造和培养的“李娜式”的招牌人物,没有遍地开花的WTA赛事作为根基和土壤,自然也难以避免“赔本赚吆喝”的尴尬现实。

墨尔本网球氛围浓厚,是因为有百年赛事沿袭下来的传统;纽约网球氛围浓厚,是因为体育早已是美国人根深蒂固的一种生活方式,中国网球市场看上去很热闹,那是因为有这些年的办赛积淀和李娜这样招牌式人物的存在。

当WTA告别新加坡时,有一大尴尬不得不提,那就是球员本身的号召力的下降。回望在新加坡的这五年总决赛时光,2014年小威问鼎的那一年无疑是赛事最高光,最有影响力的一年。这就印证了一大竞技赛场不变的道理:赛事要想火,要想有足够的影响力,球星得有足够的分量。

再看看2018年的阵容,小威、莎娃作为当今女子网坛仍然是最具话题、最具影响力的当家球星早早告退便注定了这项告别战星味乏善可陈。纵然有大坂直美、有科贝尔这样大满贯级的球星,但乱世之下,她们想有小威这样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还是很难实现的。

当然,新加坡的前车之鉴,也是许下十年之约的深圳要面对的一大难题。本身征战了一年之后球员身心出发疲乏之势,再从欧美来一趟长途旅行是每个人都不愿意面对的选择。再加上小威、莎娃都也进入了职业生涯的末端,该如何造星、如何利用球星进行赛事宣传成为未来几年未雨绸缪之事。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体育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patozhang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热门视频
热门专题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