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战术板】迪帅变招自毁长城,萨拉赫无愧于最佳男主角

撰文/猫眼看球 防守部署细致入微且针对性极强,进攻手段简单粗暴但效率极高,继两回合完胜曼城之后,克氏红军又在万众瞩目的欧冠舞台完成了一场足以名垂青史的经典战例。此役,迪弗朗西斯科再度使用了逆转巴萨时的三中卫阵型,但他在择定二前锋的人选问题上出现了偏差,这直接影响了罗马在开场后抢攻阶段的进球效率。顶住压力的红军待红狼体能下降后发起了迅猛的反攻,萨拉赫的爆发成就了红军的大胜,他的早退也为次回合比赛留下了悬念。

【惨案的伏笔:折衷方案两不搭】

罗马与利物浦的对决看起来好像是两种足球风格之间的较量,但两家在战术层面的区分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作为各自联赛中有名的“神经刀”球队,罗马和利物浦在近年来无法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共同原因就是战术体系过于单调,前者从鲁迪-加西亚时期就开始执着于传控和渗透,后者在上一次(2015/16)参加欧战时就因为无法做到收放自如而痛失冠军。

这种局面在本赛季发生了改变,一直崇尚传控的罗马已经在逆转巴萨的比赛中展现出了一流的压迫和逼抢能力,以压迫式反抢作为战术基石的红军在近期已经具备了“能够出书”的低位防守技巧。迪弗朗西斯科敢于在生死战中启用“过时”的双中锋战术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克洛普在关键赛事中也能够放下身段主打防守反击。当意大利球队掌握了英式打法的精髓,英格兰球队开始钻研起防守反击战术,两家之间的对话已经有别于传统的“英西决”。

尽管利物浦的战术驾驭能力已经获得了明显提升,但在主场作战且多位主将受伤的情况下,克洛普并没有太大的可供转圜空间,他在赛前备战阶段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确立球队阶段性发力的时间节点,以及不同时段压上进攻时投入的兵力配置。或许是忌惮于红军在安菲尔德的恐怖战斗力,或许是考虑到“巨人战阵”在英超球队面前优势不大,迪弗朗西斯科排出了一个折衷版本的首发阵容:罗马的阵型架构是逆转巴萨以及罗马德比时的541/3412体系,但彼时作为双中锋战术重要支点的捷克中锋希克却被留作后手,机能能力和得分能力更强的云代尔升任先发。

三中卫/五后卫的防线部署可以有效地遏制红军的肋部进攻,云代尔&哲科的高快组合能够更好地利用对手防线中的空当。迪弗朗西斯科的权宜之计体现的是一种攻守平衡的思想,但从实战效果上来看,初出茅庐的土耳其天才云代尔辜负了主帅的信任,红狼方面本就有些冒险的客战策略因关键点的卡壳而崩溃。

【罗马的抢攻:混合攻击模式的利与弊】

“我们在客场不会退缩,我们要限制的不仅仅是萨拉赫,而是利物浦全队。”迪弗朗西斯科在赛前已经泄露了天机,做客安菲尔德的红军像两周前主场对阵巴萨时一样从开局阶段就主动向对手施压,意大利人的策略是依靠体格优势限制对手中后场的出球,切断红军前场三叉戟的地面补给通道,再利用五后卫在后场形成的人数优势迟滞对手利用长传发动的反击,消弭高位逼抢带来的风险。

罗马的阵型结构在有球和无球状态下的变化幅度很大,纳英戈兰和云代尔是5-4-1防守队形中的“边前卫”,也是3-4-2-1攻击队形中的内锋。迪弗朗西斯科的初衷是希望两人在进攻中会向中路靠拢,利用哲科的掩护在深入禁区的同时留意禁区前沿的二点球和乱战机会,在防守时切断红军中卫与边路队友之间的联系。

然而,迪弗朗西斯科显然是低估了红军的传切速度,也高估了己方后卫的单防能力。纳因格兰和云代尔无法在盯防中卫的同时兼顾边路防守,红军的两闸阿诺德和罗伯逊在接球后往往可以获得空位长传的机会,罗马的三名中卫在应付萨拉赫和马内的连续冲击时十分吃力,肩负盯人重任的胡安很难限制萨拉赫的推进,科拉罗夫和弗洛伦齐不得不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后场防守中,红军仅靠三名前锋的冲击就牵制了罗马的五人防线。萨拉赫不仅具备依靠绝对速度制造纵深威胁,还能够依靠令人惊叹的背身做墙能力压制身材高大的中卫控制皮球,带动更多的队友参与到进攻中,这种快慢有道、长短皆宜、完美兼顾边锋和中锋的全能打法在实战中几乎是无解的。

在成功地完成后场组织和衔接后,利物浦依靠锋线三叉戟的回撤接球巩固中场运输线,再通过中场球员的后插上形成纵向的撕扯和穿插,利用罗马高大防守球员不够灵活的特点,凭借不规则的轮转换位制造空间。克洛普在此役使用的两名进攻型中场米尔纳和张伯伦都有长期司职边锋的经历,两名球员在从中场向前弹出之后,既能在中路制造纵深压制罗马的进攻型中场和中卫,也能杀入罗马两闸的身后形成传中,这种错位进攻方式极大地促进了皮球在前场的流动,在高速跑动中处理皮球正是红军三叉戟的强项。

尽管罗马在前25分钟的控球率接近于60%,但在这一时段连续取得破门良机的球队却是利物浦,马内至少获得了两次打破僵局的机会。在防线危若累卵的情况下,迪弗朗西斯科依然指挥罗马球员全力压上进攻去博取进球,他希望在取得1-0领先之后再组织全员退守打反击。在意大利人的首发布阵中,中锋哲科的主要责任是做墙和掩护,纳因格兰需要承担很多压迫、反抢、衔接和组织的任务,真正的刺客就是此前多场比赛奉献关键进球的云代尔。可惜的是,被誉为“穷人版萨拉赫”的云代尔在罗伯逊的强硬防守下很难觅得空间,其数次尝试反跑接应哲科的传球都因为速度和体格不足而失败。

远射是罗马在上半场最具威胁的进攻手段

当罗马被迫用远射和边路传中的方式去强行攻坚时,希克缺阵的负面效应就显而易见了。新援范迪克对于红军后场正面防守和制空能力的提升有目共睹,红军在克洛普时代第三年终于具备了低位防反的条件,在哲科压制边后卫争抢第一落点的情况下,罗马需要希克的速度和冲击力来应付禁区内的激烈对抗,利用第二落点。

【变奏:张伯伦伤退打破中场平衡】

盘带高手库蒂尼奥的离队让红军通过中场的速度进一步加快,这种聚焦于两个禁区的比赛方式在联赛中的局限性很大,但比较适合战术针对性更强且注重攻守平衡的欧冠比赛。张伯伦在库蒂尼奥离队之后荣升为中场主将,这位由边锋/边前卫转型而来中前卫在对垒英超球队时的表现呈两极分化的走势——他在近三场(联赛/欧冠)连胜曼城的比赛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其可边可中、擅长持球冲击的特点大幅度提升了红军中场的弹性、活力、流动性和压迫强度,而在对阵球路直接、不关注控球的“空中部队”曼联时,其防守位置感不佳、制空能力薄弱的缺点又成为了红军的七寸。

由此可见,在对阵风格和曼联有些相似的罗马时,张伯伦的优势并不能最大化,他的弱点反而很有可能被对手加以利用。因此,当维纳尔杜姆在第17分钟火线入替换下意外受伤的英格兰人时,红军通过控制中场进而推动反击的序曲已经拉开了。在张伯伦离场之前,红军在阵地战中依赖于马内在前场的持球和组织,上赛季末的膝盖重伤导致塞内加尔人的爆发力和小范围变向和变奏能力下滑不少,他在人球结合时的精度、组织传球时的视野也无法与真正的10号球员相比,他的直塞球不够精准且失误率较高,在强侧持球时的视野和传球选择也有问题。

维纳尔杜姆的优势在于控球和护球十分稳健,跑动接应后的一脚传递和衔接比较到位,他的存在增加了一个高效的中场出球点和中转站,中场能够高效分配球权就能将三叉戟“推向”高位,他们可以在更加靠前的位置接球后直接冲击球门而不需要过多地分心于回撤组织。除了在中场扮演润滑剂的角色,维尔纳尔杜姆在肋部的突然前插进攻也很有威胁,荷兰人在两侧肋部游弋接球的走位模式对罗马的“阵眼”德罗西造成了很大的消耗,这位老将的补位、出球和衔接是维系罗马阵型架构的关键因素,完成对他的消耗和牵制意味着红军已经在中场争夺战中占据了主动。

【红军的反制:边路优势的建立与升华】

除了借助维纳尔杜姆的衔接和过渡来提升向前传球的成功率,红军在上半场中段还利用罗马体能下降的机会展开了高强度的逼抢和绞杀。在萨拉赫梅开二度的阶段(上半场最后15分钟),罗马的阵型处于了一种前后脱节、中场空虚的危险状态,他们在红军的高压冲击下形成了一个5-3-2的站位:科拉罗夫和弗洛伦齐迫于压力只能留在后场防守,云代尔没有积极驰援两翼而是留在前场等待反击机会。由于云代尔无法在一对一较量中击败罗伯逊,红狼被压制在后场时无法依靠长传简化反击,而只能依靠纳因格兰和哲科的回撤接球组织大兵团作战,罗马在由守转攻的瞬间很难及时向前弹出为持球人提供接应点,利物浦在此二人背身接球时会不遗余力地实施合围绞杀来争取二次进攻的机会。

萨拉赫首开纪录的进球源于哲科在中场的丢球(34’),在埃及人扩大比分的进球过程中(44’),罗马球员在快速退防中曾有过两次拼抢刀山球的机会,但他们输给了能量十足的菲尔米诺和萨拉赫,这在此前主场逆转巴萨的比赛中是十分罕见的。不同于曼城这样依靠精准传跑来完成快攻的球队,利物浦的快攻注重的是空间和区域解构,三名前锋凭借强大的奔跑、覆盖和脚下缠斗能力将很多二分之一球直接转化为进攻机会。

罗马在前30分钟的高位逼抢中消耗了太多体能,锋线乏力导致两名边翼卫攻守失据,科拉罗夫和弗洛伦齐既不能进攻中制造出有效杀伤,又无法切断了红军两名边卫和前场球员之间的连线,由此造成的阵型脱节和中场空虚自然会被擅长回撤衔接中场的红军三叉戟所利用。在主场逆转巴萨的比赛中,纳因格兰&希克组合在边前卫位置上达成了攻守平衡的效果,迪弗朗西斯科此役安排纳因格兰&云代尔靠近肋部活动,这等于是将边路战区的话语权直接交到了利物浦的手中。在马内和科拉罗夫打进第三和第四球的过程中,老将科拉罗夫的防区沦为一片焦土。

罗马在下半场初段连续扩大比分,萨拉赫两次攻击的都是科拉罗夫的防区

【总结:统治场地两端,红军把控时代脉搏】

如果比赛在第75分钟就能提前结束,那么利物浦今天的表现便堪称完美。然而,萨拉赫的提前离场却让比赛徒添波澜,克洛普基于保护绝对核心而做出的换人影响了比赛末段的战局走势。埃及人的离场导致红军制造纵深和门前终结能力下降了一个档次,红狼得以在最后时刻不断投入兵力实施反扑,两粒客场进球为他们保留了次回合翻盘的火种。

简化中场组织环节,依托强势的锋线和中卫在两个禁区解决问题,从根本上来说,罗马和利物浦都是通过相似的路径来到欧冠半决赛舞台的。无法在进攻中压制对手取得进球必然要付出丢球的代价,云代尔的失势和萨拉赫的早退都能引发波澜自然是不足为奇的。

不同于两翼锐度缺失、双前锋体能不足的巴塞罗那,利物浦可以通过最简洁有效的方式化解高位压迫,这意味着他们几乎不会在次回合做客罗马的比赛中被对手完全限制。库蒂尼奥的离队迫使红军在赛季中期完成了一系列受迫性交易和调整,中场控制力下滑虽然对联赛攻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范迪克的加盟和萨拉赫进攻权重的提升却让红军在快速反击方面的造诣登峰造极,这种务实而高效的比赛模式在欧冠赛场的威力是不可限量的。

(猫眼看球)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tracyzyang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热门视频

    积分榜

    独家策划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