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大人物】李琰:不看牌面 把自己的牌打到最好

[摘要]一番与世界与内心的激烈搏斗之后,她依然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胜利者。

】【

【大人物】李琰:不看牌面 把自己的牌打到最好

核心要点:

1、狂喜过后,李琰很快平静。平静得甚至出乎她自己的预料。如今的平静是此前数场内心的暴风骤雨过后的天晴。

2、队员都怕李琰。这个怕,一半是来自她要求高,一半是来自她要求多。她是一个比妈妈还严格的妈妈。

3、李琰的事业在前面跑,她的家庭就在后面紧着追。在跟女儿有限的相处时间里,她表现得很热情,近乎讨好,甘心当个被要求者。

4、“我从来不看自己的牌怎样,我就看出得怎么样。”这场与世界和内心的战役之后,她可能依然是位胜利者。

撰稿/车莉

编辑/张蕾、周岩、谢凤梅

中国短道队备战平昌冬奥会的微信群名字叫做“虎口拔牙”,李琰起的名字。

料想到会难,没想到这么难。

“12天的赛程,我们过得像一天似的,咱们短道速滑队历经磨难,全队最大的收获是耐心、信心和爱心,赤胆忠诚,钢铁意志,敢打必胜,永争第一,必胜的信念一直都在!在体育比赛中的喜怒哀乐唯有当一切都静下来后,慢慢品尝……”平昌冬奥会短道比赛结束,经过了一夜未眠,李琰在2月23日清晨写下这段话。

从2006年5月24日回国,李琰在中国短道速滑队主教练的位置上耕耘了十二年。三个奥运周期,她帮助中国女队在温哥华冬奥会上包揽全部四块金牌;索契冬奥会上,短道所有男女8个项目中全部闯入决赛;平昌冬奥会,她排除万难指导武大靖实现了中国短道速滑男子项目金牌零的突破。

昔日弟子王濛说,李琰“是要改变中国短道历史的女人”。

休息室里死寂的半小时 紧攥着两面指挥旗

平昌短道收官日,男子500米决赛,武大靖一骑绝尘,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摘得中国代表团首金,这也是中国短道历史上的首枚男子项目金牌。

冲过终点的武大靖冲向李琰,一下子没刹住,回头再冲,师徒俩才拥抱在一起。李琰跪在防护墙的软垫上,笑容灿烂。

【大人物】李琰:不看牌面 把自己的牌打到最好

李琰最后一天终于笑了

来到平昌19天,金牌梦之队一金未得,遭遇判罚争议,面临各种困境,李琰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我每天晚上吃一颗安眠药睡觉,睡到凌晨两点就醒了再吃一片,五点钟再吃一颗……”

前四个比赛日,李琰都是一身红装,连指甲也染成了红色。最后一天,她换上了代表团红白相间的领奖服,并让每个队员都穿了这一件。她说,就是要有必胜的信念和决心。

指挥的旗子换成了黄色,还有毛衣和袜子也都是黄色。那是金牌的颜色。

【大人物】李琰:不看牌面 把自己的牌打到最好

李琰把红色指挥旗换成黄色,金牌的颜色

狂喜过后,李琰很快平静。平静得甚至出乎她自己的预料。

“我也奇怪为什么我今天没有哭。”她说,“可能我晚上回到房间会哭吧!”带着不事张扬的通达与喜乐。

如今的平静是此前数场内心的暴风骤雨过后的天晴。

2月13日,平昌冬奥会短道比赛第2个比赛日。30分钟内,中国队连续被判4次犯规,失掉两个夺金点,李琰找裁判理论,无果。

【大人物】李琰:不看牌面 把自己的牌打到最好

李琰找裁判理论

赛后的中国队休息室,寂静地令人窒息。

李琰手里紧紧攥着她那两面指挥旗,坐在她的专属位置,表情严肃。对面墙上是鲜红的国旗。李琰时而注目凝思,时而闭目皱眉,时而扶额长叹。见到此景,队员们悄悄拎起自己的冰刀鞋,默默退了出来。

半个小时后,她站了起来,从包里拿出早已凉透的派,吃了两口。开赛以来,她几乎没有正经吃过一餐。

手机响了。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调整了面部表情和语气,才接起电话:“稍等,我一会出去接受采访。”

“我们拍张照吧,我发给我女儿看。”她突然转向我,说。

她对着镜头露出一丝笑容。

在李琰的排解压力方式里,没有倾诉这一项。音乐,或者翻看女儿的照片才是她的良药。此时她也想给自己的“情绪调节器”发去“我还好”的证明。

“我想明白了,是我们没有做到最好,给了裁判判罚的理由,要尽快放下,专注后面的比赛,帮助队员不犯错误……”她用沙哑的嗓音缓缓地说。更像是说给自己听。

2月20日的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当韩国队在致使加拿大队摔倒、超过中国队获得冠军。随后滑过终点的中国队和加拿大队却被判犯规取消成绩之后,李琰的愤怒和委屈再也按捺不住,她与裁判理论,被拒。在会议室外苦等一个半小时递交申诉,被驳回。铁娘子的泪水溢出眼眶。“裁判的判罚不具有一致性,现在(判罚的尺度)很难判定。这个项目越来越难看懂,对于教练员来讲不知道让运动员去规范什么、回避什么,如果要求谁都不碰谁,就去滑大道了……希望有一个解释,为了项目的发展。”接受媒体采访时,她强烈的情绪和拼命地理性搞得她有些不知道该怎么组织语言。她说服不了自己。

【大人物】李琰:不看牌面 把自己的牌打到最好

铁娘子李琰心里有委屈

但回到队里,她坚持跟队员说:不要受到影响。

5天42场指挥 嗓音嘶哑的定海神针

平昌之行,李琰所承受的远不止这些。出发前夜,韩天宇腰伤复发,主力队员在最后时刻的缺席。李琰一边整理心情带着现有队员先出发,一边还要时刻惦记着留在北京的天宇。

直到2月6日韩天宇确认能够赶到,李琰提着的心才算放下了一半。做出让天宇打满全项的决定是需要勇气的。训练中,她用尽了各种办法,希望迟到的天宇能够尽快找到状态,跟上队伍的节奏。

每场有中国队队员的比赛,都能看到李琰在场边指挥的身影。在短道速滑项目上,大部分国家的主教练都是身强体壮的男人,每次比赛,在拥挤的教练区里,在一大群张牙舞爪、神情严肃的男人堆里,这个娇小的女人显得格外扎眼。激动时,她会不顾一切地爬上防护垫,忘情地挥舞着双手,扯着嗓子嘶喊。在场上比赛的时候,赛场很大,声音也很嘈杂,但她的队员们总会穿过人群,精准地定位她和她的嗓音。

【大人物】李琰:不看牌面 把自己的牌打到最好

激动时,她会不顾一切地爬上防护垫,扯着嗓子嘶喊

“短道速滑是一个意外很多的项目。在比赛场上,面对一些突发的情况和判罚的时候,唯一能帮我们争取的就是教练,可以说,在那个时候,她小小的身躯就是我们整个团队的依靠,她站在场边,我们就像吃了定心丸。”武大靖说。

平昌冬奥会短道比赛,中国队满额参赛,五个比赛日,李琰的指挥一共是42场次。而出场次数最多队员的武大靖,也仅仅是滑行了10次。

“每上场指挥一次,就像拼了一回命”。李琰经常自嘲,当教练不仅是个脑力劳动,更是个体力活 。而这只是奥运会,如果换个赛程紧、项目多的比赛,这个数字可能还要翻上一倍。

疯狂的女人 又严苛又唠叨

队员都怕李琰。这个怕,一半是来自她要求高,一半是来自她要求多。

“认真跑,不要着急”,“不要看手机,小心崴了脚”,“站起来走走”,“腹式呼吸”,“拉伸腿”,“吃饱了吗”,“睡好了吗”,“别感冒啊”……

在韩天宇心目中,李琰就是一个比妈妈还严格的妈妈。“在外训练时,她甚至会挨个敲我们的房门,叫我们起床,你能想象到母亲做的事,她基本都在为我们做着,对熟悉的人,她会比较唠叨,但是这些唠叨还都是为了你好。”韩天宇说。

【大人物】李琰:不看牌面 把自己的牌打到最好

李琰给韩天宇悉心照料

事无巨细,处女座的李琰要操心的事情太多。每次比赛结束后,她都是最后一个离开,一直等到最后一名队员放松结束或是尿检完毕。离开休息室之前,她会把物品归位,垃圾都处理掉。

相处了7年,韩天宇越来越能体会教练的不易,“老师很卖力,非常辛苦,也很心疼她。训练时,我们站多久老师就站多久,晚上休息的时候还要制定训练计划,训练笔记不知道写了几大本。在比赛时,老师要现场指挥我们,为了让我们听到,她的声音一直比其他教练大。”

2018年是武大靖跟李琰训练的第8个年头。

“在训练场上,她是非常严厉的‘后妈’,经常喊到喉咙都哑了,但在生活里她从来不会和我们发火,无时无刻不惦记着我们,真的把我们当孩子。”新科奥运冠军武大靖说,“有时候逆反心理,她让我往东我就往西,但是后来坐下来想想,她还是为我们好,可能一时不太理解,觉得自己已经明明做到最好了,还让我们去……永远不满意。严厉有严厉的道理吧,这是一个有责任心的教练的体现。”

【大人物】李琰:不看牌面 把自己的牌打到最好

有李琰在,武大靖就像吃了定心丸

李琰的另一个弟子、美国奥运冠军阿波罗给师父打10分,“最优秀的教练”。阿波罗说,严格的李琰是个“crazy woman”。当年李琰给阿波罗所在的队伍制定了约4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计划。结果,计划只开始了15分钟,全队累趴。阿波罗反对李琰的“疯狂”,李琰瞪着眼睛说:“如果你想赢的话,你必须疯狂。”

多年后,阿波罗感慨:“我非常尊敬她这一点,因为她全身心地付出了,希望自己的运动员能爆发出最大的潜力。”

这次冬奥会的奇兵,17岁的李靳宇就是李琰慧眼识珠,最后时刻带到平昌。夺得女子1500米银牌之后,李靳宇首先感谢的就是教练。

1966年出生的李琰今年已经52岁了,队里最年轻的队员不到18岁,资历最老的队员也不过二十来岁。李琰玩笑着说,“我家每天要养20多个孩子。” 而现在队里的孩子们已经不叫李琰“后妈”了,他们更喜欢把李琰叫做“老师”。

“我们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可以休息,但这么多年,老师从来没有因为身体请假过,老师发烧39度的时候,她没有跟任何人说,就和没事一样来训练场,一直坚持到所有训练结束才和我们说她今天身体不舒服。因为她知道,她倒下我们的气势就没有了。”武大靖说。

事业在前面跑 家庭在后面追

李琰带领短道速滑队在平昌虎口拔牙,闺蜜郎平发来消息鼓励:“这么困难的情况也是给队员们难得的锻炼,相信咱们和孩子们都会通过这样的磨练变得更成熟,更强大。奥运会就是这样残酷的较量,只有坚持到底的人才能笑到最后。”李琰回复:“谢谢你的鼓励和陪伴,我们咬住,坚持到底。”

两位中国体育的铁娘子相识于2005年,郎平执教美国女排,李琰执教美国短道速滑,在大洋彼岸的克罗拉多斯州普林斯市的奥林匹克中心,食堂、宿舍,两个独在异乡的中国女人惺惺相惜,互相鼓励。

【大人物】李琰:不看牌面 把自己的牌打到最好

两位体坛铁娘子

李琰说,她是个“无趣”的人,朋友不多,爱好也不多,唯有郎平是她的偶像。郎平称李琰是“姐们儿”。李琰发的朋友圈,除了短道速滑和女儿,有关郎平和女排的内容也占有一席之地。

她们都喜欢把队员叫“孩子”。里约奥运会前,李琰组织短道速滑队的孩子们到女排的训练馆观摩、打气。郎平和中国女排凯旋后,把全队的签名排球和画册送给了李琰。平昌冬奥会前,郎平给李琰发消息,并托我转达:“要把女排的祝福和好运带给中国短道队”。

除了工作,两人相聚时也会聊家常。一次与郎平聚会中,李琰说到有人给她看过手相: “我这个不好,最后事业爱情家庭都并到一起了,就是拼命三郎。当时给我看手相的人说我到老年可能会孤独,给我吓得,美国时间夜里两点多了,我给我爱人打电话,告诉他我爱他,爱这个家。”

【大人物】李琰:不看牌面 把自己的牌打到最好

李琰给郎平看手相

李琰的事业在前面跑,她的家庭就在后面紧着追,从欧洲、美国再到国内。队里的外教经常带着四五岁的孩子来看训练,李琰总是第一个冲过来哄娃,把孩子抱在怀里,小心地摘下上冰时戴的手套,捏着宝宝的小脸蛋。

女儿贝拉这么大时,李琰却和她相隔两地。

“每次我走的时候,她会把家里面所有我的照片都收集起来,装到口袋里,然后放在她的枕头下面。送我时特别乖,不怎么哭,就只是挥挥手。”说到女儿,李琰眼圈有点红,她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我印象里好像就哭过两次吧。”

为了配合李琰的事业,贝拉中断了在美国的学业,跟她一起回国。“我们讨论过,后来想想,一家人还是要在一起。孩子很快就长大了。”

【大人物】李琰:不看牌面 把自己的牌打到最好

女儿贝拉已经初长成

贝拉来了北京。但是,夏天的李琰要带队外出夏训,冬天的李琰要带队全世界各地比赛,而平时则一周六天的待在训练馆。

同样是“妈妈”的角色,李琰对队员和对女儿的态度和方式截然不同。在跟女儿有限的相处时间里,她表现得很热情,近乎讨好,甘心当个被要求者。

出征平昌前,队伍准备第二天出发去上海集训。李琰晚上八点多回到家,疲惫不堪。贝拉突然很有兴致,说:“妈妈,我们一起去吃冰淇凌去吧!”李琰立即强打起精神:“好啊,太好了,这样美好的时光,走啊,我们就吃冰淇凌了。”

吃完冰激凌,母女俩难得地一起逛了个街。贝拉有三十块钱,她就要按三十块钱花。李琰反倒成了孩子:这个,贝拉的裤子可以买一个;那个,袜子是不是也可以买一个?“贝拉就说,你这样不好。你这个是没有预算的,我现在要控制你了。”

【大人物】李琰:不看牌面 把自己的牌打到最好

李琰和女儿贝拉

李琰特别享受这样的时光。这也是为什么她从不把工作的情绪带回家。

“每一个状态都放在不同的地方,我会把生活和工作分的很开。”

不看牌面 把自己的牌打到最好

实际上,在索契冬奥会后,李琰曾认真考虑过自己的去留。

“当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不知道以后要做成什么样才算好。”

选择留下,还是因为难以割舍热爱。平昌冬奥会摆在面前时,她想到责任和交代,既是对孩子们的,也是对自己的。

“那种责任感就是,你不能让他们(队员)的汗水白流,你不能让他们的辛苦白费。当然你也要为你自己的付出得到一个很好的解答,你不顾家,什么都不管了,然后就做一件事情,那你就要做好它。”李琰说。

【大人物】李琰:不看牌面 把自己的牌打到最好

李琰指导队员

李琰和她的队员们都深知,想在韩国队的主场夺金,就跟在虎口中拔牙一样艰难,但是他们要做的就是迎难而上。

最终,小将崭露头角,名将实现突破,集体项目表现不俗,李琰算是对团队和自己都有了交代。比赛结束后,李琰才说起,奥运会期间她靠着吃安眠药入睡,这种因为焦虑而产生的失眠渐渐被接纳成了“伙伴”:“有很多技战术都是半夜想起来的。不知道为什么就醒了,一睁开眼,头脑是飞快在转的,然后很多灵感都来自于那个时候。”

“我从来不看自己的牌怎样,我就看出得怎么样。”这场与世界和内心的战役之后,她可能依然是位胜利者。

“你必须要承受困难和逆境,有什么牌出什么牌,把自己的牌打到最好。”

【大人物】李琰:不看牌面 把自己的牌打到最好

中国短道速滑平昌大合影

本文系腾讯体育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sarahxie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热门视频
热门专题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