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体育改变命运 而我手中的笔何尝不是呢?

文/徐思佳

186小时15分钟的飞行时间,98169公里的飞行里程,62趟航班,我可以很简单地用数字总结我的2017,却想不出要怎样和大家分享他们的故事。

在一些人的眼中,体育记者是值得艳羡的,我们是离冠军最近的人,在林林总总的比赛和活动中可以遇见无数的体育明星。其实,“体育明星”这四个字本身就意味着残酷,从事体育的人那么多,真正能从金字塔底爬到顶峰的人能有几个呢?对于观众而言,体育可能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和放松身心的方式,但对身处其中的运动员而言,体育是他们的全部。

回望这一年,最触动我的,其实是两段基层采访的经历,采访的对象不是明星甚至我都叫不出名字,但感谢他们第一次让我意识到,体育,有时是一个人的“命”,而我手中的笔何尝不是呢?

2017年5月,整个“武林”陷入了一场信与不信的危机,太极再次成为风口浪尖的质疑对象。那个时候,我去了中国太极拳的发源地,温县陈家沟,在那里见到了很多祖祖辈辈都以教拳为生的家庭,从头发花白的老人到天真懵懂的孩子,那里的所有人自打出生那一刻就决定了他们的未来——打太极拳。

他们热情地招待着我这个外乡人,很快就能像熟人一样攀谈,但当我掏出录音笔、和采访的本子时,我从他们眼里看到的竟然有一种恐惧和不安,说实话,那态度有点让我胆怵。“不说了,关于太极多说就多错,网上那些报道看了我就生气”,68岁的太极老人陈立法几乎每隔几年就要频繁地应对一些上门的记者,解释的话说了上百次,但对于太极的争端一直不眠不休。

他和我说,从他的祖辈到他的儿子、孙子自打学会走路就开始打拳,没通电的那会儿在地里黑灯瞎火地一遍遍练拳。他们不管外界有多少人借着太极发财,有多少人指着太极劈头盖脸地骂,太极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辈子都要干的事儿。

2017年11月,为了回访那些从恩波格斗遣送回去的格斗孤儿,我又去了大凉山越西县马拖乡。那六个小时的山路,至今想想都令我害怕,从窗边往下看去就是陡峭的悬崖,我开始不停地联想这些孩子们坐着中巴从大山里走出,经过这段路的时候会是怎样的心情,而从成都回去的时候又会是怎样的景象?

“远离毒品,预防艾滋,洁身自好”村里随处可见的大红色标语好像在提示着你这里曾经经历过什么,

在红色的口号下,一群孩子握着捡来的树枝追着废弃的自行车轮绕着圈跑。很庆幸的是,因为媒体的曝光和政策的帮助,格斗孤儿们都被妥善安置到了县城最好的学校,即使不用打拳也能成为村里孩子都羡慕的对象。

村里人说起拳击,一脸骄傲,都有些滔滔不绝跃跃欲试,孤儿阿牛的表哥今年30岁,一直在采访中帮我翻译,很惭愧的是我已经记不得他的名字了。只记得他说,他从六岁就没了爹,后来妈也没了,从来没上过学,现在自己一个人过,到处打工,因为没钱担心娶不着个媳妇儿。他打心眼里羡慕这些有学上上的格斗孤儿:“村里比这些孩子还穷的同龄人还能有20个左右,现在也没学上。”

他笑着和我打趣,“你看我这身体是不是也挺适合打拳的?”就算是玩笑,我也能听出,在他眼里,打拳是能帮助他们改变命运的。

孩子们从拳馆回到大凉山的那天,我在采访其他比赛,没能去成都采访,但他们的教练在朋友圈发的一段话,我却永远不会忘,他说:“(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愿你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在这个一切话题都会被快速消费、遗忘的糟糕时代,也许这些事情可能都只不过是小插曲很快就没人记得。从这两个村回来后,我时常会提醒自己,作为采访者、记录者,请记得一定葆有初心,足够客观、真实地讲述这些故事。

体育,有时是他们一个人、一家子的“命”,而我手中这根不起眼的笔又何尝不是呢?

(所配视频与原文内容无关,仅供延伸阅读)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simshao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热门视频
热门专题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