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二次转会现前所未有冷清 中超队改走养成路线

体坛周报特约记者未济报道

本周,2017中国足球夏季转会窗口正式开放,和以往还未开窗,便不断传出大牌外援与中超各队眉来眼去的绯闻不同,此次二次转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冷清。即便是土豪球队,也都在不断地示意地方媒体,在事情没有最终敲定前,尽量不要热炒该队的引援进展,可见,在足协新政的实施下,各队还是尽量不去当出头鸟。

二次转会现前所未有冷清 中超队改走养成路线

中超转会市场空前冷清

然而,调整是必须的,对于一些急需改变的球队,比如争夺亚冠资格的球队,比如争夺联赛冠军的球队,再比如身处保级区的球队,显然这些球队都希望像往年一样,通过二次转会,提升军备竞争力。那么如何尽快吃透游戏规则,才是各队首要任务。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中超很可能会从“货币战争”变成以物易物的史前时代。道理很简单,按照足协规定2000万和4500万的内外援转会费上限,再比对一下近三年中超转会市场的通胀水准,谁都明白这样的价钱在中超别说抢手球员,就连边缘人基本上都划拉不着几个。但人民的智慧总是无穷的,如果任何一条规则所带来的好处低于它所产生的损害的话,人们就会通过寻找漏洞来逃避处罚,这个规律其实在其他领域同样适用。也许足协的办法恐怕不会真正抑制球员的身价,只不过转会操作要变个方式。

很显然未来的转会交易,交换将会变得很常见。球员的身价不再以货币的形式体现,也很可能让中超的转会市场出现类似NBA转会出现的三方甚至多方交易。打个比方,A俱乐部想从B俱乐部引进一名明星球员,但自己没有符合B俱乐部引援标准的“赠品”球员,而B俱乐部又相中了C俱乐部一名球员,这样的话,A俱乐部就要想引进B俱乐部的明星球员,就先要想办法促成B、C两家俱乐部交易……在中超混,你得学好初等数学。

除了挖空心思利用规则在新政框框里闪转腾挪外,据一些经纪人透露,目前转会市场开始向“低幼化”方向发展。这里的所谓“低幼化”球员是指1999年以后出生的球员。“现在一些俱乐部在新政面前,未雨绸缪,打起了99后的主意。年轻球员变得抢手起来。”

青少年球员的培养、梯队的建设本就是俱乐部工作的一部分,然而,此前由于“金元主义”至上,许多俱乐部只注重一线队建设,认为只要有钱就能买来人,所以对自己梯队建设漠不关心,或是敷衍了事,当新政到来时,陷入了人荒,也因此出现了年轻球员上场几分钟便被换下来的应对策略。然而,随着U23政策的更加严格和严谨,钻空子的代价也变得充满了风险,于是俱乐部开始将目光转向比较有潜力的年轻球员,“这种半成品,买过来好好培养一下,没准能顶上来一个,省的到时候抓瞎。”

于是,原本属于俱乐部梯队本职工作,却因为新政,倒逼到着一线队开始玩起了养成模式。这在一些人看来,或许是新政具体实施后的好处——毕竟各队开始重视年轻球员。然而,新政看上去是均贫富,但实际操作起来,受伤害的很可能依旧是中小俱乐部。

因为当新政到来是,家底大的俱乐部更容易调整策略主动适应规则,而中小俱乐部无法调动更多的资本和资源。新政势必会使国内年轻球员身价暴涨,而中小俱乐部引援抢不过大俱乐部,自己培养的球员在高薪诱惑下也很难用长期合同约束住对方。目前这种情况已经有所显露:一些以青训见长的俱乐部在跟队内一些不错的年轻球员谈续约时往往很难进行,要么球员狮子大张口,要么索性不续约,而不续约就被废的例子,又俯拾皆是。这显然不是中国足协在制定新政时想要看到的局面。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currytian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