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解读热点,挖掘真相

28

5/29 写在人类登顶珠穆朗玛峰60周年

商业登山改变珠峰
  今年4月27日,三名欧洲登山者在位于7000米高山的大本营上,与上百个夏尔巴人爆发了群殴,被称为“史上最高冲突”。这一事件拉开了珠峰首登60周年新高潮的序幕,随后的一个月,有人丧命、有人破纪录,在我们这个星球最纯净的世界屋脊,商业登山让此处不复平静,也充满了低处人间的喧嚣与混乱……  ■专题撰文 刘璟文 十一郎

  5月29日是人类登顶珠峰60周年。1953年5月29日,新西兰探险家埃德蒙-希拉里和尼泊尔夏尔巴人丹增首次登顶珠峰。60年来,8848.48米不再是不可征服的代名词。截止2012年登山季结束,已有6322人次(统计来自8000er.com)成功登顶。

  为纪念首次登顶60周年,2013年度的珠峰登山季,有超过2500人来到位于尼泊尔境内的珠峰南坡营地,希望向顶峰冲击。而在中国西藏,也有约150人计划从北坡攀登。登顶珠峰依然是冒险者的梦想,但已不再像上世纪初那样遥不可及。仅在今年就有一大批和珠峰有关的纪录被打破:5月20日,失去双臂的加拿大人高塔姆成为第一个成功登顶的未带假肢截肢者;5月23日,日本登山家三浦雄一郎以80岁高龄刷新了最老登顶者的纪录;5月24日,尼泊尔人普尔巴第21次登上珠峰之巅,追平登顶次数纪录。

  如今,登珠峰早已不是专属于职业探险家的运动,随着更多业余爱好者的加入,这已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商业登山改变了这一切。

01

昂贵? 30万打底,这是少数派运动

  所谓商业登山,是指登山客户支付一笔费用给探险公司,由探险公司负责高山上的服务。一般而言珠峰商业登山服务方提供:向导的贴身服务、氧气、营地服务、适应训练、物资运输、危险线路的安全保障、医疗救助等,但不保证一定登顶。简而言之,就是“能力不足金钱补”。客户之间更多的是各顾各的关系,而不一定是彼此协作的关系。因为这种攀登方式,登山客户主要依赖探险公司的服务才能成功。

  珠峰至今已有数千人次登顶,绝大部分是近20年通过商业登山实现的。正是通过商业登山,很多普通人才能够实现“世界最高峰之梦”。 当然,这个梦很昂贵。

  目前民间爱好者想要攀登珠峰,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国外登山服务公司,从尼泊尔境内的南坡出发;二是经由北坡,这条线路目前只有西藏圣山探险公司有经营资质,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都来自西藏登山学校。

  此前有媒体报道,从北坡登珠峰的“门票”高达28万元人民币,让人惊呼这是一项贵族的运动。但腾讯体育致电圣山探险公司,工作人员解释这种说法并不准确,“首先,并不是有钱就能攀登珠峰,必须通过中国登山协会获得攀登8000米以上高峰的许可并通过体检,才有攀登珠峰的资格;其次,公司收取的主要是服务费,并非所谓‘门票’,其中包括营地、向导、协作等强大的服务团队,根据涵括的内容不同,收费也不一样。”

  据详细了解,高山探险必须的装备(自己购置较好的全套装备至少4、5万)以及高山氧气瓶等费用并不包含在内,另据一些山友反映,还需要给向导及协助一些“小费”,才能确保他们尽心尽力的服务。如果想要顺利登顶,攀登的总花费肯定在30万以上。

  登山就是一项烧钱的运动,据中国登山协会前秘书长于良璞介绍,1960年中国首次登珠峰,当时政府一次性下拨几十万美元的外汇,那次攀登珠峰的花费差不多相当于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的全部投入费用。而2003年由业余爱好者组成的中国登山队,服务阵容也是空前强大,预算约为180-220万,这还不包括十几万美元的雇佣夏尔巴的费用。

  尼泊尔南坡被视为难度系数相对较低,这里的商业登山开发也较早。有多家国际大公司进驻这个市场,互相之间存在竞争,服务和配套也相对完善。近年来攀登珠峰成本上涨,很大部分原因是尼泊尔政府提高了对登山者的收费,其中春季(也是旺季,5月是珠峰最适合攀登的时间)个人收费达到2.5万美元,团队登山相对便宜,相当于1个人只征收1万美元。再加上训练费、营地费、伙食费、挑夫费等,总费用将达到4-6万,甚至更多。

  巨大的花销对于中产阶级来说都是难以承受之重,有些爱好者倾一辈子的个人财富来到珠峰,或许是这辈子唯一一次机会,这也会影响他们的心态。去年5月底,一位33岁的加拿大女登山者丧命珠峰,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她太心疼钱。出事前,专业的向导劝她,前方出现了拥堵、务必返回,她的回答是:“我花了很多钱才来到这里,爬到顶才是我的梦想。”

  像来自西班牙的罗塞尔探险公司,属于面向高端客户的服务公司,他们推出的攀登珠峰报价接近10万美元,提供服务的都是经验丰富的顶级夏尔巴。

  商业登山面向的是业余爱好者,昂贵的花费会增加他们的安全系数。想要攀登的人太多,珠峰只有一座,属于稀缺资源,提升价格是是杠杆调节的一种方式。2012年5月26日,珠峰南坡就因为同时冲顶人数太多而不堪重负,出现“大堵车”,导致4名登山者丧生。而北坡虽然登山人数不多,但来自西藏登山学校的向导和协助经常供不应求。中国登协的罗申就感慨:“攀登珠峰毕竟还是属于少数人的运动。”

02

垄断? 商业登山,避不开的“守护神”

  去年登山季,一名“穷游珠峰”的山友闹出了不小动静,他就是在圈内颇有名气的王天汉。2002年还是僧人的他就曾登顶珠峰,2008年他又作为摄影师参与了“圣火登珠峰”活动,经历相当传奇。但他后来在7800余米处被圣山公司的向导捆绑下山,“珠峰绑架案”在当时非常轰动。

  事后圣山探险公司证实,王天汉没有获得攀登至珠峰海拔7790米二号营地(攀登7000米以上的山峰必须要有国家体育总局的批复许可,有此许可才可攀登),属于“偷登行为”,攀登时没有协作向导,也没有高山氧气,已经严重威胁到自身的生命安全。当时由西藏登山协会发出下撤指令,由圣山公司代为执行。

   此事引发了在国内各大登山论坛都引发激烈的争论,但业余登山爱好者都一边倒地站在王天汉一边,指责西藏登协和圣山公司为了商业利益,限制人身自由。但在专业人士看来,圣山公司的处理方式确有不妥之处,“偷登”属于违规行为,应当予以禁止。

  中国登协认为,坚持登山许可的审批制度,还是从登山者的安全角度出发。据统计,1957-2000年间,国内登山遇难人数为33人,而仅在2012年,国内山难人数达到45人,其中不少属于“偷登”。“目前登山者的行列中各种各样的人都有,能力和经验参差不齐。”罗申表示:“中国登协会根据登山者的身体情况、技能和经验,才考虑是否发放登山许可,这也是对登山者的生命负责。”

  有业余登山者认为,国内处于行业垄断的情况,形成了一条不可触动的利益链条,存在收费价格不合理、审批时间长等问题,但无法得到解决。曾经多次组织国内和国外攀登珠峰的张少宏则表示,国外也有很严格的审批制度,“并不是说你有100万就一定能爬山,也要经过体检和认证。”

  圣山探险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能提供北坡登珠峰服务的机构,在中国登协看来,其他公司目前还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尼玛次仁认为:“民间登山产业的发展,包括西藏登山学校和圣山探险公司的成立,改变了两种人的命运:对于学员来说,从农牧区的普通年轻人变成登山向导、协作,改善了经济状况;对于登山爱好者,则有了实现登顶世界高峰梦想的机会。”

  在南坡同样存在着对“垄断”的抱怨,针对的主要是夏尔巴人。夏尔巴人大多居住在中尼边境,是常年生活在高海拔的山地民族,可以说天生就擅长爬山。从20世纪20年代起,夏尔巴人就为喜马拉雅山上的登山者充当向导和协助,从中收取的酬劳几乎是他们的全部经济来源。

  今年4月27日,三名欧洲登山者在位于7000米高山的大本营上,与上百个夏尔巴人爆发了群殴,被称为“史上最高冲突”,结果是三名有着丰富经验的登山者被投掷石块,险些丧命。冲突起因各执一词,夏尔巴方面称三名登山者在没有补充氧气的情况下,想从一条新的路线登顶,并危害到了其他人的安全。而其中一名被袭击的登山客西蒙尼-莫罗则坚称他们没有妨碍到任何人,并指责夏尔巴自认是“山大王”,不允许别人另辟蹊径,想要独占线路“获取暴利”。

  据介绍,目前的珠峰登山客中约有90%为商业登山,基本上都离不开夏尔巴人作为向导,区别只是在于夏尔巴与登山者的比例不同,如果想省钱,可以是一个夏尔巴带领一个多人登山团队,如果不计成本,则可以多名夏尔巴向导和协助辅助一人登山,安全系数自然更高。夏尔巴人向导的收费大约是5000美元一周,如果是经验能力出众、也有名气的顶级夏尔巴,收费还会更高。

  虽然花费不菲,更多的人仍把夏尔巴人视为“守护神”,很多登山者还会自称“客人”,尊夏尔巴为喜马拉雅山的“主人”,毕竟向导和协助的工作也是冒着不小的生命危险。每年都有夏尔巴在工作中遇难,截止今年登山季,就已有至少5名夏尔巴向导丧生。

03

安全? 珍爱生命,挑战极限须理性

  在我国,相对于专业登山,民间登山起步较晚。据中国登山协会高山部部长罗申介绍,2003年是民间登珠峰的重要节点,包括王石在内的7名业余爱好者成功登顶,加上正值非典爆发期间,央视直播和介入让登山运动得到极大的推广,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登山运动的行列当中。

  其中最受关注的,无疑要数企业家王石,他一度成了民间登山的代言人。作为一名狂热的登山爱好者,他毫不讳言登顶为自己公司带来的广告效应,“作为公司长远的广告形象策略来讲,即使我当时登顶不成功,也无疑会让公司品牌得到提升。”

  在坊间故事里,王石是被人“拽”上珠峰的,但大部分人都受其“当时在山上,只是身体有些不适”的豪言所误导,也视登珠峰如等闲。很多人此前没有经验的爱好者,怀着一腔热血加入了登山者的行列,他们也取代专业登山运动员,成为登山大军的主要部分。从而不少人在认识上形成了一些误区——登山就要登珠峰,登珠峰就要到顶峰。

  “8848当然有它的意义所在,毕竟是海拔最高。”张少宏曾经在2005年作为珠峰测量登山队队员成功登顶,目前他是大地探险公司的负责人,经常组织境内外登山活动,“真正登山的顶尖高手未必会把珠峰视为终极目标。像埃德加峰(海拔6618米),虽然高度不够,但挑战性甚至比珠峰还要高。”攀登珠峰属于高山探险的范畴,尽管在高山探险中,珠穆朗玛峰也并非难度最高的,但她绝不是普通人随随便便就能征服的——人类首登珠峰之后的50年,珠峰登顶的总死亡率是8.27%(据中新网),而新世纪之后,这一数字不断攀高:2001年14%、2003年12.7%、2006年11%——商业登珠峰规模化之后,安全问题更为凸显。

  登山作为人类征服自然和探索自然的象征,很多不成熟的登山者就把登顶视作登山的最终目的,而执着的冲顶行为,也导致很多危险情况的发生。有个资深的美国登山者,经验非常丰富,多次担任攀登珠峰的向导工作,但这辈子还没有登顶。据说他曾经有两次“无限接近”顶峰的机会,但因为天气或身体等条件不完备,最终都放弃了。但他丝毫不觉得遗憾,“如果这辈子没到过珠峰之巅也没什么。但如果我冒险冲顶,或许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了。”

  西藏登山学校校长尼玛次仁是藏族登山名家,他建立的登山学校培养出大批从事向导、协助的登山人才,他也同意这样的观点,“登山是一种体验,是对自己的挑战。你的极限到了,你感受到了,那就行了。不要太执着,挑战的机会以后有的是,但生命只有一次,不能不爱惜。”

  在王石登顶珠峰前,黑龙江人阎庚华在2000年成为中国业余登山第一个到达珠峰顶峰的人,但他的生命却停止在了8750米的高度。阎庚华堪称体育极限运动家,他是徒步跑长城的世界第一人,也曾征服过漠河到天涯海角的跋涉,也许正是这样的“征服欲”害了他,或许还有背后电视台的拍摄、看直播的黑龙江人以及电视台与企业赞助?阎庚华当时遭遇了恶劣天气,大本营命令他下撤,但一年前登顶失败的他觉得这也许是他生命中最后的机会,毅然关掉无线电向顶峰冲去,他成功了,却也在下山时失踪(失踪6天后遗体才被发现)。有人赞他是“英雄”,也有人说他是“疯子”。

  (十一郎:资深登山者,曾任2003年珠峰攀登总指挥助理、前进营地负责人。NGO从业者。)

最新动态

  1953年5月29日,新西兰运动员埃德蒙·希拉里和尼泊尔向导丹增·诺尔盖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创造了人类登山史上的伟大壮举。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队员王富洲、屈银华、贡布首次完成人类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夙愿…【详细

相关报道

谢尔占和三浦雄一郎两老争最年长纪录
80岁的三浦雄一郎与82岁的谢尔占争夺最年长纪录。
孙义全中国最年轻登顶人
27岁的沈阳人孙义全成为中国最年轻登顶珠峰第一人。

编辑部

责任编辑:侯达峰
侯达峰,体育媒体人。
责任编辑:詹阳
詹阳,体育媒体人。
王钰凯
页面设计:王钰凯
王钰凯,网页美术设计师。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

往期回顾